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克爾克大行動』
 
昨天和老公一起去看電影「敦克爾克大行動」。
而兩個小孩相伴一起去看蜘蛛人.....。
 
我看完敦克爾克大行動,
自然有很多的感觸.....
我很喜歡導演透過陸海空三支不同的時間軸,
來鋪陳與詮釋這場前所未有複雜、矛盾與爭議的戰爭情節!
 
這是德國採取奇襲之戰而獲得勝利的關鍵戰爭,
但英法聯軍為了先求得生存只能撤退!!
可是在全面被德軍強大武力包圍之下,
前面一片血海藍天,
後方有敵人「十面埋伏」準備一舉韯滅,
空中更是有轟炸機不斷掃射,
海底還有「神出鬼沒」的U型潛水艇與魚雷伺候,
英法聯軍如同「甕中之鱉」,
在充滿壓倒性的潰敗、屈辱、渺小、無力、未知下充斥著恐懼與不確定性,
撤退則是為了前進,
生存是唯一的信念...
 
片中沒有真正的英雄與壞人,
一場戰爭突顯每個人的恐懼與堅持,
互相交錯後也決定了這場戰役的各種面貌與結果。
 
得到砲彈恐懼症的軍人,
他不再是他自己,
他顯得防衛、漠然與冷酷,
因為沒有被砲彈轟炸過的人,
不會了解那種極度的挫折害怕包圍所帶來的深層魁甲,
那不是由一時半刻的善意便可以解除的防衛,
他需要是真正的瞭解、接納與很多的時間空間去消化溶解,
連所謂的現實都可能是過大的刺激來源!!
理解和時間或許才是當下最好的藥方!
 
空中為了執勤與保衛的飛行官,
不到最後關頭決不輕言放棄,
最後卻因為燃油不夠而成了敵營的俘虜!
 
片頭~高級將領面對極度膠著的撤退困境說,
『看得到家卻未必回得了家!』
片中(終)~英國民間遊艇的平凡百姓只說,
『這是誰也逃避不了的任務。這不只是年輕人的戰爭。敵人大開殺戒,有家誰也回不了。....』所以為了讓年輕人「有家可回」,許多擁有民船的英國人民,就自告奮勇地在槍林彈雨、生死交關中不斷穿梭來回,結果在短短十天,竟然將三十四萬大軍護送回國。讓整個軍事大災難獲得了不可思議的結果。
 
一如邱吉爾所說,
『這是一個軍事的災難(當初因為英法聯軍苟且偷安,導致這次全面潰敗。而之後又是長期奮戰的開始).....,我們不是靠撤退獲得勝利,但成功的撤退代表了勝利!.....』
 
平安撤退的軍人回鄉感到羞愧,問發放物資的老人,
『我們讓你們失望了嗎??』
『活著就好!』
活著就是得來不易的壯舉與意義!
這也是後來能夠與德軍奮戰到底最重要的一股生力軍與未來獲勝的力量!
 
這電影讓我看了好生感動與感慨。
回家路上我問老公,
『.....如果是你,你會選擇陸海空哪一樣?』
老公回答說他是三軍俱全的人,我想也是。
我感慨地說:
『....你知道最強與最弱的人都是最早陣亡與最累的人嗎??......』我還分享戰狗的哲學給他聽。
『....確實很累。但戰爭就是得如此啊......』老公也說。
然而生活不也是一場場充滿各種複雜、矛盾、難為、受苦的戰爭嗎?!!......
 
但是看完這無比肅殺沈重的戰爭片最大的好處是,
你會更珍惜、疼惜身邊這天殺的歡喜冤家吧XD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fen0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