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253  

 

親職教育之談情緒管理2~2~如何防範愛上危險情人?!如何面對網路不迷惘?!如何在愛與管教當中做選擇?!!

華人常常自卑,覺得外來的就是金箔,要不就是敝帚自珍,要不就拒絕,其實最好是可以傳揚,並把限制打破。

心裡沒有建設,身體快速連結,仍然會覺得孤單,寂寞,沒有價值感,......。因此人要建立健康的界線。包括心理的界限,與身體的界線。

例如一方的好意,想要對你好,所以跨越別人的界限,可以表達好意,但也要接受別人的拒絕。至於什麼事一定需要管,這要把年齡考慮進去。例如國小可以限制在9:30左右睡覺。但是一旦到了國高中或大學生,已經年輕力壯,如果還要限制不能看電視..... 等等,就會有困難。管教的黃金階段是國小以前。高中則要承擔之前種下的果實了。

所以國中以前是最佳管教階段。千萬不可放棄。把根基打得穩,就可以拒絕誘惑與試探。

然而現在大多的年輕人,像是兩個沒有交集的圓,要和別人分享時,會覺得別人為何不照著我的方式做?!我受不了別人笑我 ......為了舒適而不與人在一起,但看到別人聚在一起,又會覺得孤單,會有連結的需要。與人連結的本能也是殺不死的。

有些追求殺死,是因為關係差,但又殺不死。於是把心關起來不再期待,不再感覺,這變成面對痛苦的方式。小朋友也是如此,越受傷越自覺沒有辦法.......,但年輕人不太會說謊,他會找慰藉,因為殺不死,也不否認需求,所以會去網路上找。而且在網路上不會完全面對,雖然沒有溫度,但至少還有一些感覺,而且不用面對面........不過通常網路到最後也會見面。這會給罪犯一些機會。然而人的情感需求遲早還是會出現,久而久之也會覺得這樣(網交)也很好啊.......

通常只有吃飽的人可以拒絕食物。可是饑餓的人,他會覺得毒也沒有關係,還會告訴自己說這不是毒吧?!搞不好是一場誤會罷了........為什麼不能抵擋壞人,是因為沒有享受過真正的友誼。

越饑餓的人會越容易接受奇怪的友誼,包括不合理和虐待關係的友誼。像我會問一些個案說,你為什麼要和他在一起?!個案就會說,因為他對我不錯啊.....我問說~欺負你也叫做朋友嗎?!因為你們一邊玩他一邊揍你......最後通常個案會說,如果他不和我玩,我就沒有人可以和我玩了。所以預防掉入虛擬網路與色情犯罪幫派最好的方式,是你和他有良好的關係。受傷者會一邊親近一邊害怕,只想要有保護可以滿足一點,但又不敢太滿足.......青春期前是重新建立關係,給予保護線與愛的關係很重要的階段。唯有住在保護與愛中可以面對與對抗誘惑。

壞事都是以好的姿態出現,所以會被那氛唯吸引,而分不出是幫助還是害我?!!所以要避免陷入,最大的問題就是沈淪。唯有想有愛的關係,才能讓女兒拒絕危險情人!!因為有父親的愛的標準,女兒會自覺對方是否:
『他連我爸爸的標準都不到!!.....』

我們要對孩子肯定讚美,並非只有他考了一百分。而是練習鋼琴,摺衣服.....等等,拒絕別人錯誤的對待最好的保護線,不是一直去限制他不准動,而是在他越小的時候,小孩「防禦線」越脆弱的時候,小孩選擇還不是更好的時候,要去保護他們。包括不可以讓別人摸裙子,或跟別人走,養成只有自己在的狀況才可以一起走。因為年幼對後果承擔不足,法律即是站在這個角度上去設想。到了十八歲才可以完全負責,因為他的抽象認知和後果判斷要到十八歲才能清楚。因此十六到十八是保護管束階段。十八歲則要為自己的行為後果負起完全責任。民法要到二十歲,因為這是心理成熟或認知發展成熟期。探索婚姻是否符合整體,而非因應大人解釋創造而違背發展政策。(包括教育政策)

將來我們頂多沒有男女廁所。而我們被歹徒性侵機會也會比較少,因為我們都一大把年紀了。問題是晚上你還敢上廁所嗎?!因為你根本就不知道旁邊的男生是好人還是壞人?!沒有界線且分不清楚不會促進世界大同!!只會造成「牆」設得更高而已!!

