Cognitive psychology
一:關切知覺,記憶,推理,決策與解決問題的心理過程。不再以內省為研究方式。而是以更客觀的方式研究內在的心理歷程與心理機制。
二:人的認知過程如同電腦,有監控,登錄,提取,記憶等模式,可以從上而下,依據外在刺激,把各項訊息歸類與分析。也可以從下而上,透過既有的知識策略做訊息處理與整合。人腦就如同電腦般可以被分析與運用。
三:
1:符號運作系統:符號是心理表徵的再現與詮釋。這是反行為主義認為人有固定反應的看法。因為此派認為人會因為賦予外在人事物不同意議而有不同反應。
2:多階段多處理的歷程
3:有限容量
4:已過去的知識為基礎
5:主動建構
6:處理複雜訊息
(二)
一:精神分析學派:強調人的潛意識,不重視環境。因為只要潛意識意識化,人即可以處理與適應環境的存在。否則就會帶來很多焦慮與心理病態。
二:行為學派:重視環境,認為環境是影響行為重要的關鍵。包括學習,制約,增強,模仿等都是增加人行為因應環境的有效性。
三:人本學派:認為人是有自由意志和自我實現的潛能,重視人的主觀感受,也是因為人的主觀感受使得每個人對現象的感受皆不一樣。所以可以說是不受外在環境的影響。
四:認知學派:人對於環境的反應,決定于人如何看待這個人事物的感受與意義。所以認知重視的是內在歷程與看法。所以認知學派不強調外在環境。
三:霸凌
1:行為主義:這是觀察習得或模仿習得。如果家中的重要他人就有人習於以言語或行為暴力來處理情緒或事情,孩子自然會學習到這些方式。所以最好的方式也是大人的示範以利于模仿學習,因此大人的身教是最佳建立孩子模仿的方式。也有長期在暴力或冷漠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可能會習得無助。對於環境中任何事物喪失學習,冒險與投入的興趣。習得無助的人易於被霸凌而不採取行動。或者都是透過暴力來解決情緒問題,而未能試著以其他更好的方式解決問題。
2:精神分析:認為人有攻擊本能。人的生之本能和死之本能都是一種本能,甚至死亡本能更先於生之本能。所以在臨床上會看到個案有一直重複行為,或者以症狀取代痊癒的傾向,所以死之本能也會讓人傾向一直重複這種本能,包括攻擊本能。當霸凌的孩子如果沒有足夠的生之本能來平衡,沒有讓攻擊性轉化成為利己利人的動能,就會變成外在霸凌來獲得快感與滿足。除非「生之本能」有所提升,否則很難改變人從暴力中獲得快感與滿足的驅使。
3:人本主義:MASLOW有五大需求理論。包括人有生理,安全,愛與被愛,尊重(自尊)以及自我實現的需求。當人的關係或自尊需求受到威脅或不足時,人就可能會透過暴力(或憂鬱)來滿足。可是當關係或自尊可以得到適當地滿足時,人才有可能不會一直重複以暴力行為來取代對這些本能的需求。雖然高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可以降低對低層次的依賴,但是這些需求仍然都是需要被適時滿足的。只是比重會有所不同。只要低層次的需求無法滿足,人便會無法發展高層次的需求。所以自尊的滿足仍是人所需要的高級需求之一。一旦自尊受到滿足,人就不會為了滿足低層次的心理需求而任意採取暴力來解決問題。
4:認知取向:認知取向會因為人如何解釋這些外在人事物而產生非理性的作為。例如如果個案認為別人就是故意來找麻煩或瞧不起自己,就會很容易產生憤怒與霸凌行為。所以認知很重視人如何解釋外在的觀點。也唯有看到這部分與適當釐清或面質,甚至有自我肯定訓練等等。不然人內在的不理性觀點仍會造成人外在的暴力行為。
四:電玩的實驗法與相關法
一:實驗法~
自變項:即是所謂的實驗組,需要受到控制與操弄的組別。可分為玩電玩時間的多寡,分為幾組。包括沒玩,一天玩一小時,和一天玩兩小時,或者玩更多時間的不同受試者。
