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青少年教養魔法營~黃心怡老師主講(上)

老師提到每當孩子『非自願』來諮詢時,常常和老師說:

『你去和媽媽說,只要媽媽改變,全家就得救!!』這是老師開場白的一個很真實的笑話。

老師根據多年豐富的諮商經驗,發現現代的孩子和過去很不同。包括:
一:欠缺匱乏的生命經驗
現代父母常說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要孩子快樂學習,但是考試不能太爛,顯現父母的矛盾情節。(其實要能勝任考核,必然要面臨適當的挑戰與壓力的呀)
因為孩子欠缺匱乏的經驗,所以孩子難以努力和反省。
因為對他們而言,這都是別人的錯,不是我的錯。
例如不能準時起床唸書,也會怪都是父母的錯。因為父母沒有把他們叫起來(其實是叫不起床)
又例如他諮商過一個孩子,考試一下掉了五名,媽媽表示難過.....。
孩子卻和老師抱怨:
『媽媽問題很大,又不是她考試,她為何要難過?!』
顯現現代的孩子較有界限的觀念。
『麻煩你去丟垃圾。』
『我只用了一部分垃圾,為何要我去丟全部垃圾?!!』現代孩子的回答多半如此。
又例如有個個案,媽媽考慮要為了孩子由職場轉回純家庭主婦。可是孩子卻表示萬萬不可,因為:
『這樣媽媽會一直盯著我。
另外沒有她的收入,會導致家裡生活品質下降!!』
所以現在的孩子很會為自己著想。
可見現代的孩子很明顯
一:自我中心
二:不要追隨強人父親。因為那『太辛苦』了。

我們處於最後一個會孝順父母的世代。
我們也是第一個會為孩子所拋棄的世代。

所以身為父母要能夠:
一:能夠投入
二:有退場機制

現代父母很會吃苦,而且以為這是愛。可是孩子其實很不認同阿信的父母。最好要讓孩子看到父母自己的主體性。而不只是個阿信。(還好我不是阿信XDD)
與其成為認真父母,不如成為有覺知的父母。(說得真好)

努力愛孩子,要有覺知狀態,不要為了愛而盲目付出一切。

現代父母很苦,因為詢問孩子往往是有問無答....。
老師建議孩子回家時不必急於靠近,因為孩子往往很煩躁,父母不必當受氣包,其實孩子將這分得很清楚。而且孩子此時需要一個轉換空間。

之所以關係很緊張,孩子會對父母吼叫甚至暴力相向(真的是有不少孩子會打父母的),乃是因為劍拔駑張,甚至有父母會對孩子叫囂:
『你打我啊,你打我啊.....』孩子就真的打下去了。

孩子此時其實最希望的是父母可以離開現場,不要愛得很激動,要有停止的智慧。

老師強調孩子每個階段的重點很不一樣。
例如有的父母從小就讓孩子橫衝直撞,無所約束,等到長大才要他聽話接受約束,怎麼可能呢?!!因此:
一:沒有關係,沒有管理。
二:情緒疏通。大半就通了。
如果親子有良好的互動,父母有正面的影響力,孩子的行為人際問題大致不會很嚴重。如果是親情很疏離者,療癒的過程就會很漫長了......。

父母的改變比孩子效果更大。
親子戰爭絕對沒有贏家。

老師提到曾有個案媽媽是個女強人,一切都求好心切。所以媽媽常常要求慢條斯理的孩子要積極一點......
『只要媽媽不要大小聲就好!!』孩子對諮商老師說。
『只要孩子自動自發就好!!』媽媽則反駁。

其實年輕人的時間感和大人往往不同。孩子覺得時間多得要溢出來,可是父母會覺得時間很寶貴不可以浪費.....所以動作慢是很嚴重的事情。
可是時候未到,可說難以體會。
就好像人要失去健康,才能體會到養生的重要。
不過現代家庭問題還包括晚婚與晚生孩子。親子年齡落差更大。加上現在很多孩子都是人工做出來的。這些社會現象都和青少年問題息息相關。

尤其現在又有『廉價保姆』的產生。就是電動與三C產品成為廉價保姆的替代品。

老師話鋒一轉又提到現代孩子會說:
『媽媽的話前二十分鐘不必聽!!......』

可見孩子很了解父母說的話都一樣,為了避免父母的話多既傷神,又被當做無所謂的背景音樂,最好的方式要改變說話方式。雖然很難,但是唯有創造不同互動,才能引發新的可能。不然就會形成都是無效方式的不斷重複罷了。

另外青少年說話喜歡刀刀見骨,不然沒有感覺。父母不必太感到受傷,因為這是他們說話的習慣。

另外不要一直重複相同的嘮叨,例如一直說『快一點』,只會讓孩子變得更慢。因為孩子是藉由和大人的互動,看別人怎麼看他,他就怎麼看自己。如果你一直嫌他慢,他只會更慢!!!!

老師也強調不同年齡的孩子,教養的重點不同。
國小的孩子要培養他們自理與建立規範規則的好習慣。
可是現在仍有很多的『大小孩』要人照顧。
曾有個案來諮商。
女兒已經十八歲了。來諮商時,一切都要媽媽代為回答......這種太過於緊密的關係,也會產生身心症。因為人我一定要有界限。
有些父母很高興孩子和自己如此親密,可是孩子長大了就會對媽媽放不下心,怕媽媽太孤單而忘了要過自己應該獨立的生活!!

所以不管太緊密或太疏離都不是好的教養方式。

因此『停止』原來無效的方式是很重要的。

焦慮者會急於想要控制,可是他越想要控制,就越容易失控。
最好的方式是停止原有的方式。

有個案就決定回家要試試看停止嘮叨的方式。
雖然個案看到孩子一回家就懶在沙發上不動,看到火都要上來,簡直一把火燒上來,但是他決定就不要念孩子....回來之後更沒有秩序感的先生簡直讓個案看得更是氣得要中風了,但仍然強強忍住......最後他發現孩子在7:30就進房去讀書。

這比平常完全由媽媽掌控的時間僅慢個二十分鐘,可見不要嘮叨與嚴加掌控的情況下,回歸孩子的自主性不過差個二十分鐘,其實不也是一個很值得的改變與發現嗎?!!

老師強調:
一:有覺知的父母有療癒功能。
二:真實的父母不怕衝突。因為可以修護。
不完美而真實的父母,孩子可以學習。
孩子最討厭明明父母生氣卻又不承認的狀況。(表情可說明一切)

真實的父母難免會抓狂與歇斯底里,最好的方式要在此時
A:離開現場,
B:不要當下解決
C:到外走一走。

有些『好戰』的孩子會一直挑釁,其實他們內心深處是希望父母能離開現場,這樣才是保護雙方最好的方式。
三:失控要道歉。但是情緒不通時不必急於道歉。因為孩子會覺得這簡直是人格分裂,使得道歉變成很廉價,同時很快又會再度爆發。
所以不要把道歉當作OK蹦,急於去粉飾傷口,不要落入形式,有時候太有效率,反而失去或跳過真正的感受與情緒。

同時也要相信孩子是有韌性的。
(未完成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fen0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