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粉圓爸專欄】孩子的發展危機-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整理:趙介亭(綠豆粉圓爸,展賦教育文創執行長)

 

隨著優幼親子團邁入第五年、探索共學團邁入第二年,實際接觸互動的家庭和孩子已經超過300人以上,從觀察孩子的眼神、肢體與表現,可以發現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是聰明、敏銳、機靈的。

但為什麼大部份的家庭,親子關係卻相當緊繃?甚至隨著孩子成長,父母、老師反而開始覺得孩子「有問題」?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讓聰明的孩子變「壞」了?

有了實務經驗後,回頭從理論尋找蛛絲馬跡,在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當中,可以找到部份解答。

當父母學習與瞭解之後,接下來就是父母要改變自己對待孩子的眼光、期望和行為,協助孩子渡過「發展危機」,化危機為轉機。因為父母如果不願意改變,孩子就很難順利的發展,於是親子衝突就會更加激烈,形成家庭關係與孩子性格兩敗俱傷的後果

以下為艾瑞克森「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的整理摘要(主要針對0至18歲),同時也是展賦規劃教育歷程很重要的參考指標:

 

艾瑞克森簡介,請見維基百科:http://goo.gl/kQdaVb 

艾瑞克森「心理社會發展理論」是以「自我」的發展為中心思想。個體出生後與社會環境接觸互動而持續成長,一方面由於自我成長的需求,希望從環境中(特別是在人際關係上)獲得滿足;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受到社會的要求(要求他必須遵守社會規範)與限制(限制他不可率性而為),使他在社會適應上產生心理上的困擾,艾瑞克森稱此為「發展危機」(developmental crisis)。

艾瑞克森將人生全程按發展危機性質的不同,分為八個時期。每一階段的發展危機由看似兩兩對立的性格傾向(和諧 VS 不和諧)組成,健全發展的自我應該同時擁有和諧與不和諧的性格傾向,並在兩種極端性格中取得平衡

個體在每一階段中若能平衡兩股個性傾向而適應良好,便能「健全發展」。然而在取得個性傾向平衡的過程中,也會產生發展失序的狀況。如果和諧的人格特質傾向過度表現或過度發展,試圖讓不和諧人格特質傾向完全消失,便會造成「不良發展」(maldevelopment);相反的,若太過強調不和諧的人格特質傾向,導致和諧人格特質傾向嚴重不足,則會形成「惡性發展」(malignancy)。

 

生命週期 發展危機 人際關係範圍
不良發展 健全發展 惡性發展

嬰兒期
約0-1歲

信任 VS 不信任 父母
主要照顧者
依賴 希望 退縮
幼兒期
約1-3歲
自主獨立 VS 羞愧懷疑 父母
親戚長輩
任性 意志 衝動
學前期
約3-6歲
主動 VS 內疚 兄弟姐妹
家庭成員
自我中心 目標 自我貶抑
學齡期
約6-11歲
勤奮 VS 自卑 同學
老師
領域狹隘 能力 放棄努力
青少年期
約11-18歲
自我統合 VS 角色混淆 同儕
偶像
狂熱盲從 忠誠 否定
成年前期
約18-30歲
親密 VS 孤立 自由選擇的
友誼、夥伴、伴侶
亂愛 排外
成年期
約30-60歲
生產繁衍 VS 頹廢遲滯 真正關心的
人事物、活動 
 過度擴展 關懷 漠不關心
老年期
約60歲-
統整 VS 絕望 真正的深入關係
頑固 智慧 輕蔑

 

一、嬰兒期:約0-1歲【發展危機:信任 VS 不信任】

週歲前的嬰兒階段,個體完全處於無助狀態,其生活上的一切需求,完成依賴成人照顧,始能獲得需求的滿足。從需求與滿足的過程中,嬰兒與成人之間開始了人際關係。如果嬰兒在飲食、安全、關愛等各方面的需求都得到滿足,他就自然會對使他需求滿足的人感到信任。反之,如果成人對嬰兒的需求不能使之滿足,或對嬰兒的保育方法不當,嬰兒就會把他的週圍視為恐怖的世界,對人自然也就不予信任。

雖然這一類信任 VS 不信任的危機主要發生在嬰兒期間,但對嬰兒期以後社會發展的影響而言,其信任或不信任的態度,將由對父母而擴展到對其他人。因此,個體自嬰兒期起與父母之間所建立的以信任為基礎的社會關係,將是他以後與其他人建立良好社會關係的人格基礎。

