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開始老師問我頭髮是否變了?!!

『人說我思故我在。但是我這兩天會想到「我思故我不在」。

我剪頭髮時會想到我和媽媽越來越像了......

就我記憶所及,她一直留短髮。我在四十歲以後可說對留法拉頭可說厭倦極了,一直渴望剪短髮。最後終於剪了一頭長髮。

從此不願意再回頭留長髮。主要是髮質和個性使然......

我常想我究竟是越來越像媽媽,還是越來越不像.....常常自以為是很像,其實內心又不像。以為不像,其實外表是很像。.......』我說。

『.....媽媽從年輕就不怕和別人不一樣。......』老師說。

『不知道是不怕和別人不一樣,還是內心從來沒有別人使然!!.......』我說。

不過不論是髮質,還是心態,我確實和媽媽不一樣。

一樣是短髮,她應該是怕麻煩,所以她始終留一頭類似的短髮,不是真的為了時髦或好看。而且她頭髮濃密粗硬。和我稀疏細軟的髮質是真的不一樣。

『不過我確實有所謂的友誼困擾。

例如我今天從廣播上聽到說,一般男性最怕女人的五種問句,包括第一名的你愛我嗎?!還有你覺得我身上穿的衣服好看嗎?!!......

那位戀愛達人的導演,回答得很好。他就說他會避免回答這種專門製造問題的問題,會顧左右而言他,或者拿點心作為煙霧彈,屢試不爽。

女人似乎從來難以抗拒點心的。這是戀愛達人最愛的標準答案。

至於女人若是問說,我和我的閨蜜比起來,你覺得怎樣?!這種問題更是不可以回答。不然以後就沒有好日子過了。這是戀愛達人的答案。

我就想到我結婚時的三個伴娘吧。有一個是很愛跳舞的A,一個是我十幾年的好友B。

A在我婚後曾經找我,問我生活近況。我就老實地分享婚後的生活(我還是給予無窮希望)。可是她卻很嚴肅地對我說,他覺得我的說話內容有比她好的意味(她始終是單身與到處漂泊).....

我實在太困惑了。因為我捫心自問,我並沒有這種想法。還是她過於敏感了,讓我無可招架,最後我就不敢和她聯絡。因為我也挺困擾的。

另外B和我每年會見面一次。每次見面她都會和我分享說,她周遭誰的婚姻如何又如何的不好,但是我都會告訴他說,你的婚姻是由自己創造的,不要輕信別人所說的!!你值得擁有更好的關係!!雖然他都會很祝福唯一婚後還算幸福的我繼續幸福下去,但是也從此不再聯絡。直到隔年才又會再見一次面!!

對於人際關係,我確實有些不解與困擾.......』我感嘆。

『他(A)要你做加害者!!

你很少做受害者的角色。你幾乎是做拯救者........很少做弱一些的角色。

你能不能做拯救者呢?!!

你擔任志工和助人者,

以及和陌生人的關係,你去確定某些關係,可以做一個助人者,

但是你和熟悉者或長久關係者,反而會感到侷限........』醫師說。

『我擔任拯救者,早晚也會變成加害者,不是嗎?!

不過這理論我也不是很懂.......

有三個角色不是嗎?!!.....』我感到困惑。

『就是拯救者在上,接著下面兩端是受害者,加害者。

不過這可以用PAC理論來談比較好。

就是父母(P),成人A)和小孩(C)三種角色。

成人者就事論事,屬於現實者。

你都是直接表達態度,不會需要別人意見。

你不那麼相信別人,你會想別人憑什麼或值得讓我依賴?!

父母有扮演滋養和約束兩種功能。

........ 』醫師說。

我突然想起小寶最近的行徑。他很會反駁有的沒的。包括我叫他去掃廁所,他就會搬出爸爸來耍賴,說爸爸叫他去睡覺,所以不願意去掃廁所。.....

