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0604記錄
(本學期最後一次個案記錄。L代表個案說的話。我就我說的話。個案是個被診斷中~輕度智能障礙的小孩。從幼稚園就開始上資源班。如今是小四同學。他因為被導師與特教老師都視為俱有「對立違抗」特質的學生,就是表面恭敬,實際會趁大家不注意做一些攻擊欺負他人行為。所以有人際相處與溝通問題。)
L:我昨天吐了….媽媽來接我家!!(個案一看到我就很開心旳說)
我:媽媽來接你回家很開心對嗎?!
(看得出來他很開心)前面是上什麼課呢?!(我猜想除了身體不適,好奇是否有些課程讓他難以下嚥XD)
L:健康課。
我:喜歡這課嗎?!
L:喜歡。........1234…….25(數數)班上有25人。第二十五個是蕭子瑜。我是二號。
我:你怎麼看這同學?!…..喜歡這同學嗎?!
L:搖頭。
我:你是什麼感覺?!覺得好玩,還是不喜歡?!
L:不知道。.......她名字很難寫喔。(他在白板上也寫下蕭子瑜的名字)她會捏我。(在白版上畫一個手捏人的形狀)
我:她為什麼要捏你?!……他是你的朋友嗎?!
(記得是個案很喜歡偷捏人的說?這裡我猜想個案對於主動反擊的人會保持觀察與警覺。這蕭同學屬於會反擊那一種。所以他特別注意與焦慮?!)
L:禮拜二體育課,單雙號分兩邊。打到一半突然蹦蹦下雨了。下好大雨!!下好大的雨,後來就走了。
我:你覺得不舒服?!好玩?還是嚇到了?!(我很難從個案表情判斷好惡,因為都是笑笑的)
L:不舒服。嚇到了。........星期二的時候有聽到嗎?!
我:沒有。
L:變成落湯雞(寫在白板上)
他一直以手指清牙縫。因為有菜渣卡到了。
我:有菜渣卡到很不舒服是嗎?!你可以帶牙線或牙間刷來弄卡住的菜渣喔。(他沒理我。我本想繼續說。但看得出來他沒興趣。需要技巧提醒嗎?!)
接著L去拿粘土來玩。而且一次拿很多盒。之前只拿一兩盒。這次卻拿十幾盒出來。還要我幫忙拿
L:『下節音樂課好恐怖。音樂老師換人了。她現在是大肚子。』
我當下判斷他會觀察新老師。所以問他:
我:『你都會觀察新老師對嗎?!』(依照個案過去慣例會觀察新老師,如果是溫柔的老師,他會選擇性行為「退化」好獲得額外照顧與幫忙)
L: 我會觀察新老師。看他到底有沒有生,肚子很大。
我:你很好奇肚子裡的BABY?!還是對新老師感到好奇?!
L拿粘土出來玩。
L:蛋黃!!(黏土裡有包東西,他把它叫做蛋黃)粘土長毛(發霉),好噁心。
我:發霉是很噁心。蛋黃是你上次做的嗎?
L:不是。我包什麼。是誰做的?!
我:你很好奇還有誰在這裡玩對嗎?!
L:恩。
什麼時候放學。
我:我就知道你會問這個。
L:等下就放學了。
我:你很棒椰。已經可以回答自己了。我還知道你會問我什麼。你還會問我什麼時候暑假。(個案每次都會一直重複一些對話。包括什麼時候下課。什麼時候放假。很想回家…….)
L:就暑假了。
我:你都知道答案!!(我表示開心。因為他發現他自己常常重複問這問題。而且也知道答案)
L:阿姨不見了。.....你什麼時候見我爸爸?!
我:你一直在想這事情嗎?!你會想我會怎麼和你爸爸說你嗎?!你是個很會默默觀察有很多優點的孩子啊。
L:什麼時候?!好想見爸爸。爸爸今天又去工作了。
我:爸沒上班,你很想念爸爸。........你很會觀察。你會和人說這些嗎?!你觀察之後都放在內心不說是嗎?!(我發現這孩子會觀察。但他寧可隱藏自己的觀察)
L:我很會觀察。.......我星期三媽媽接我就外出。
我:生病讓你可以提早回去看到爸爸媽媽?!
L:我很想爸爸。下次還有嗎?!
(他知道這是這學期最後一次咨商輔導,上一次已有預告)
我:你很希望這裡能繼續對嗎?!!(個案沈默。繼續談爸爸)
L:我很想爸爸。
我:你很喜歡爸爸,喜歡他哪一點?!
L:他會陪我。
我:你很依戀爸爸。也很愛爸爸。爸爸會陪你,會給你壓力嗎?!
L:他會給我壓力。
我:他會給你哪方面的壓力?!