【不良發展:依賴-過度信任】導因於照顧者過份熱心(過於強勢)卻不符合嬰兒的感官知覺,進而造成嬰兒不相信自己的感官知覺,而過度順從照護者的照護行為。例如媽媽可能在嬰兒想睡時逗弄他、肚子餓時哄他睡覺、尿褲子時餵他喝奶、而過冷或過熱時卻幫他換尿布。嚴重的不良發展會造成長大後的「依賴」性格,由於不相信自己的感覺與判斷,所以凡事都要徵詢他人意見,對於親自看到聽到的事物也無法有確定感或安全感,一定要他人的再三保證才能安心。對於他人的言行則顯得過於輕信,而容易受騙受害。

【惡性發展:退縮-過度不信任】導因於照護者過於疏離或缺乏紀律,進而造成嬰兒不信任照顧者,而只相信自己的感官知覺。例如媽媽與小孩的互動缺乏情感投入、對於嬰兒的哭鬧反應置之不理,或者媽媽因個人因素有時熱忱有時冷漠、有時溫柔有時暴躁,皆會加強嬰兒的不信任傾向。嚴重的惡性發展會造成長大後的「退縮」性格,對他人有迴避或矛盾的依附關係。由於只相信自己而不信任別人,所以凡事皆習慣自己獨立判斷或執行,對於他人真心的幫助也無法大方接受。

【健全發展:希望-取得平衡】在嬰兒期適應良好、能在「信任 VS 不信任」間取得平衡者,通常是照護者能及時且正確地回應嬰兒的需求,使嬰兒能相信自己的感官知覺,又能安心地接受照護。適應良好的嬰兒會發展出「希望」的心理社會力量,對他人有安全的依附關係。之所以對世界感到樂觀、有希望,是因為一方面對自己的感覺和判斷有自信,另一方面知道即使失敗受挫,也有值得信任的人會提供適時的支持與協助。換句話說,他們既有自信獨力完成任務,也能樂於接受他人的幫助。

 

二、幼兒期:約1-3歲【發展危機:自主獨立 VS 羞愧懷疑】

個體面臨的挑戰是能否適時學到最低限度的照顧自己的能力。諸如吃飯、穿衣、大小便等基本生活能力,都是在1~3歲這個階段養成的。在此一階段的幼兒,不但對週圍的事物好奇、感到興趣,而且對自己的活動也都喜歡自己動手,不要求大人給予幫助。

如果父母在安全無慮的情況下,讓幼兒自主獨立地完成他照顧自己生活的事(如自己吃飯、喝水、穿衣、大小便等),完成的過程中遇有困難,適時給予協助,並於完成後給予鼓勵,幼兒自將由此學到獨立自主,遇事不依賴別人。

反之,如父母過份限制孩子活動,或是出於過份溺愛,替孩子的生活包辦一切,或是出於過份苛刻,稍有差錯(如打翻了杯子或夜裡尿床)即施以懲罰,使孩子學得見人感到羞怯,遇事喪失信心,對自己的能力充滿懷疑。

這兩種相對的人格傾向,很有可能是因父母管教的差異而養成的,並將影響他以後人格是否順利發展。

【不良發展:任性-過度自主獨立】可能導因於父母過度的讚美或幫忙,讓幼兒產生「只要我想做都做得到」的錯覺。嚴重的不良發展導致長大後的「任性」性格,忽略現實社會中的種種限制或自己的能力不足,而要求自己的需求必須獲得滿足。他們常常受到《秘密》、《力量》、《零極限》、《吸引力法則》、「NLP」…等缺乏科學根據的概念吸引,認為「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的時候,全世界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而過度自信的結果往往是導致極深的失望或不必要的損失。 

【惡性發展:衝動-過度羞愧懷疑】可能導因於父母過於嚴苛的訓練或過高的標準,使幼兒對於自我控制能力的不足產生羞愧感與自我懷疑。嚴重的惡性發展會導致長大後的「衝動」性格。不同於口語化的「衝動」通常指一個人不經審慎思考就貿然行事,心理學上的「衝動」性格指的是「無法」審慎思考、易受周遭環境刺激干擾而注意力無法集中、無法延宕滿足與克制本能性的衝動……等大腦「執行功能障礙」。簡單說,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與心智以達成對自己有利的目的,且通常是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凡事拖延、忘東忘西、生活亂成一團的「瞎忙」一族。

【健全發展:意志-取得平衡】在幼兒期適應良好、能在「自主獨立 VS 羞愧懷疑」間取得平衡者,通常是在幼兒期自我控制訓練時,獲得充分的成就感以及適度的挫折,所以發展出自由控制心智與行為的「意志」力量,但又能考量現實社會中的種種限制,以及對自己的極限做合理的評估。他們通常擁有較高的自我效能感、AQ逆境商數、EQ情緒智能以及延宕滿足能力…等心理韌性。

 