依變項:產生暴力(包括語言或肢體)的頻率。
看這兩者是否有因果關係。
二:相關法~由於透過玩電玩並非是符合倫理的實驗。所以可以透過問卷法或訪問將每天不玩電玩,以及每天玩電玩者,並做一個情緒量表的測量,看兩者是否達到顯著相關。
這個會透過假設檢驗和統計推論來看是否有達到顯著相關的差別。通常我們會假設兩個樣本群的情緒量表結果是沒有差別的,即虛無假設為零。於是看實驗組和觀察組,兩者的受試者,是否達到顯著相關,如果結果落入拒絕區,表示有很高的機率是推翻了虛無假設的基本假設。因此可以從實驗中間接推論H1的成立。(根據否証原理,而推翻虛無假設)。如果落入接受區,則實驗「支持」虛無假設成立,那麼玩電玩和心理(情緒)並未達到顯著,則實驗不支持玩電玩和暴力之間的關聯。
五:情緒智商
由Mayer&Salovey提出。他們認為情緒智力有四種成分:
1:正確知覺與表達情緒:可以知道自己和別人的知覺與情緒。這是第一步。如果無法分辨知覺和情緒,就容易受情緒影響而無法自主或正確判斷。
2:解決問題與思考方式探勘與產生
能夠知道情緒,才能進一步去思考如何決策,處理與面對。這是做正確抉擇很重要的一關。
3:了解情緒與情緒的意涵
如果對情緒做錯誤的歸因,很容易讓人採取非理性或自我中心的錯誤抉擇。
4:情緒調節:適當管理與調節情緒。可以使得負面情緒受到良好管理而得以消化或轉化,也可以將負面情緒轉成一種改變自己有效處理負面狀況的機會。甚至可以做到預防負面情緒產生的方式。例如發現自己經常處於負面情緒的事件有哪些,例如總是太趕,太急,太累會導致情緒緊繃或疲憊,於是之後就要做好時間管理而避免負面情緒或壓力一再產生。
另外可以透過認知策略,找出非理性的想法。例如如果自己動輒很在乎他人評價而讓情緒受到影響波動,就要問自己一直這樣合理嗎?!這樣做法值得嗎?!…..最後就可以獲得較為平衡與理性的抉擇。
六:安慰劑
一:定義:安慰劑效應(英語:placebo effect,來自拉丁文「placebo」解「我將安慰」),又名偽藥效應、假藥效應、代設劑效應;指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但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病患症狀得到舒緩的現象。
安慰劑效應於1955年由畢闕博士(Henry K. Beecher)提出[1],亦理解為「非特定效應」(non-specific effects)或受試者期望效應(subject-expectancy effect)。
一個性質完全相反的效應亦同時存在——反安慰劑效應(Nocebo effect):病人不相信治療有效,可能會令病情惡化。反安慰劑效應(拉丁文「nocebo」解「我將傷害」)可以使用檢測安慰劑效應相同的方法檢測出來。例如一組服用無效藥物的對照群組(control group),會出現病情惡化的現象。這個現象相信是由於接受藥物的人士對於藥物的效力抱有負面的態度,因而抵銷了安慰劑效應,出現了反安慰劑效應。這個效應並不是由所服用的藥物引起,而是基於病人心理上對康復的期望。
二:預測此乃因為受到病人期待與古典制約所影響,。
三:實驗過程必須採取「雙盲」(即受試者不知道哪組是藥物與安慰劑)。缺點是由於沒有完全無服用的第三組做對照組,所以很難判斷安慰劑所產生的效果。
四:現在有所謂的認知神經治療法。也是採取古典制約的做法,同樣也會產生療效。連布丁也可以有安慰劑(或藥物)的效果。
五:在倫理上有欺騙消費者的嫌疑,此乃受到爭議之處。
申論題:1Conservation和Sternberg的智力三元論中的哪一種能力最有關?!
