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江小姐~

昨天在空中(電話)與你相談甚是愉快,可以感覺你的熱心坦誠與專業素養。想必也是一個很稱職優秀的心理工作者。

我叫做***。長期擔任家庭主婦,由於在學校擔任輔導志工兩年,而樂在輔導咨商工作,同時也有被諮商輔導長達兩年。目前亟欲想進一步考研究所,當個專心于此領域的研究生,未來最想從事相關的實務工作者。

由於我個人脫離學校長達快二十年(懷孕生子前曾經擔任老師工作),加上非本科系畢業。 只是單純一股對心諮的喜愛,所以決定中年再度當學生學習。

重新當學生很開心很興奮,也很忐忑不安。因為對於這些專業科目的學習與記憶相當有挑戰,畢竟我過去是中文系畢業。對於這種很有科學邏輯底子的科系可說頗有挑戰。猶如你說的,文科的舞文弄墨與心理學科的理性特質其實很不一樣啊!!

我個人平常最喜歡寫作看電影閱讀心理相關叢書等等。目前在補習班一邊準備專業科目的學習,一邊準備龐雜的甄試資料。

在準備甄試資料,最大的考驗是我對研究計劃比較沒有頭緒。目前對於質化研究最感興趣。(量化研究可以研究研究看看也不錯)

目前深感興趣主題包括

一:婚姻親子(或心理諮商對女性自覺的啓蒙)的歷程與反思。但是如你所說,要寫得感人肺腑與背後有充分或宏觀的理論架構來支撐這些素材,對我目前能力應該有相當困難XD。畢竟我只是有被諮商經驗與實際改變過程,但是若要整理出背後相關理論架構,仍需下一番相當工夫做整理與整合,而我之前根本就沒有接觸專業教材,只是看一些不至於過於艱澀的心理書籍。不過我聽說我的諮商老師擅長精神分析心理動力和認知學派。目前看到客體關係的一些簡介,發現心理師也有應用相關用語與影子成分。而精神分析客體關係也剛好是我個人最感興趣的部分。

二:從客體關係看宗教與心靈合一現象(我要從山達基的紀錄片與長達多年的親身參與經歷探討相關議題)但是我就得好好研究客體關係啦。昨天我有買「人我之間」和「嫉羨與感恩」(都是談客體關係的書籍)想要研究看看。但是怕一時也未必就可以完全消化與輸出啊。但是這是個我十分有興趣與多年親身經驗的議題。

三:台灣城市獵人之歌(主要是說台灣歷史地理位置的過動與傷痕特質,對於ADHD者,或者台灣本身的影響與現象觀察)。我對於台灣日本各自不同的民族性,造成的民族差異很有感觸,也有所觀察。同時我有接觸不少台灣企業精英。我發現他們可以說是充分發揮相關精神不遺餘力。所以我對於這樣的議題也高度有興趣。

四:做ADHD的家庭結構依附關係對ADHD社會適應力的影響(屬於量化研究)。這是我們已經討論過的部分。或許誠如你所說,這個議題可以研究,問題是那對心理領域有什麼助益?!如果已經很多人做過相關研究,又或者家庭或依附關係本來就會影響孩子人際適應力已經是普世共識,我做這個的目的不是多此一舉,只是為了研究而研究?!!當然我個人一開始最想做的是ADHD者是否可以不用藥而獲得良好改善?!我個人對此最感興趣。但是研究設計該要如何就變成一個難題,你有任何想法嗎?!!至於我個人是更傾向于心理咨商的歷程,還有就是各個系統的合作(包括家庭,親子與親師的合作)對於ADHD或亞思柏格的幫助可能更大而深遠。(主要不是反對ADHD者用藥,而是反對依賴藥物或神化藥物功能)

五:你提到對於研究計劃要有議題敏銳度與科學邏輯性。還有背後要有完整的架構,相關脈絡與更高的觀點去支持凸顯,而不是高興怎麼寫就怎麼寫。這點也是我進入研究所最想要補充的能力。不過也想借重你的專業做一些方向與目標的釐清與慨括。

六:你有提到敘事觀點。我也該讀一下敘事治療的相關書籍嗎?(我書架上剛好有一本「從故事到療癒」的敘事治療入門書籍)

七:還有我該先去總圖查看學校過去碩士論文資料是嗎?!!我沒去做過這樣的事情。我是否就去總圖直接上網查是嗎(我家旁邊有一個中央圖書館分館,這樣可以嗎?!)這問題應該很白癡。但是我是真的有些茫然需要具體指點XDD

八:在週一以前我還會看看可以整理出什麼題目來。不過大致不出以上的相關議題與範圍。畢竟那些都是我個人目前最感興趣,同時有所經驗或觀察體會到的東西。至於是否有相關文獻資料或前人研究資料,我個人是完全沒有慨念。其實我也很希望你可以部分協助我對於文獻的搜集與整理。

打擾之處,敬請見諒包容。屆時也恭候你的回覆。感謝~1040602AM10:4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fen0329 的頭像
    chifen0329

    我的媽媽咪呀~婚姻與親子急救站

    chifen0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