三、學前期:約3-6歲【發展危機:主動 VS 內疚】

學前階段的兒童,語言發展已相當成熟,與人溝通時喜歡說也喜歡問。對自己、對別人以及對週圍環境中的事物,在在都表示好奇,而且喜歡表現、喜歡在別人面前顯示自己。此時的兒童有了性別的意識,也認識到成人社會中男女兩性角色的不同。因此在自我觀念上已開始向他所喜歡的人去模仿認同。在行為表現上常常是有目的的討好父母,希望藉此得到對方的支持。此時期的兒童喜歡身心各方面的活動,尤其是愛好團體遊戲。艾瑞克森稱為「遊戲年齡」。

兒童在團體遊戲中可以學到團體規範,也可以學到各種角色所負的責任。艾瑞克森的觀點,學前教育應以遊戲為主。從遊戲中發展兒童的感官、激發兒童的心智、培養兒童的社會能力。若能在較自然的情境中,給予兒童自動自發的活動機會,他才會養成自動自發的性格。

反之,如在家庭教育或幼稚教育上刻意設計教學活動,提前教導兒童學習知識(如讀、寫、算)或才藝(如繪畫、彈琴),將兒童提前置於不成功便失敗的壓力下,其後果極可能不僅是揠苗助長,甚至在人格發展上,養成他以後遇事退縮與事後內疚的個性。

【不良發展:自我中心-過度主動】可能導因於父母「未適時限制」孩子的自由探索行為。嚴重者將發展出「自我中心」的人格特質,為了達成自己的目標,而不顧他人的感受。例如許多低層次的業務員,為了的達成業績不斷以廣告DM、電話行銷、E-mail垃圾郵件、FB垃圾留言、路邊填寫問券…等方式打擾他人,更有甚者某些不肖業者專門訓練旗下理專、保險、房仲、傳直銷的業務人員,採用不要臉的方式「大膽要求」、死纏爛打地推銷產品,這些都是過度主動積極而缺乏同理心的行為模式。

【惡性發展:自我貶抑-過度內疚】可能導因於父母「過度限制」孩子的自由探索行為,嚴重者將發展出「自我貶抑」的人格特質。他們傾向犧牲自己的欲望與權利,以滿足他人的需求、維護他人的權益。例如自我貶抑的家庭主婦,可能太過在意先生及小孩的想法而忽略了自己的需求,另外自我貶抑的戀人則常常犧牲自己的權益以滿足對方的欲望。他們不敢伸張自己的權益、追求自己的目標,也因為擔心打擾別人而不敢要求別人幫忙。然而他們自以為「為別人好」的行為,常常是一廂情願的想法,不但自己犧牲受害,他人也因為倍感壓力而無法獲得好處。

【健全發展:目標-取得平衡】在學前期適應良好、能在「主動 VS 內疚」之間取得平衡者,可以發展出合理追求「目標」的動力與同理心。他們樂於追求自己興趣、從事熱愛的工作,對於自己的熱情所在顯得精力充沛。同時他們也發展良好的社交技巧,懂得尊重他人、能以不打擾他人的方式追求目標之外,也擅於察言觀色,在對方興趣缺缺或感覺受到打擾時收斂言行、適可而止。

 

四、學齡期:約6-11歲【發展危機:勤奮 VS 自卑】

學齡期的學童開始進入學校學習在社會上生存的相關知識和技能,不同於學前期大多數學習經驗是從遊戲中得來,所以孩子對什麼事都感到有趣、好奇、想要追根究柢;在學齡期的學習內容通常非屬人類本能範疇,必須刻意勤勉練習,否則便會遭受挫敗而覺得自卑。

如果兒童在求學過程中,所經驗到的是成功多於失敗,他將因而養成勤奮進取的性格,敢於面對困難情境的挑戰,以後繼續追求成功。反之,如果求學過程中所經驗到的是失敗多於成功,甚至於只有失敗沒有成功,則將難免養成自卑的性格,不敢面對生活中現實的困難。 

【不良發展:領域狹隘-過度勤奮】可能導因於過度強調課業成就而忽略廣義的教育與學習,嚴重者將發展出「領域狹隘」的興趣與認知模式。例如師範院校畢業生,在學齡期通常認真勤勉而獲得不錯得成績,但過於認真念書卻容易造成「隧道視野」,而未能從學校以外的管道獲取知識和培養興趣,導致職涯規畫缺乏彈性,一心想考上教甄而淪為流浪教師。其他如年復一年的高普考或國營事業考生、以及看似勤勉其實是最懶惰的工作狂…等,都是過度專注在狹隘領域而適應不良的例子。他們擅長把事情做對,卻不是做對的事,一旦方向錯誤則愈努力結果愈糟。

