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所以獨特,來自于每個人都有屬於他的自我~
二:然而「自我」的成長需要成長與成熟,需要有利因子~包括小孩要有穩定支持性的陪伴。有些孩子長大都靠自己,硬著頭皮,咬著牙承擔成長的困難,不知道成長面臨的困難,雖然人長大,但是裡面有很多委屈哀怨失落卻難以轉化,使得內在需要陪伴支持的小孩始終長不大,默默一直委屈,也沒人愛我或看見。
三:說一段我的故事,我究竟是誰?!存在著為什麼?!~演講者說他父母無法成為穩定的支持教養者,包括母親在他三歲就不知去向,父親又到處漂流,只有和奶奶一起生活,奶奶不斷告誡他不能告訴別人家裡的事情,不然會被人瞧不起等云云,所以從小就要隱藏家庭的狀況,造成自己很退縮壓抑,唯恐被別人發現自己家庭和別人不一樣。雖然對自我很模糊,但很容易被視為異類,怪咖。因為特殊的家庭狀況,造成覺得自己要很乖,很聽話.....。國中時奶奶和爸爸又相繼失過世,更感覺不到愛的滿足,沒有無條件的支持,所以一直覺得很空洞,茫然.....同時也嚇壞了。不知道如何去面對這巨大改變,加上對於死亡不了解,根本無法專心讀書,只有終日發呆,歎氣,有勇氣的同學則會跑來告訴我說「快樂是一天,不快樂也是一天,快不快樂是你自己可以決定的!」但是只是感到很空洞,不知道如何和人產生連結,活著不知道是為了什麼,內心總是問自己,如果一關一關過,例如考試,考上好學校,找到好工作,找個好人家等等.....然後勒,這是人生最終的意義嗎?!存在的目的是什麼?!這些成就除了證明我和別人不一樣外,而我為什麼要回在這世界上?!這是當時十五歲時最愛問自己的一個問題。
四:華人的家庭及社會文化暗中阻礙「自我」的發展~
1要乖,要聽話(權威控制)~華人是一個不鼓勵與成全人有自我的社會。因為會覺得不乖或不孝。現代很多父母還是一味地教導孩子要乖要聽話。這樣也會比較好帶,好管教,省力又討人喜愛。
2要孝順,要配合(剝奪個體性)~小時候不曾被大人擁抱過。可是擁抱對於大腦發展很重要。小時候演講者只因為電子表停掉而拆開來慘遭痛打一頓,把想探索了解的欲望都封鎖了,從此只從不要犯錯就好,中規中矩就好,無形中活在一個固定的框架中,現在回頭看覺得活在那個時空的自己很可惜,搞不好可以因此成為一個修錶專家的,可是卻因為打罵而失去了一個潛力的開發。經常會要常看別人臉色,那些長輩的聲音就像老唱片一樣不斷流洩而出。使得不能犯錯要乖的社會形成很壓抑的社會。
3保護/控制教養取向(恐懼意外,恐懼變化)~華人父母很怕無人來養育自己,很怕死後無歸宿或死而無依,防止這恐懼發生的方式就是要子女依靠。通常那些愛父母很深的人也無法離家,只能一直付出犧牲,沒有自己的工作,感情和夢想,好讓父母的恐懼降到最低。但當父母一旦走了,他就會變成最痛苦失落者。因為這是一種互相依賴的情況。但是也因此錯失自我發展的機會,以至於與很難再找到自己。華人很怕有個體性,因為這樣就會很難掌控指揮,支配。所以華人是一個很重視權威掌控支配的地區。於是拿掉個體性,一切照別人來做事,華人向來最重視延續命脈的議題。所以要規劃條好好的一條路讓你來走,好讓你就在我身邊,因為我盡心盡力讓你長大,但沒想過孩子卻無法完成真正的自己的存在。
4壓抑感受/想法(沈默,交流阻斷,封閉)~屬於情感封閉的社會文化。很難坦率說出自己感受,為了避免爭執衝突。所以回家都進自己房間,要是不小心接觸還可以滑手機。因為要被付很多家庭責任付出,克內心卻越來越硬,封鎖。很強調要相同,害怕衝突不一致或不和諧,一個不斷求同的環境,壓抑漠視自己的感受,只為了家庭能繼續下去,卻不知道我是誰。