『那是老公心中沒有你。他覺得不能超過時間睡覺,所以立刻要孩子去睡覺,沒有排入你的家事行程。

你們倆人設下的要求,要比老三更強才行,不然小寶會進行精密的分裂。

讓老公踹你一腳,導致疆域抵觸,變成大人在角力。

小孩很擅長分裂。......』

『我還想到最近小寶總說我做的飯很難吃,他不願意去吃。而且還到處去投訴,其實他的目的是要吃零食,不想吃正餐,這是他前一陣子過度壓抑欲望的反撲......』我說。

『誰說正餐要好吃才能吃?!正餐是為了吃健康的。

這是他在過度壓抑欲望之後所衍生的問題。

他對零食和正餐在打架!這是控制失調的象限!

這是吃東西失調,也是欲望失調。

他對於即將上小學也有焦慮,因為對規律感到很痛苦,他想要吃糖,不要長大....

他的P&C產生失調。

你要針對他的議題去處理,不是要對好不好吃去討論。.......』醫師說。

我知道老師說的完全正確。我自己觀察到的也是這樣的議題。

『今天週三,老公說晚上要帶兩個大孩子去看電影移動迷宮,由於小寶無法看這保護級,最後老公決定和小寶兩人去看卡通跳跳箱。這是他們兩人的蜜月期吧?!!.......』我說。

『先生想解決小寶的痛苦,因為小寶找不到長大的理由,長大了又不想長大,因為他會想長大有什麼好哪?!長大有何吸引力呢?!因為長大就要吃正餐,被逼做一些事情,但是是為什麼呢?!你要同理他,對他說,對啊,你像吃零食,零食很好吃對嗎,如果這麼好,為什麼我不讓你開心的吃呢?!....

如果不讓他做小孩,他就會硬要做小孩。你可以正餐之餘給他吃一點零食,允許他做大人,他就會可以調適得來。......

不要讓他自己在那邊掙扎與取捨,同理他,也幫他做決定,他就會過得去。.....』醫師說。

『之前老公總是讚美小寶的自制力,很稱許他拒絕誘惑的能力,我就覺得怪怪的。因為我也很擔心這樣會壓抑過頭.....』我說。

『老公太支持他的超我,這樣會助長小寶的焦慮。

可能是先生心裡沒有做小孩子的部分。因為他似乎也沒有真正做小孩過。

你可以和小孩說,你想不想和爸爸一樣又高又壯?!你今天很想吃,但是如果明天後天一年後都這樣,那還能長得又高又壯嗎?!!

可以讓小寶知道長大的好處,也可以利用他對爸爸的崇拜.........

和他說吃這些會長什麼?

會長體力與能力,還有健康!!

同理孩子的部分,也要約束應該約束的部分,小孩才能避免焦慮。

不然小寶會很焦慮,他很怕失控.....

而爸爸卻形同是說你不做小孩就不會蛀牙了,可是實際上只要吃零食之後刷牙就好了呀。爸爸怕他的完美寶寶會破裂,他在抗拒他的理想化破裂.....,

所以當他給大孩子看電影時,也會對小寶有愧疚,所以帶他去看卡通。

最好讓他做大人,也做小孩,而不必自己去刻意要求自己,這是超齡的選擇,也是對老三的理想化........

父親要接受孩子怎樣都好,讓孩子知道他怎樣都是好的,但是也要有原則。孩子不是辯贏就可以不用掃地。

有些理由是可以接受,但是如果是任性就不被接受。.........』醫師說。

我想這一次我更清楚地知道,對於應該同理的部分要同哩,應該要約束的部分也要約束!!不然孩子就會陷入焦慮的狀態。不是過度壓抑自己的聲音,就是過度發展「超我」,演變成老小孩!!最後也就無法成為真正的小孩!!

我似乎也是很早就沒有了童年。因為我要很努力去贏得父母的注意力,同時也要很努力于去自我約束,不然我就會感到失控的威脅與壓力。其實這樣的童年也是很辛苦的。

如果我有一個很有同理心也很明確的父母,那該多好!!

但是沒有關係!!我可以做自己的PAC,也可以擔任孩子的PAC。

我的成功就是孩子的成功。

不過最近我對於二寶嚴重的注意力缺乏感到很苦惱,他可以連著十小時卻做不了多少功課。最後還花很久的時間去找圈詞簿。哎~我和他自己也很束手無策。

我想我要問醫師了吧!!

我目前仍很抗拒要花更多時間去陪小孩做功課。但是他似乎很需要有人陪......我到底該如何是好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fen0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