【惡性發展:放棄努力-過度自卑】可能導因於過高的課業標準與期望(高估學童的能力),進而造成過大的學習壓力,嚴重者會發展出「放棄努力」的學習和行為模式。由於在課業學習上屢次受挫導致「習得的無助感」(再怎麼努力都沒用),或者老師及家長錯誤的獎懲制度(針對能力而非努力做獎懲)造成學童的「定型心態」(相信:學業成績=能力=自我價值,且能力為天生固定),學童便會放棄努力或藉由不努力來維持自我價值感。他們從不全力以赴、能混則混,對自己的能力極度沒信心。

【健全發展:能力-取得平衡】在學齡期適應良好、能在「勤奮 VS 自卑」間取得平衡者,可以發展出謀生的「能力」以及「能力感」。他們從廣泛的教育與學習中培養學習的能力,並從學習的成就中了解自己的天賦,也從學習的挫敗中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弱點。他們透過終身學習來不斷強化自己的天賦與能力,透過建立團隊來彌補自己的弱點,並懂得結合社會的趨勢與需求而擁有較彈性的生涯規劃。

 

五、青少年期:約11-18歲【發展危機:自我統合 VS 角色混淆】

艾瑞克森認為,此一時期是人生八階段中最重要的時期,也是人格發展歷程關鍵中的關鍵。所謂「自我統合」是指個體嘗試把與自己有關的多個層面統合起來,形成一個自己覺得協調一致的自我整體。

在「我希望做一個什麼樣的人?」的主題之下,將六個層面聯在一起:(1)自己的身體狀貌;(2)父母(老師)對自己的建議與期望;(3)自己以往的成敗經驗;(4)自己目前的情況(如學業成就與人際關係);(5)現實現境的條件與限制(如家庭經濟狀況);(6)自己對未來的展望。

【不良發展:狂熱盲從-過度自我統合】指青少年對自己所處的(次)文化團體、所擁有的意識形態、所認同的價值觀太過忠誠,嚴重者將發展出「狂熱盲從」的性格傾向。例如偏激的政治狂熱份子、名人明星的死忠粉絲,乃至於迷信各種宗教的信徒,都有此種不良發展的性格傾向。青少年不成熟的心智與善變的情緒可能使其錯失大有前途的良機,更甚者若做了對自己不利的決定(例如加入錯誤的團體)卻全心投入,可能會盲目地身陷其中並走火入魔。例如,坊間許多傳直銷商(幫派)進入校園拉攏學生加入,便是利用青少年需要加入與認同團體的需求,一旦青少年加入傳直銷(幫派)行列,可能對其生涯發展產生極不利的影響。

【惡性發展:否定-過度角色混淆】指青少年過度強調自己的獨特性,而不認同、不歸屬於任何(次)文化或團體,嚴重者可能發展出對任何族群、團體、文化、價值觀或意識形態都採取「否定」態度的性格傾向。他們一味否定所有族群或團體的信念及價值觀,卻又無法明確表達自己的立場。他們自外於所有族群團體,不願被劃入任何一個陣營。他們表現出來的行為是特異獨行、無法融入任何團體。

【健全發展:忠誠-取得平衡】在青少年期適應良好、能在「自我統合 VS 角色混淆」間取得平衡者,會認同自己的同儕、所屬的團體與族群、所擁有的信念與價值觀,進而發展出「忠誠」的心理社會力量。他們在所屬的團體中獲得歸屬感,又能正面看待自己的獨特性,而對團體中的某些信念或價值觀提出不同的看法。融合所認同的人事物與個人獨特的思想,他們得以漸漸理出值得忠誠的人生方向。

 

事實上,在社會中成長的個體,無論是基於主觀的(個人)或客觀的(社會)需要,均不容許個體順其本性而毫無限制的自然發展,否則勢將形成無法適應社會的極大困境。

以往在教育理念上討論兒童發展與教育的關係,不外乎兩種取向:一種取向採「兒童中心」主義,主張一切順其自然;另一種取向採「社會文化中心」主義,主張按社會需要而予嚴格訓練。從現今個人與社會的關係來看,此兩取向均不合宜。

艾瑞克森所指各時期的發展危機,擺脫了以往兩種取向的理念之爭,改而從個體本身在自我發展時所產生的心理困境著眼,提出的一種合於實際的解釋。

而家庭與學校所施予兒童的教育必須符合兒童的心理發展需求。如果教育情境不能使他們從求知中得到快樂、在學習中健康成長、在生活中準備生活,而只是基於望子成龍或升學主義的觀點,強制兒童學習,難免使教育本具有的人格發展助力,變成人格發展的阻力。

 

參考資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fen0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