人有明確規範才會有安全感。小時候我們幫他設立界線,包括對與錯的界線。到了青春期,界線會變得寬一點!!而並非沒有界線。但是自由決定可以多一點。當你年幼時不讓他選擇可樂,他就會記得如何選擇可選擇之物。而年幼的孩子對天氣判斷不好,除非很拗,可以讓他試一試後果,他就會知道。

保護界線也是要有評估。像小孩就很愛摸電線,而且很愛摸插座,如果電力不會太強,讓他摸一次,他以就就不會想要再摸!!這就是透過「後果」帶來的開放學習。因為學會就會判斷。保護範圍大小要根據年齡層來區分。包括零用錢的發放,要看金錢使用與後果概念如何,越是長大越要開放學習與訓練。

例如孩子在幼稚園階段不會坐公車,是大人接送。但是到了國小三四年級,可以靈巧到記憶路線,可使用有限的金錢來坐公車。至於開放多大,要從後果來判斷。例如給他十元,那是因為後果可以承擔,大人要想過最壞的結果來讓他試試看。人能使用10,20元,最後才有使用一百元的能力!!如果有手足更是依照年齡來區分。有些孩子就可以看到有的手足因為平常有忍住花費,所以就可以累積到足以去買喜歡的大禮物。這就是要承受結果的學習方式。而不是只要大吵大鬧就可以買東西。

所以我們要設立界線與支持自由意志。直到再也限制不了為止。但他也已經有一個對的東西可以選擇,可以承擔完全的後果。一開始是要完全的依賴,再到有一些交集,然後部分依賴,最後才會完全獨立。孩子發展歷成要支持他。

小一可以管理褲,裙等相關事務,不會影響到別人的選擇,也是個人發展必要的過程。如果是選擇朋友,發展喜好,可以協助去衡量這些東西,要適當的放手。例如去餐廳點他要的東西,如果他都點肉,你可以要他吃一半的菜,因為他對後果承擔不完全。進了餐廳要隨著長大而開放點餐。如果小時候就讓他養成「點餐」習慣,會造成偏食,一開始就選擇開放,等到你要去限制或收回權利時就會很辛苦。因為一旦開放就會收不回來。就好像油價漲上去,就不會下跌了。最好隨著年齡「先收再放」先接送在開放。讓他可犯錯,允許自己焦慮,如同早上捷運上的女人,只是想要保護與拯救別人,一定要對方做對的選擇,這樣就會造成宅男宅女,不願意工作,什麼都要你選擇,每個都要陪伴而不放手,小孩也會害怕,生氣,製造出很多狀況出來。所以大人要給予適當機會練習,直到孩子長大為止。當他大到可以獨立,內在就已經有正確的選擇能力。

有些夫妻關係就是什麼都不管,什麼都不問!!其實要適當的表達需要,展現出自己的保護界限。例如我這兩天就很累,當姐妹有需求需要諮商時,要找我聊一聊時,我就會和他坦誠我很累。 還好對方也能體諒,知道我不是個隨便拒絕別人的人。

如果沒有界線,情感沒有界線,想法沒有界線,情緒沒有界線,就會造成一個現象。像我是老幺,又是個女孩,因為媽媽不是生到兒子,我就承受來自媽媽很大的壓力。我因為心裡沒有界線,承擔了媽媽的感受。所以會努力表現讓媽媽開心驕傲,自動表現出生我是很值得的!這就是情感沒有界線.....。有些因為情感沒有界線,就會不想要有關聯,因為一旦有關聯,就會沒有界線。

例如明明我心情不好,我就會問朋友說,你過得如何啊?!明明就是自己不好,結果變成是對方一直丟情緒得垃圾,搞得自己心情更差......

所以現在我就會說,其實我也不太好,可以換我說嗎?!
像我以前就有一個朋友一直打電話給我,因為我不會說NO,所以他就每天找我說話,直到第十天了,我就乾脆把電話線給拔了,假裝我不存在!!可是第二天他就會問我說,我昨晚打給你怎麼沒人接.......接著我就開始說謊了。說是電線潮濕或睡著等等的謊言。

所謂健康的界線就是會說NO,會說明自己特別累,說明臨時約我就沒辦法....會說明真正的狀況。對方也會尊重。也不會打擊到自我或別人的價值。由於傳統文化而造成自由主義興盛,因為活在沒有界線的環境,保護變成了侵略!!中間有安全感,有分辨時才可自我保護。父母設下保護線直到自己有健康保護線為止,這樣才不會過度承擔,也不會過度焦慮,因為不會造成自己和別人的情緒與需求都分不清楚!!甚至喜好想法與情緒都會混在一起。成為沒有健康界線的存在.....。變成你過你的,我抵擋不了造成彼此受傷的狀態,所以會一直觸犯到對方的情緒按鈕.........。唯有防護網可以避免病毒進入。

若要避免虛擬關係與網路,要有愛的關係。
避免進入暴力色情,要讓情緒有所紓解。
以下會再繼續探討這部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fen0329 的頭像
    chifen0329

    我的媽媽咪呀~婚姻與親子急救站

    chifen0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