L:他會給我功課壓力。
我猜想爸爸會利用工作辛苦來給孩子壓力希望要孩子讀書。而孩子有感受到這一部分。對於弱勢家庭而言金錢與學習恐怕壓力都不小)
我:爸爸會說工作的事情嗎?!他有說到家裡錢夠不夠用的事情?!
L:他會說家裡錢不夠用。
我:你希望功課能達到爸爸要求是嗎?!
L:希望功課和工作。家裡錢不夠用。
我:你希望幫爸爸分擔嗎?!
L:很想分擔。
我:功課壓力很大。你有想過爸爸為何要你讀書,而不是讓你直接去工作嗎?!
L:不知道。
我:你有問過爸爸嗎?!你知道讀書可以讓你得到一些能力。這對於你將來工作可能會有幫助。
L:恩。
我:雖然爸爸會給你壓力,但你也很愛他。
L:有看到高中生生騎重機喔。而且兩台。穿制服。(個案超級喜歡跑車與重機)
我:你很羨慕他們可以騎重機。你也很喜歡是嗎?!可是長大也有壓力呢。你會擔心嗎?
L:我就要五年級了。
我:暑假之後就五年級了。又更長大了。功課也會變比較多。
L:壓力變大。功課變多。爸爸工作應該會越來越好吧。
我:是啊。長大可以學更多,壓力也會變大,但也變得更有能力。
L:想要照顧爸爸。弟弟也要(一起照顧)。
我:你也要照顧弟弟啊?!可是弟弟出生以後是不是也有搶走一部份的爸爸媽媽的照顧?!(根據之前的記錄可以得知他有頗深的手足競爭恐懼與議題)
L:弟弟小時候吃飯很慢。我小時候吃飯也很慢。他現在吃飯很慢。我吃飯就很快。
我:你吃飯很快,爸爸會說什麼?!他會說你很棒嗎?!
L:他會說我很棒。然後叫弟弟吃快點。(這不就是競爭XD)
我:你覺得你吃快點就可以得到讚美。弟弟吃太慢反而會被罵對嗎?!
L:很想長大變爸爸。
我:你長大變成哥哥了。(這裡我沒有藉機探索他想變成爸爸的背後動機,可以說是漏接訊息了)
L:長大要上班,還要考駕照,很麻煩。還要幫爸爸洗車。
我:你想變成爸爸也能照顧家人。你很想長大呢。還要幫忙洗車呢。
L:你在寫什麼?!(我在筆記)
我:你很好奇我寫什麼。你擔心我會拿去給別人看是嗎?!
L:恩
我:之前有被人告狀是嗎?!
L:恩
我:所以怕我寫你什麼被人知道是嗎?!
L:恩
我:我寫的是有關你的記錄,因為這些很重要。但是我不會拿給別人看。你可以相信我嗎?!
L:恩
我:讀書雖然很辛苦。但是我希望你要繼續下去。因為你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培養很多能力。堅持下去好不好呢?!
L:什麼時候可以再來?!找月亮阿姨。(暗指我)
我:你很喜歡阿姨對嗎?!也很喜歡這裡對嗎?!五年級之後當你很辛苦或寂寞時,可以到輔導室找老師聊聊喔。
L:下學期可以再來嗎?!
我:如果你很想來可以和導師說說。你可以和老師說說看嗎?!
L:............
我:月亮阿姨是好美的名字。你怎麼想到的,可以告訴我嗎?!
L:我在上體育靠時想到的。
我:喜歡太陽還是月亮?!
L:我不喜歡太陽!(等於間接說喜歡月亮我啦)
我:阿姨希望你可以有太陽爸爸,金龜子好友,或者蛇朋友。(我表演起來)
L:有金龜子朋友嗎?!
(下課鐘聲已響。但是他堅持說還沒下課)
我:有啊。就像你叫我月亮阿姨。你也可以幫朋友取名字啊。......要下課囉。
L:還沒有下課!!
