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香港父親節。
一大一小兩個男人背著同款包包,
手牽手,向前走。
爸爸是否知道他牽著的是自己的過去?
兒子是否知道他牽著的是未來的自己?
願天下父親都快樂,
兒子長大之後也能為快樂的父親。~張曼娟

你是否知道自己是父母的過去?
又是否知道父母是自己的未來!!

最近一位朋友L小姐,看到我劈頭就發牢騷、、、
『我最近為了我媽寵我兒子的事情,我真是感到很煩、、、』(L小姐的長子目前就讀大一,寄住在娘家,讓孩子的阿媽就近照顧)
『我希望孩子獨立,自己打工,可是我媽媽還動不動念我說,怎麼這麼小氣,根本就是在虐待自己的小孩,不應該給孩子打工,因為孩子還小,怕會影響功課,又怕孩子吃苦,洗一些油膩膩的晚盤、、、』

『所以你覺得很煩腦?!』
『對啊!!這樣我擔心會把孩子寵壞,而且我媽一直念一直念,我現在都很怕接她的電話、、、』L小姐無奈地表示。

『有一個方式可以讓你媽不再嘮叨,你願意試試看嗎?!那就是藥感謝媽媽對孫子的關心與用心,她其實要的是這個!!如果你沒說,她一定會一直念一直念下去,直到你感謝與看到她的付出為止、、、』我說了。
『我說不出來。我光聽到她的聲音就怕了、、、』

『我知道你會感到很卡,根本說不出來。可是你媽其實很孤單,她很希望有人聊天外,也很希望你能看到她的用心和付出,而不是逃避和躲藏,這樣她會更難受,所以會奪命連環扣,你會更痛苦、、、其實他只是要一個謝謝與尊重。、、、』我說。
『我媽確實也一直抱怨,我們都不理她,而且每次電話一接通,她劈頭就罵,你都不會想我厚,你都不打電話給我、、、我聽到就很煩。』L小姐其實很孝順,只是對於媽媽的嘮叨或數落日益反感。

『你只要說一句話,她就會停住。那就是你想念我對嗎(示意母親的心意)她就不會再唸下去。就撒個嬌嘛、、、』我說了。
『我對她無法撒嬌啦,我只會對我兒子撒嬌、、、我有時候會打電話問我兒子說,你有想媽媽嗎?!你都不要媽媽囉、、、我還曾經偷看他的APP,看他和女朋友的對話,害我都會吃醋,我還對兒子說,你怎麼對女朋友都這麼肉麻,你都不會這樣對媽媽ㄋㄟ、、、』

『可是你這樣對孩子說,會讓孩子壓力很大,因為他會感到內疚、、。對他而言,他雖然很愛你,但是他是奔向未來與同儕,那才是他的心之所屬,可是他內心是愛你的。你應該是要放下對孩子的依戀,好好培養自己的興趣,還有和老公的感情,而不是一直依戀兒子。、、、』
『唉~我兒子也是告訴他女朋友說,他聽我這樣說,壓力真的很大!!可是我就是情不自禁嘛,而且我好失落,因為孩子一大,就幾乎忘了我的存在、、、』

『是啊,這是一定會失落的,我孩子還小,但是我就一直自我提醒,要給孩子一個完整而獨立的生命,他們長大就是會志在四方,為自己的未來打拼,而我自己也要有自己的生活和老伴,老來才不會一直寄望他們而孤單難受。、、、』
『講是這樣講,可是我作不到!!、、、』L小姐真是很坦白而可愛。

『但是你想想看,如果你兒子是個宅男,整天在家不事生產,或一有困難就往家裡蹲,動不動奔回你的懷抱,你喜歡這樣嗎?!所以你兒子很活躍、很會安排生活,你應該替他高興啊。所以你要回過頭來問自己,內心真正失落與不安的是什麼?!這很值得研究喔,你最後會發現的是,其實是你過去內心很多的失落與傷痛一直深埋其中,造成你很容易感傷或失落、、、』
『也是啦,我也不希望孩子變成宅男。可是我就是會擔心他們、、、』

『這點你和你媽好像喔,你有發現嗎?!你總是擔心孩子,就好像你媽總是擔心你和孫子,一直擔心沒完沒了、、、』
『是嗎?!!我確實很會擔心, 一直都是這樣。我媽也是!!可是我不像我媽,這麼會嘮叨或數落、、、』

『她擔心很多事情,所以才會一直打電話和你說這說那,而且她也很失落,因為你曾經最仰賴她、最在乎她,可是你現在都忽略了她,她也很希望得到你的關心和肯定,就像你很在意兒子的在乎、動態和狀況、、、』我笑著說。其實L小姐常常和我抱怨她媽的事情,可是他們母女雖然個性很不同,但真的很多行為模式很像。
『我不希望變成我媽那樣!!』L小姐說。

『那你要正視她的心情和感受,要示意她,感謝她的關心和用心。同時告訴她,你希望孩子能夠獨立與吃苦,因為媽媽你過去也吃很多苦,所以能力變得很好,這樣其實對孩子反而好。不要逃避媽媽,不然你和媽媽彼此的結會越結越深,因為愛所帶來痛苦,會一直持續下去。你可以終結這些痛苦,不然你以後也會像你媽媽一樣,望穿秋水,只為了要孩子能在乎與關心你,但你又會一直失落,因為你很多時間(以退休),但是孩子卻很忙,就像你現在仍在為家庭拼命打拼一樣、、、』
『謝謝妳聽我到那麼多垃圾!!我現在心情比較好了、、、』L小姐就開心離開。

父母要的不過是你對他的示意,然後適時地溝通聊天,好緩解他們無處宣洩的苦悶。(如果沒空,就可以改為寫信)

然後其實父母就是自己的未來,我們除非能和上一代和解,才能和下一代也能和睦相處,而不是又陷入下一代的緊張關係。而良好的溝通習慣是關鍵。

當然也要及早『未雨綢繆』,對於孩子終會獨立自主要有心理準備,而自己要為老年生活的安排及早作準備與安排,一定要活得健康,活得智慧,也要活得雍容自在而灑脫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fen0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