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江小姐:

一:本來想做「華人世界下的依附關係或家庭結構對ADHD生的社會適應力的相關與影響」。但是因為我個然還是擅長質化研究,我在國圖的碩博士網上也看到一些人將ADHD做成質化研究。所以對我而言或許這是一個相對比較容易下筆與完成的方式。

因此我想改成『」本土教育現場下的ADHD人際互動的觀察,記錄與反思」我主要是想談ADHD者常見的內心動力,還有諮詢與因應之道。因為我們常見ADHD的成因,特質,用藥與管理之道。但是不常見到有關ADHD的國小生是如何因應難免挫折與攻擊不斷的人際模式?!為什麼他們總是

 

二:婚姻親子(或心理諮商對女性自覺的啓蒙)的歷程與反思~根據超過兩年的心理咨商對於一個家庭主婦內心理歷程的覺察與改變,帶給傳統社會下的女性如何的自覺與自我實現,以及對婚姻親子關係的變化與反思。





 

三:台灣企業主與ADHD的相關觀察與研究~台灣特有的企業文化和城市獵人之歌

 

據我觀察台灣不僅俱有重視家族團體的特質,同時也是個活躍的「過動帶」吧?!!
不少人拼命工作,
拼命創業做老闆,
(台灣「頭家」的人口比例也是創世界奇蹟)
大家不喜歡被管只喜歡做頭,
然後拼命向前衝刺!!
我看過很多老闆沒日沒夜拋家棄子毫無娛樂地工作,
雖然創造台灣奇蹟,
但是也創造很多焦慮而無法消化,
最後家庭生活變成真正的墳墓。
因為沒時間也沒心思去經營,
最有趣的是有人偏偏喜歡盜墓(小三),
硬把一個人從一個墳墓挖到另一個墳墓XDD

當然日本又是另一個強烈的對比。
他們非常遵守規矩與相當壓抑,
連自殺都有手冊與特定的地點(免得麻煩別人),

一個是死也要做頭向前衝,一個是死也不願意麻煩別人,

這又是另一個國家很不同民族性所產生的現象。

這真是一個值得觀察的社會現象是吧?!!

 

 



二:從客體關係看華人宗教活動的反思與迷思~我從十幾歲看過乩童,算命,道士,占卜,佛,釋,道各個教派,甚至曾經一度想要出家。後來又悠游於新時代蓬勃發展的各派思潮,包括奧修,克里斯那穆提,歐林,賽斯…..等各學派之後,甚至深入山達基這個號稱科學的心靈學派的深入研究,筆者有很多個人的經歷與反思。從這些台灣特有的活躍宗教與心靈活動中,或許可以看到台灣普羅大眾投射的潛意識與心理歷程,與尋求療癒的各種途徑方法。我想從國際組織「山達基」這個號稱科學心靈教派的研究,國內實況,國外現象,從電影,紀錄片到個人的實際親身經驗,做一個綜貫與整合性的研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fen0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