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目前分類:諮商督導與指導 (12)
- Oct 29 Sat 2016 21:44
1028感情增溫之分享
- Oct 28 Fri 2016 23:59
1028伴侶諮商集錦~感情增溫的演練與回饋
能被理解反而讓感情很好。
收到卡片,記得他把我放在心中,感到略為激動,更確定這事情,更清楚一些,更加確認這關係!有比較的感情層面,能被治療師提煉出來。
要一在維持在這主題上,想到當時搭車背後的急切,想到對方等待得心情,心情重新浮現,沒有被干擾,不用花心情去理解對方在問什麼問題!
被整理到情緒,問到感覺感動,重新確認經驗的感受。
文滔老師的提醒
- Jun 30 Thu 2016 18:03
104第二學期輔導記錄總表
二:個案不明白為何要來輔導諮商。而且受到家人的影響,認為這是一種「貼標籤」,所以有些抗拒與不解。我讓他說出自己的想法,可以感覺他有自己的觀點與說法,明顯是個有觀察力與主見的孩子。 三:建議個案勇敢去和導師反應自己的想法,因為我覺得她進步很多。透過一學期的關係建立,其實已經達到「適應」的預期目標了。 |
一:個案一來就會畫畫和玩娃娃屋。一切就照過去的遊戲步驟與方式。感覺她做事很謹慎與按部就班,她把我當作老師一樣觀察,來這裡似乎很按照規矩。不敢輕易放鬆觀察,臆測或安心做自己。但是我讓他做自己,也會和他聊天,反映她的顧慮與想法,她感受到我對她的了解與包容。 二:導師堅持要她來輔導諮商,希望有人陪伴她聊天與開啓心房。 |
- May 29 Sun 2016 15:14
19/5.26/5輔導記錄
19/5輔導記錄
個案還是一如往常較晚到校到班。也緩緩來輔導處。和過去一樣。
不同之處是她這次有帶英文課本,準備下課就去上英文課。
她進教室接受輔導時,一反往常,要我幫她開電風扇。我過去幫她開電風扇。
『我要喝水』個案又對我說。他一進來就要穿電風扇和喝水。這是第一次有所「要求」。
- May 23 Mon 2016 12:27
0519督導內容~談壓力與遺忘
個案一:
輔導員提到個案如今會洗眼鏡,梳頭髮,情況好轉。個案要求輔導排週五,(原排週四),輔導員說可以排其他阿姨......個案喜歡的科目學得很快,如英文。不喜歡的科目則落後很多,如數學。現在連加減都還要用手指幫忙算。所以強烈建議他要運用資源來強化數學。
督導:現在只剩下兩三次,如何換人?!
輔導員:我有提到你和別的阿姨應該會很好。個案剛開始說好,後來又問『下週四還是要來?!我還是想來』
督導:個案已經依依不捨,顯示他很喜歡你,表示他要結案了。因為他已經克服困難,所以要結案了。但不必承諾未來,或者商量未來的時間。因為只剩下兩三次了,不必換人了。
- May 17 Tue 2016 23:48
0512輔導記錄
今天個案一開始就玩黏土。他很快把粘土都放在黏土器裡,擠出是漸層色的長條粘土。顏色融合得很美。他一直重複做這動作。
『這像什麼?!』我問。
『像冰淇淋』
『喜歡什麼口味?.....』
『甜的。』
- May 01 Sun 2016 21:12
0428督導記錄
個案一:三年級女生,轉學生,小時外婆帶大。彰化有一個小哥。
案由:心態不平衡,覺得媽媽管她較嚴。偷竊。姐妹同寢室,個案覺得媽媽常常處罰他,不會處罰姊姊。會拿別人東西,同學會告狀。他會覺得沒什麼。因此老師覺得他價值觀有偏差,需要行為矯正。媽媽上班到半夜。由手足煮東西給她吃。常常說沒有錢。包括沒錢學大提琴。
輔導員要他畫一串珍珠。在一顆顆的珍珠上面寫他最喜歡或在乎的事情。個案寫說未來想當護士,喜歡娃娃。
輔導員覺得個案很可憐。所以邊聽會邊覺得不捨。