答:Conservation乃是皮亞傑提出的概念。所謂保留概念就是守恆概念。了解到物體的外形不因為改變外在而改變其內涵與屬性。例如固定的水容量倒入不同容器不會因此有所減少或增加,這要到具體運思期才能夠加以辨別與成熟。兒童的可逆性與去集中化概念到了具體運思期便發展成熟,則保留概念也同時發展成熟。這代表的是兒童解決問題與看待事物能力的改變。這也象徵了兒童俱有很高的創造力。
所以保留概念和Sternberg的智力三元論的經驗論(創造)有關。Sternberg的智力三元論,即使採用認知心理學的「訊息處理歷程」的理念。分別是組成論(分析)+經驗論(創造)+情境論(實用)等三項。而經驗創造論則是指人面對新奇事物與個體適應環境的能力。這點和個人編碼歷程與比較歷程很有關係。這和皮亞傑講的同化與適應能力也有些異曲同工。所講的是都是透過原有知識系統或經驗來類化或同化新的事物與經驗,如果舊有的知識或經驗系統無法整合矛盾與不協調處,就要改變原有的基模或認知結構去適應新的挑戰與內涵。所以這都是強調人去適應或改變新奇事物與經驗的能力。
皮亞傑依照研究的結果,將人類自出生至青少年期的認知發展劃分成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劃分的依據並不是年齡(即「生物的成熟」),而是依照個體認知結構整體形式的特徵作為劃分標準:
發展階段 |
年齡 |
說明 |
特徵 |
感覺動作期Sensorimotor Stage |
0~2歲 |
個體憑藉著感官器官,探索外界事務,藉以獲取知識的歷程。 |
1.憑感覺與動作以發揮其基模功能(以動作行為表徵外在世界) |
前運思期Preoperational Stage |
2~7歲 |
尚未能作出合乎邏輯的思考,只能使用簡單的符號。 |
1.能使用語言表達概念,但有自我中心傾向 |
具體運思期Concrete-operation Stage |
7~11歲 |
對具體存在的事務進行合乎邏輯的思考。 |
1.能根據具體經驗思維以解決問題 |
形式運思期Formal-operational Stage |
11歲以上 |
對抽象性事務能進行合乎邏輯的思考。 |
1.能作抽象思維
|
三:何謂情緒智慧?!如何增進情緒智慧?!
答:
一:定義:哈佛大學心理學家Danial Goleman把情緒智力定義為:瞭解自身感受,控制衝動和惱怒,理智處事,面對考驗時保持平靜和樂觀心態的能力,這些能力可概括為五個方面:認識自己情緒、管理自己情緒、自我激勵、認知他人情緒和妥善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
二:可以分為分心與專注兩個方式。分心法為轉移與分散注意力(包括行為),包括轉移注意力去做其他小事(或小確幸),讓自己可以獲得小小釋放或成就感。也可以展時隔離,好讓自己情緒不會繼續擴大更受制于負向情緒。專注法包括情感與情境法。前者是重新評估。例如了解令人惱怒的背後情感與原因。例如別人對待態度不好,可能是因為他剛好遇到很不開心的事所以遷怒,因此不必把別人的不當情緒放在自己心上。至於情境法,就是思考解決解決策略(行為)。例如面對前一例,如再遇到類似情境,就可以加以面對,包括態度溫和地勇敢詢問或說明感受,讓對方意識到自己行為的不當。不管結果如何都可以坦然自在面對與處理。
三:可以從認知行為法來面對內在認知是否有不合理之處,例如找出是否有堅持某個「應該」「一定要如此」的不合理信念。包括自己一定要讓每個人喜歡,不然就是失敗。如有這理念就必須要去釐清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應該如何調整。
四:正向心理學由Seligman于1998正式提出。透過習得無助的實驗,他認為既然無助也可以學得,同樣正向心理也是可以透過後天學習。人可以因此活得更快樂成功與有意義。包括Fredrickson 透過實驗發現,看電影分別引起受試者的正面負面情緒,發現快樂與滿足的人更可以羅列更多的情緒種類反應。所以正面情緒可以中和壓力與負面情緒帶來的身心影響。甚至根據實驗統計正面:負面情緒比以1:5最佳。如能經驗越多的正面情緒,可以讓面對壓力與逆境的身心復原力或反彈力更好,成為我們的心理資本。
五:Lazarus 的多重模式諮商理論也可以提供很好的解決負面情緒,與因應壓力之法。因為他是採取多元折衷與變通的方式,去協助不同的當事人皆能有各種方式找出壓力來源與處理之。他的人格論包括七項模式:
1:Behavior(行為)
2:Affective processes(情感)
3:Senation(感覺)
4:Images(想像)
5:Cognition(認知)
6: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人際關係)
7:Drug/biolobical function(藥物/生物模式)
此派認為人長期的負面壓力,情緒或偏差行為皆來自這七項模式的運作不良。所以會透過這七項模式去尋找造成當事人不適應或不良狀況的原因,而並非要求當事人僅能適應一套的模式,這對於解決負向情緒應可以有效解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