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聽鄧惠文醫師邀請訪談者對談此書時所寫下的內容,頗有同感!
現在的大人對教育的想像是否會製造出更脆弱的一代??如何增加年輕人發展能力、包括賺錢、工作、成就,而不是製造出簡單化、對立化的心智,形成因玻璃心而受苦的一代,此書提出許多觀察與思辨。
此書作者發現美國有發展出過度保護,簡單二分法,產生認知偏差,使年輕人顯得更脆弱的現象,尤其美國在2015之後,學生對於不同立場的演講者會抗爭,2017柏克萊大學甚至因此形成大規模暴力行為,這在美國已然發生。以前學生抗議是抵制強勢,現在學生理由不同,這些人言論抱持的是擔心對心智脆弱學生造成傷害刺激,或感到不舒服,所有要保護自已,不要讓人聽到不舒服的言論,然而這種心態是好的嗎??這和擁有自己的判斷力,再進一步抵制或挑戰不同言論其實是很不同的,這種缺乏多元討論、不同思考的空間,是否會讓孩子陷入更加兩極化,以及產生受害情結,而無法產生更大的力量ㄋㄜ ?
現代人認為小孩更加脆弱,雖每一代都有一代不如一代的說法,但作者提出1995年後出生的一代,與其他世代處境是很不同的。例如大家對於何謂安全是很不同以往,以前是防止物理性的跌倒,現在的安全是指避免讓學生置身於感到不安或冒犯的言語,而不是建立學生以理性邏輯或論證去討論說明。
例如現代校園去抗議阻止不歡迎的立場演講,這些學生不想理解與回應不同的說法,只想要排除就好,安全門檻被拉得很低,暴力門檻變得很高,例如認為語言就是暴力來源,會不斷讓學生「微侵犯概念」,對於有侮辱效果的言語要辨識與避免,這對於製造友善環境是好的,因為若是長官喜歡說些性別歧視的笑話,環境就會產生不利性別發展的氛圍,這會讓學生產生認知偏誤,因此教導辨識歧視、權力的冒犯以增加敏感度是必須的,但仍需要配套的是如何處理的教導,包括辨識危機與有害素質,學習如何維持自我空間,而不是用反制或非理性反應去排除,為建立安全堡壘而不惜排除一切!
而危機的概念,例如講性別的歧視,你講此一句話確實冒犯他人,這會讓別人心理受傷,或增加不利的刻板印象,這要看他造成的結果,而非看他的意圖,這是微侵犯的概念,所以是強調話語的結果,然而很容易就不顧意圖,或曲解其用意,可能把一句無心之話視為攻擊他人,排除了溝通的可能性,這種會出言不遜的人其實也是一種受害者,他也要一起共同改變,好來面對這種歧視氛圍,他們同樣也是需要被改變與解放的人,而非攻擊的對象。
教育的三大謬誤包括:
1:對于脆弱的過度想像:
2:情緒推理的謬誤:認為讓人受傷害就是惡的,而不管如何讓自己不那麼容易受傷。
3:我們和他們的對立的謬誤:把人區分我方與對立者。保護的有效方是讓自己不受傷害-而非從自己想法來強固自己,然這涉及到心理防線的建立。而且想排除就排得掉嗎?例如有一個心理實驗是看折磨的影片,對於宗教立場相同者就易讓人包容,如果是不同黨派宗教,則會讓人對受折磨比較沒有感覺。
想過度保護社會的同時,是否可能製造可能更易受傷害的族群??同時也扼殺了孩子發展的強度與開放性的方式,這包括了:
1偏執教養:現代家長對孩子限制更多。父母雖是出於無奈,但現在社會確實比過去更加強調保護小孩,這中間到底失去了什麼??例如餐點絕對不可以有堅果花生等過敏成分的點心與零食,好確保小孩絕對不會拿到這種東西。然醫學實驗發現,若完全禁絕反而會發生更嚴重的過敏現象,發現試量的暴露可以增加適應性的。而且幼兒園都要避開所有過敏物質嗎?還是要自知對什麼有何過敏,而非要所有過敏原都排除。現代家長容易心理介入與避開危險,大家會嚴加檢討,造成更多的心理恐慌。
因為家長在思考如何保護小孩時,會放大他的嚴重性,因此產生的心理偏誤。例如因為拿雪容易產生互丟,製造受傷機會或丟到眼睛,因此禁止摸雪。學校把危機門檻拉得超級高,把安全門檻弄得很低,努力避免造成危險,同時小孩也失去自我探索、提高容受力的機會,小孩會有特殊脆弱性的產生。在這樣的情況下會被剝奪了適度挑戰與挫折中度過的考驗。如果對自己有過度脆弱的想像,想拿掉有任何一絲風險的存在,反而會更加脆弱,可能也是因為保護措施容易給予,但面對風險是不容易教導有關。
2遊戲減少,
3行政官僚的安全至上。
如何提升智慧?
1推廣哲學概念:ˊ這是一門可發展自己論述與思辨的方式,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也會面對不喜歡的想法,這可以是一種習慣。如果有習慣想把自己說法讓別人更能懂,就容易促成友善環境,若只是避開不喜歡或排斥言論,就會造成心理素質的下降,人們如何看待不同是攸關心理素質的強弱,若樂於進行有趣的思考與溝通,也可以接納不同的政治立場與想法,這是哲學教育所可以達成的。
2看待事情的正面力量:例如人們對抗疫情,也可凸顯正面影響。例如大家因此搞清楚很多為何要戴口罩的事情,人們對正確的衛教有更多的共識與提升。而且發現人在面對疫情時,絕大多數人願意為他人安全來犧牲自己的便利,因為發現自己的行為也會影響到他人的安全,若是人可因為這種人我意識的提升與覺察,使得未來為了環保而少開車,在疫情之後仍可應用在生活上面。這也是站在理性的思考,可以將因壓力分裂的對立變成重新連結與運作的方式。
如果能記得自己做的事情會影響他人,要能辨認「微侵犯」,而不只是警鈴一直響,可以同時瞭解自己對他人的影響,更會思考、覺察自己行為對他人的影響力。
因要避免無意冒犯,就是要思考自己在他人身上所造成的影響力,因此大人除了有責任給予更安全的環境,也要避免過度剝奪的方式,那不是真的安全,表示你沒有準備上路所需的準備,而不是替他決定路要怎樣上。這書會提到很多兩難,會看到美國面對教育下一代會有的兩難與思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