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開始我提到最近論文有進展。覺得開心。只是遇到一件算不得開心的人。

因為一個補習班真是上的在職學長,我刻意利用晚上打電話詢問,結果他冷冷的口氣,加上最後終於說有客人在,要我隔天晚上七點在打電話。我也不假思索答應。可是老實說,當時就是覺得和他說電話不是挺舒服的,就是一種冷冷的距離感。也不知道是否自己沒有事前準備好就問也自覺突兀而心虛還是什麼的,加上他這種冷淡的態度,讓我感到不是挺舒服。雖然我也知道沒有人有義務要友善回答我的問題。

隔天晚上我七點忙到爆。加上林小姐一直抓著我聊個不停,我還得一邊張羅小孩用餐與功課,真是忙死人了。最後我就自己安慰自己說,他應該沒有在等電話吧?!!

不料隔天去補習班讀書,補習班小姐有兩人同時很慎重和我說,對方晚上九點打電話去說這件事情,因為說好七點要等我電話,結果我卻沒有打........從他們的口氣我就知道事情大條了。我也一直抱歉。而且有些百口莫辯。畢竟自己先錯在先。我爽約了。害人家白等。我以為對方根本沒放在心上,或根本只是說說。

後來我很懇切地回對方一個訊息。也很誠懇道歉。但是對方根本就不鳥我。完全不予以理會。

『你為什麼覺得不舒服?!.......別人都應該和善回你電話或答覆你嗎?!!.......』心理師也是直接挑戰我。心理師說的也是沒錯。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何就是很不舒服。

『其實我也不知道,說不上來.........畢竟他是讀心理咨商的, 竟然缺乏同理心。因為我也是有說明狀況啊。他可以對別人發牢騷我也覺得很OK,但是就是不對我發牢騷,然後我誠意回應,他就是來個不回應.......他大可以說我無法原諒你,因為你自己沒有珍惜住機會之類的。但是用這種很迂迴的方式,令我不是很舒服。如果他只是一般人,我可以理解。但是他是讀心理咨商的,我難免也會有基本期待啊?!........』

『你覺得對方很不屑,假裝你不存在,也不回應,沒有把你放在眼裡,而你想要補償對方卻不接受,讓你覺得自己多可憐.........』心理師說了一些。

『大概就這種感覺吧?!』

『對他而言他是因為補習班才同意協助學員,他對你也是覺得除非你按照我的合作模式,不然我就不予理會。

而你是被動攻擊嗎...........』心理師說。

我承認我算是被動攻擊。因為我個人不是很喜歡和他接觸的感覺。所以才藉故忘了也不願回電這事,雖然內心也會覺得不舒坦。但我想這就是我自己的迂迴攻擊吧。

心理師的分析讓我覺得OK了。

『上週我讀書讀到投射認同,是什麼意思?!我對你也會這樣嗎?!!』我問。

『就是對方投射出來的狀況,而你也接受認同。例如有的媽媽會覺得孩子就是惡魔,就是來折磨他的,最後孩子就接到這種認同,最後就真的去折磨他娘。.........』

『那移情和投射又有什麼不同?!』

『你可以再去查。我不想當老師。你確定要問我?!』

我有些不好意思,但是是真的很好奇。不過心理師堅持要我自己去查。不想再談這議題下去。

不過她大概還是說到移情的例子,就是把治療師當作母親之類的角色看待。我想投射可能就是自己感受丟到外在投射,這兩者還是不一樣吧?!!

『.....你現在都把我當作老師。我都讀不到你的?你在負向認同嗎........』心理師說。

『好我說我早上做的夢。這是一種潛意識。我來說說看 ........』我急著說夢,免得又被看穿我在抗拒。但是我不知道在抗拒什麼就是了。

我的夢也沒什麼。好像我也忘了。

『我讀不到什麼內容。.......』心理師直接了當地說。

後來我就搬出最近感到壓力很大的狀態。我怕我是在逃避......但是我說到週末陪小孩做蛋糕什麼的,一天就晃掉。內心好空虛。週三又陪朋友去看電影幹嘛的,以為是放鬆,但是我更擔心了。因為我進度落後了。我越歇息就越恐慌,而不是越放鬆。

『你內在如何要求自己?!另一個又如何說話的?!你內在有兩個自我?!一個說應該要不安不扎實和罪咎,另一個怎麼說.........』

『這.....好像我上週上的完形治療喔。就兩個自我在打架。.........』

『就自我本我超我的功能啊.。一個一直說我應該如何又如何......... 』心理師說。

『就這個嗎?!!我內在是怎麼說的?!.......』我只好思索。

不過心理師立刻說他很後悔告訴我這些專有名詞。我很容易掉進這些名詞忘了自己是誰嗎?!!!

後來大概是說道我一直有自我整合的困擾。就是外在呈現和自我真實的矛盾拉扯。心理師還說到我之前在FB上的困擾。

不過我倒是覺得現在還好。就是單純分享一些生活瑣事。也不會過度掩飾。但是也不會家醜外揚。(況且家人也其實真的不錯。至於不完美誰不是如此呢)畢竟還要考慮家人的感受。不是我想說什麼就可以說什麼。我覺得調試得還算可以。

例如我就好像說到和大寶的一些聊天對話和過程。我覺得很平靜愉快。

後來大概又扯到上次我提到的夢中普心老師問我PLEASURE歡愉的定義。我才想到當時是因為讀到佛洛伊德1920年說道享樂原則之外。同時也在該年提出死亡趨力的說法。死亡趨力是更大於享樂原則的存在。

『這裡有你真實投入生活的快樂。

也不確定的真實感?!

有死才讓生命更好。因為有死亡,讓人更努力生存。........』心理師說。

這大概讓我心安了一些。這是很動人的詮釋。

不過我也擔心自己失控了。

例如上週我周一二五晚上都去上課。我就是很愛上課,。我是想甩了小孩家人嗎?!!我不知道。也很害怕自己這樣。但是就是很愛上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fen0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