『你要讓她移情。可是你覺得他很可憐?!個案就是不平衡,所以要更客觀與開放。而不是反移情。......』督導說。
- May 01 Sun 2016 17:17
0428輔導記錄~春天花開&內心陰霾
今天個案一來帶個袋子,裡面有很多本子。我以為是畫畫。
『你袋子裡是畫畫嗎?!』
『是英文課本。....下課可以直接去上課。......』個案說。
『哇這樣就不必提早下課對嗎。......你怎麼想到這方法的!!......』我很高興個案現在想到不必提早下課的方式,表示他喜歡和我在一起的輔導課。所以他先準備教材,到時就可以直接去上課,而不必像過去提早五分鐘下課。
個案聽我問他,搖搖頭 。他似乎不知道如何回答。但是我感到開心。
- Apr 24 Sun 2016 15:57
個案輔導記錄~三&四
四月七日諮商(這一次內容老師有督導過喔。所以可以閱讀或可跳過省略)
我和個案在走到音樂教室的路上,有和他聊天。
『你喜歡粉紅色是嗎?!』因為我看她穿粉紅上衣,用粉紅鉛筆盒。頭上有粉紅頭飾。
『喜歡藍色。』
『我看你鉛筆盒也是粉紅色,以為你喜歡粉紅色。』
- Apr 01 Fri 2016 11:58
0331個案諮商記錄
上週和這週個案表達能力比上學期明顯好很多。我會問她知不知道為何要來這裡的原因,她會很清楚地說:
『不知道』『我不想來。......』
『你有問過老師說為何要來的理由嗎?!』我問。
『明珊阿姨有說是因為我們是新著民,所以會安排課輔。但是我不是新住民,我們是山東人。搬來台灣很久了。.......』個案回答。
『你外公外婆是山東人,可是你在台灣出生,你覺得你不是新住民對嗎?那阿媽他們到台灣多久了?!』我問。
- Mar 19 Sat 2016 00:17
面試的稿
你好~我是諮商師梁**。你可以介紹一下如何稱呼你比較好嗎?!我在開始前先說明一下諮商會有的權益,包括你今天在諮商是說的內容我都會為你保密。如有例外就是如果有涉及會自傷或傷人的考量時,我將會考慮讓是切的人介入幫忙。這樣OK嗎?!我很好奇今天你有什麼想要談什麼話題嗎?!
反思有
1:個案:個案是個如何的人
2:諮商師:我打算用什麼方式來處理。初期可能就是充分而正確的同理,還有展現高度的尊重與無條件接納,讓彼此關係可以建立起來。工作期就會有適當的面質或立即的技巧,幫忙他找到自己不一致使之一致的地方。
:關係:彼此的關係為何
- Mar 17 Thu 2016 14:51
0317督導諮商過程記錄~自我感覺良好的個案&不斷對輔導員憤怒的個案
個案一:缺乏現實感,常常自我感覺良好。例如跑步只是備取,但很努力練跑,而且自認為跑得很好,但同學卻不以為然......送出來受輔導,是因為人際關係問題。而且個案媽媽比較焦慮。因為個案回家會話說個不停,造成媽媽困擾。加上小個案四歲的弟弟也有感覺統合的問題,所以母親就更加擔心與憂慮。
督導:為什麼個案需要如此努力與正面,也努力想要讓人知道他很不錯?!個案很需要防衛,顯得自戀,不想感受現實的痛苦挫折,如果輔導員越想要增加他現實感,他可能會更努力防衛!
個案不要負面感情,很防衛負面情緒,不想談挫折,不喜歡他人問負面感覺,所以回家對媽媽不斷傾訴,可是會造成媽媽裝不下這許多的談話內容,因為個案會給人自我中心,不與人回應的感受。而且思考會跳躍。個案不想在意對方,因為「在意」會不舒服。
督導建議要和他真正互動,因為個案無法處於此時此刻。因為外面並沒有真正接受他,他也不知道要如何與人接話。可以問他當下的狀況。例如
『你心情怎樣啊?!你今天做了些什麼呀?!妳在來的路上想些什麼?可以觀察她疲不疲累!(注意非語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