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晚我發現小寶未洗澡就跑去睡。
由於他白天玩了一整天流了許多汗,
所以我就堅持要他先洗澡再去睡覺。
『.....哥哥就沒有洗澡啊,我為什麼要洗澡?!....... 』
『哥哥最後有洗!....而且他有沒有洗澡和你有何關係?!你今天玩一整天流很多汗,洗個澡睡覺不是很舒服嗎?!........』我說。
『......我會害怕......因為今天看了一個有鬼的MV........』最後小寶在僵持許久後才告訴我。
『.....原來如此。你看到讓你害怕的影片是嗎?!難怪會害怕(同理)........』我有和小寶說這些影片只是虛構的。因為連我活這把歲數也沒有看過或經歷過呀。但我就陪他一旁洗澡聊天。
『......克服恐懼好麻煩啊........』小寶最後說了。
『沒錯。克服恐懼真的很麻煩,還好你說出來了,有沒有好一點?........ 』
『你不要想就好啦!!...... 』隔天二寶對小寶說。
『可是這不是你要刪遲就可以刪除的啊。所以很難!...... 但是後來我就克服了!........』小寶又說。
 
我想到今天上的情緒管理課程。
 
老師提到除了掌管呼吸心跳的延腦,再來就是主掌情緒的邊緣系統,最後則是掌管邏輯思考的大腦皮質層。依照進化的程度,則是情緒發展先於理性,所以情緒戰勝理性是發展的結果。尤其是情緒強烈時更是主宰了理性的思考。所以情緒經常是關鍵影響力。包括在廣告與行銷,也經過是運用這種特性。所以利用美女或美輪美奐的圖像廣告,總是比較能奏效,所以是很常應用的行銷手法。
 
依照用盡廢退,物競天擇的進化論來說,人為何會先發展情緒?!尤其是很多害怕的情緒。如杯弓蛇影這種情緒,看似並不理性,可是它會讓你避掉很多被蛇咬的厄運。而人確實比起各種動物,不管是力氣,速度,跳遠,視力,聽力.....確實都不如其他動物。可說發明火之前,人類樣樣都輸動物。但何以人能生存下來?!因為靠的就是「害怕」這種情緒。因為會害怕,所以懂得「先躲再說」。因為害怕而獲得更多生存的機會。害怕與擔心令人居安思危,避免一些危險,因此這種廣泛性情緒是有利於生存的。
 
因此當一個人考慮工作,婚姻等事情,通常都是會先考慮安定或安全與否。看來這是人長遠以來為了適應環境所發展的能力。因此負面情緒會比正面情緒更強烈,這是有歷史痕跡,也是最早進化來的產物。
 
所以我們會看到人懂得住在樹上,躲到洞裡,會建造碉堡,城牆,與鐵窗,無非是為了安放,照顧,與安撫恐懼與不安全感。
甚至連保險都是避免保障「危險的族群」,而是篩選安全的族群才給予保險。可是弔詭的是保險往往是保障你根本所用不到的好處。所以說保險公司可說是最賺錢的行業之一了。
 
所以在真實生活中,若說是可以管理情緒是騙人的,因為情緒不為你所管。你唯一能管的就是因為情緒而來的行為。
 
人有時候縱容自己去想,就是讓自己變得更糟或好的關鍵。
 
然而人為什麼要看恐怖片?搭乘雲霄飛車?!追求這種不安全的刺激與恐怖感?!
 
我說是因為怕無聊?因為「沒有情緒是」更可怕的情緒。
 
老師則提到朱光潛曾經寫過悲劇心理學一文,為何人寧可看悲劇人生,卻不願活在悲劇?!
答案是因為看悲劇不必收拾後與安全的。
人因為安全的悲劇而開心。
 
所以情緒管理適當情緒出現時,你可以做什麼。因為你行動之後的後果會影響情緒本身。
 
所以說「生氣不決定,快樂不承諾。」因為生氣時會對自己和別人都不留餘地,而且很難往好的地方去想。而快樂時會低估風險的存在,想像總是美好的。
 
我就問老師如果人是透過體驗才能知道後果,那情緒一開始所產生的「行為」不就是「無法控制」?所以人其實是透過行為的後果來控制情緒的產生?
 
『一開始是這樣。但是人也可以替代學習啊!不一定都要靠體驗。.......』老師回答。
 
所以情緒是相應于行為。因此要控管行動,承認行為是可以控管的。
 
『沒有任何性侵犯和性慾是有關的。』老師說。
 
因為當人看到美女時,你可以心理產生喜歡,幻想親吻或上床等等欲望,但是唯有你「未徵得對方同意」而做這事情,那就是犯法。
 
所以「怎麼做」才是重點。而非欲望。犯法和欲望是無關的。
 
強暴犯常常是會假裝對方不會反抗,不會報警,不會有相應的後果。...... 所以加害者百分百有罪,要負全責。後害者百分百無辜。
 
另外理性失功能者,乃是因為大腦失去行為能力。此前提乃是因為法律認為人是理性的存在。
 
即使有些暴力犯者,發現有XYY的基因。但不是凡是XYY者必然會暴力行為。這是非雙向因果。
 
有同學問說關于情緒到底存在于哪裡?!
老師回答說有各種說法。現在主流是說在大腦。中醫說在各個臟腑。(如腎臟主恐懼)印度說在中軸。(各個脈輪)
 
進化有各種說法與論證。老師覺得進化有適應上的意義,也有基因上的努力。很難以一種學說貫徹一致。
 
最後老師提到物競天擇與適者生存,使生命向上,種族延續。然而現在的人不斷改變環境,不再去適應環境,而扼殺了許多環境。人也逐漸喪失了適應的能力。
 
服務害怕不等於消除害怕。
 
情緒可以料理,行為是決定後的結果。並且承認行為是自己的選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fen0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