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父母很寶貝子女,想把自己修得很完美好符合孩子的需要,唯恐孩子留下創傷,放大對災難的想像,以為親子衝突或憤怒就會造成孩子沮喪或挫折,就會對孩子留下不可抹滅的創傷。其實這種父母更容易崩潰,應該是要回到自己內心好好安頓自己,接納自己,思考更緩慢一些,知道自己的狀態,而不是否定自己的狀態去迎合或討好小孩。面臨任何衝突最重要的是可以修護關係,孩子也不需要活在一個完美的保溫箱世界。而是可以和父母真實的互動。
鄧醫師問道.....王浩威精神醫師曾提到現代小孩逃避壓力,較沒有抗壓性,容易覺得壓力是不可忍受的,形成「晚熟世代」.....等現象,來賓則回答,要根據孩子年齡學著放手,而不是完全放任不管,例如三歲時要牽著手保護孩子,三年級時要讓孩子自己嘗試獨立,到國中時擔任孩子生活的指引,也不是放著完全不管。沒有處於父母位置的父母(只做孩子的朋友的父母),對於孩子也是一種失落。因為現代父母太急於當孩子的朋友,可是孩子也需要父母的指引,依靠,穩定的來源,(包括父母成為能給予管教與領導的能力)更多時候孩子也需要「反思」,而不是父母一味地認同與支持。只想要和子女無盡的親密而不能成為真正的父母者,因為太愛而不捨管教孩子者,讓孩子的情緒來支配父母的行為,最終反而會失去孩子,因為孩子也會進退失據,不論內外也會有許多問題!孩子一樣需要界限與學習尊重父母,孩子會知道管教也是一種愛,父母要有父母的樣子,如果孩子太過分時,也要節制自己的愛。而不是埋頭苦待地給予。
所以可以個體化的父母是很重要的。
鄧醫師提到為何現代很多父母很不像父母?!只想做孩子的朋友而缺乏界限,甚至不敢管教孩子?!
來賓回答說這是因為父母太小看孩子能力。而且討好與照顧的背後是要和孩子緊密連結不願放手。父母很重要的是要有「退場機制」。
孩子在小的時候也很需要幫忙家事,讓他體驗自己「可以」的經驗。只要你願意開放孩子嘗試,孩子就可以享受一起幫忙的經驗。所以集點獎賞(指做家事)不是很必要。你必須賦予他是家庭一份的身份,而他必須參與家庭活動。包括家事。
鄧醫師談到這種給錢來犒賞做家事的背後心裡,是因為母親就覺得做家事是一種剝削痛苦或麻煩事,所以孩子幫忙時,就可以得到補償。如果父母對於家務是正面而愉快的,就不會透過獎勵制度來要孩子做家事。小孩在家庭系統會反應出父母的弱點(真是一針見血啊)因為獎勵的背後是母親付出的失衡感,甚至母親恨不得是另一半給我錢或正視她的付出,但卻沒有得到。甚至還會計較是誰付出與幫忙較多......
專家來賓強調孩子的生活力是最重要的。此即是孩子沒有你也可以生活得很好的能力。因為這樣的小孩情緒相對于較好,較有能力,非失功能,包括孩子有能力回應父母的愛,同時也能給與周遭!!(我很認同這樣的觀點!)
最後鄧醫師提到身為父母的矛盾,就是如何可以讓青春期孩子在你教養之餘,也很願意與你保持分享的狀態?!
來賓回答:
一:信任,不會過度介入。回答孩子問題要慢一些,因為父母下意識會常常想要保護小孩而急於回應。
二:最好要建立周遭的人脈資源,讓孩子可以得到其他人的建議與幫忙,因為孩子很清楚父母會太急於保護自己而避免受苦。所以平常最好平常就培養「類手足」的資源。他們可以是孩子的愛情軍師。一樣可以給予中肯的建議。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