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我去聽有關日本榮格分析師、哲學家,文化工作者的河核隼雄的相關演講。因為這是一個談兒童的專題演講。做為三個小孩的母親,我對於親職方面的演講特別感到興趣。
 
演講中有提到日本雖然是個看似很父權的國家,其實母子關係非常緊密,形成實際上是很母系的國家。而日本現在則是更嚴峻的狀況。現在產生很多想逃家的青少年(形成逃家文學),投入社團,進步幫派,那種包容性更是強大與全面的環境,更要青少年高度的效忠與高度控制力,黑道成為新的家庭概念。看似父系的結構其實是更母系。然而自立不是孤立,而是仍要與親人有所適當與合理的連結。
 
另外演講者也提到遇到青少年長期性關係糜爛的案主。案主說:
『我和有感覺的男人發生關係,你們只是因為婚約才在一起,你們這些大人同床而異夢,才叫做不純潔!』案主說。案主搬出很多大道理,看似邏輯縝密!
『這不需要道理,這是錯的。你要停止。』治療師對案主說。因為不對,所以要停止。後來他就停止了這行為。自然不是每個個案都是如法泡製。做法也是需要因人而異。
 
接著演講者也說道,大人要能成為與現實對決,告訴孩子做出應有的選擇以獲得安頓的人。大人不是要用傷害性權威,更不是就讓孩子為所欲為。而孩子透過這個其實是挑戰面對大人「不誠實」而產生的困惑。大人應該要能面對小孩的挑戰,也要能誠實以對。孩子在「轉大人」過程中內心才能獲得安頓。
 
就像最近很紅的電影「台北物語」,電影談的就是台北這個城市各個領域的人如何不斷上演很多荒謬、突兀的戲碼。包括受到都更案影響,「拒遷戶」(釘子戶)突然遭到「巧合」的一把火燒為灰燼!最後他理直氣壯地當小偷。因為曾經受到剝奪,所以不過是偷回失去的東西。小偷突然發現議員的對於工程包案進行的「官商勾結」,動輒獲利是五百萬後,大罵議員,商人還有正義嗎??可是一個偷竊慣犯就真的正義嗎??
 
一個受人尊敬,滿口道德與「好人好事」代表似的議員,其實不僅暗中利用權勢來巧取豪奪,也與助理暗通款曲,但儼然卻是個政治上「潔身自好」的「不沾鍋」。
 
一個義正詞嚴的醫師因為「誤診」,卻只能強調科數據學與奇蹟來「自圓其說」,但糾正別人時,卻鏗鏘有力…..每個成人某種程度都在說謊,而且不知道為了什麼而說謊。每個人看似都有目標,但努力的到底是不是真正目標,會不會因此失去更多?他們不去想,也不敢想,只能獵取每個機會往前衝!
 
劇終孫女問暗中偷情的爺爺說:『你說過謊嗎??』爺爺顧左右而言他。
『你陪我去逛逛?』孫女最後才問。
『只要我有空!』爺爺一臉慈愛地說。但他從來都沒空。只是爺爺為了偷情可以用盡計謀卻「不愁」沒時間!!
 
這電影因為很多看似合理實際荒謬的對白,還有很多不可能會有的電影技術(是不好的那種),常常讓人傻眼與出戲,反而造成轟動!
 
孩子看到大人經常如此不誠實,面對「轉大人」會有很多的自我認同的混淆與困難…..他如何發展自我,以及信賴周遭的大人??如果關係太緊密,又如何獨立自主來做自己?孩子如何面對內心的生、死之本能地不斷糾結、交戰,如何還要面對大人不斷嚴防或否定其惡,自身卻無所不流洩出隱藏的慾望與惡之語的矛盾與荒謬??
 
這學期修了客體關係,這是一個生命的教育。對於親職教育自然也有很多洞察人心的觀點。老師在上課時說到,親職付出是要和孩子成長成反比。越大付出越少。但身段要成正比。等孩子會做就讓他去做。不是他要什麼就要什麼,也要讓他從挫折中體驗到現實感。這才是健康的做法。既不要一意地寵溺他,也不要因為害怕人性中的惡,而近乎嚴苛的嚴防與扭曲!!變成一個「說一套、作一套」的大人。作為一個成人,要能夠面對小孩帶來的挑戰,不是任他無極限地擴大,因為有些結果與越界不是孩子當下應該承擔的,「合理設限」也是必要的保護!但前提是大人也要接受自己的限制與不完美,夠好就好。坦然面對自己的弱點與不足也是必要的,這對孩子才是真誠做自己的示範。更要保留給孩子自我探索,蠻免困惑、失敗、不足、挫折的狀況。大人當下只要「涵融」就好。涵融的精神我想是我在客體關係學到最重要的精神,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他人啊!!即使它是如此不容易達到的境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fen0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