我:你很捨不得下課是嗎?!不過時間到了椰。下一堂課在等你呢。
後來他做了一個大粘土。就直接往天花板丟。他到處丟。甚至差點丟到我。
我:你會丟到我呢。我很害怕。這樣好了。你看要丟白板的哪一個角落?!中間那格嗎?!(L生繼續丟,不打算下課。)
我:你剛剛有瞄準格子裡丟很不錯。再丟三次就下課囉。
後來他就將粘土丟到白板。丟到角落,使得角落都掉落一小塊。我並未責備他。他仍持續要丟那個角落。我告訴他再丟三次就要停止了。因為即將要上課了。最後他就把大粘土黏在白板角落裡。我請他拿下,他不願意。堅持要黏在哪裡。我也並未多說什麼。然後他在白板上寫著,『不要看到角落』。最後就離開教室。我請他收拾,他說不要。我就說那我就幫你這次囉。感覺他對於離開反應很大。特此記錄。
心得與感想~
一:他面對自己不斷重複的話語,慢慢可以自問自答了。而且他缺主詞或受詞,而且會一直重複,包括固著想法。督導說這多少呈現自閉特質。所以說話時要將完整句子呈現給他聽。也還好我憑直覺多半會這麼做。
二:他對於父親有很多依戀。而且相信若是壓抑自己使之更努力,就可以讓父親越來越好。他無法分別自己和父親是不同的。可是這也會帶來自我的高度焦慮。未來有機會要協助澄清自我與父親這部分。
三:他表達對我的喜愛,把我稱為月亮阿姨。但是也對於分離感到焦慮與憤怒吧。表示他已經有所移情,這對於建立依附關係很困難的他而言確實是很大的突破。他表示很喜歡找我聊天,他很希望在我心中也有一個讓他停留的角落。
四:該生從過去從不表達內在感受,到如今會和我互動聊天,表達很多情緒感受,而且會有所互動交談,人際上明顯有所進步。在短時間內有此成果我感到欣慰。
五:我觀察他內在有高度焦慮。對於很喜歡的東西,包括蛇和蝴蝶,都視之為有毒的東西。因此判斷他對於喜愛或外在的「想像」都是負面。所以在建立依附關係上特別困難。即使他經常笑臉迎人。也因此很容易給人有雙面人的錯覺。其實他對於成長與外在有很多負面的解讀與感受。是個生活很壓抑難以與外在建立連結,有許多焦慮與不安的孩子。面對這種孩子,只能不斷反映情感,給予更多同理,讓他得以宣泄情感與焦慮即可。同時他不會說出自己感覺,而要別人猜出他的想法。所以必須經常能捕捉他非常稀少的對話背後的想法。如果要更多詮釋與引導確實不容易也不需要。但是仍然可以透過建立良好關係之下,讓他正向移情,培養出新的好的互動模式。這點在諮商室裡幾次的晤談多少已經有所達成。
六:身為助人者有天生喜歡幫人的特性。或有特定習慣愛人的模式。所以助人者其實要學習忍住不做什麼。助人者要因為對象的需要而調整成特別的樣子。助人者很喜歡幫助別人,但是要給別人當下適合的方式去助人,而不是用自己一貫喜愛的方式去愛人(如過度一廂情願要去幫助別人)。所以督導建議不要把個案在私下當作朋友,這難免是一種佔便宜。這也是一種雙重關係。要小心處理。我個人並不喜歡任意跨越界限。我覺得謹守應有的界限,當諮商時就要認真地去緊緊跟隨對方思路,如遇到議題時,要根據對方程度作適當引導。時機未到,多說無益,甚至有些反效果,會引起對方不必要的疑慮與阻抗。時機接近或已到,就要善用機會去引導思考與突破。助人者也要學習照顧好自己的生活與身體,而不是把自己人生都放在照顧別人的需求。這是我看到許多助人者容易忽略自己的部分。
七:昨天看到一本書裡提到榮格的共時性。當我寫這個案時,突然想到我二哥。二哥因為去年車禍腦傷,最後記憶與行為都退化成孩子的狀態。其實二哥在還未車禍前,他就有這種略帶自閉,害羞,不斷重複固著想法的特質。當時家人也難以和他溝通。只有順著他或任由他去。沒想到母親去世後,大哥也決定棄養二哥,中間發生很多令人感慨唏噓的往事。最後是我擔任他的輔助人,負起協助他安排生活起居與復健等事項。我做了很長期的復健安排,不管是身心或者將來要重回社會工作的一些後續安排。但他也因為進入團體生活與肢體的困難,使得進度只能緩慢進行。最後好不容易才將他安置在桃園的精神護理之家。我一直保持和該院長的聯絡,定期關心二哥狀況。
二哥的狀況和這個案類似的地方就是自閉與不斷重複的特質。當這孩子正向移情時,其實我內心也會擔心未來是否可以長期擔任此項工作(他下學期換教室與換導師。所以未必會再提報出來),因為這是一個漫長耗時的諮商工作。但是我很感謝這個孩子的出現,讓我逐漸和二哥的距離有些貼近。人生有很多巧合,這或許也是其中一個吧。
我做了輔導志工工作,我個人覺得很有意義,他讓我學會謙卑與接受自己無力掌握的命運,並且從中學習。因為我的手足帶給我的遺憾其實很大。但是這些孩子慢慢讓我看到所有的遺憾除了接受,還是有能力慢慢透過良好的同理與反應情感,最後協助他進入更好地自我發展。我很感謝擁有這個歷程。原來生命中的一切都是一個祝福與禮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