5面時與形象主義(拒絕接觸真實,體驗當下)~表面要好看,要追求主流價值,好令人稱羨,但從來沒有問小孩快不快樂,喜不喜歡?!壓抑者都要活出家人的期待,而無法聽從自己的聲音,不能共構出自己的人生。
6做好人過度付出,人我界限混淆,責任不清。~愛做好人的人也是死得較快的人。不能說不,不然會造成很罪惡感與內疚,只能點頭說好。因為說不好會被當作害群之馬,指責罔顧別人的心意,要滿足家人期望。因為人也無法面對別人的失落與失望,這也是要承擔得起才能面對別人失望失落,不然也會被情緒控制綁架。最後只能想著要趕快熄掉對方的怒火,小孩因應大人更是如此,因為他們要倚賴大人而生存。所以對小孩來說情緒更是壓力,任何大人都很難面對情緒, 只能給臉色看或發怒,小孩只能選擇順從。所以當長大面對同事伴侶或朋友,「已讀不回」時,就會擔心不已,最後廉讓自己,只要不要讓對方失落難過就好。所以對於情緒很無可奈何,被情緒支配壓迫已久,也很容易不安,情緒難以修通,這樣就不必面對情緒備受威脅,釐清這是誰的責任,我們都已經變得模糊。
五:人格~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
1本我~是過去孩子的我。屬於想哭就哭,想笑就笑,自由自在的我,不受拘束限制的我。有很多需求,是生物與生理的我。
2超我~過去孩子時的父母,權威。受長輩支配形成的超我。
3自我~隨著生命成長過程而學習發展的我。
本我和超我都是過去時空下的產物。也是內化累積而來的。只有自我可以蛻變與發展,不受限于過去,成就于此時此刻,自我學心之,學習適應每一個當下的情境所需,面對困難挑戰,自我一步一步成長,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功能性自我。如果不能此時此刻有接觸互動,沒有累積成熟度,因應的能力....超我是沒有大人照顧,自己處於虛空,一切靠自己奮鬥,自己一路長大,無系統性地長大,靠本能成長存活,失去足夠學習,這會形成幼稚人格。加上又沒有足夠強而有力的大人長輩和生命有所聯結影響,也沒有師長師傅一路栽培,前輩無有力指引灌輸,則不能發展自我。只是幼稚者,想怎樣就怎樣,不管自己和別人,只在乎本能的狀態。
至於權威人格就是被灌輸很多制約,使得超我長得很大。把恐懼威脅都內化了,包括喜於勸誡,恐嚇,威脅,以力量壓制他人,不能聆聽與同理他人。說理式的互動,覺得我說了算,也沒有本我。因為小孩早就被壓制得很小,很小就不允許變成小孩,只留權威我,成為大人的縮影。
一般人大多數屬於衝突對立的人格~一邊有掌握性權威大人很嚴苛要求自己,過制約規範來控制自己,善於指導,喜勸誡,讓人臣服于自己權威之下。但又會要照自己的想法,擺爛到徹底,或濫用生活資源為所欲為,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意!!
這和童年有關,內化成自己,而沒有自我去協調,例如自我會告訴自己說,考不好天不會塌下來,這次考不好還有下一次。但是有些就會苦毒自己,懲罰自己。
本我過去又沒有好好被愛,形成幽魂,不願意長大,因為沒有被愛得夠,所以會覺得我為何要長大?!內在孩子長不大就會處於過去的時空,總覺得別人欠我一個公道,別人欠我.....,雖然常被大人哄騙說,你只要做什麼,我就給你什麼,只會塞棉花糖給小孩,來滿足大人的要求好成就自己的需求。最後大人又會說,這是你應該做的啊,家事本來就要做的啊!於是成長就累積很多失落挫折,所以本我就含冤+未得公道,沒有看見,不願意長大。可以給自己秀秀抱抱,看到本我有很多生氣,很多不滿足,不能好好互動,培養好關係,讓本我非常生氣,自我很重要就是要與這兩個勢力安撫,鬆動,對話,需要學習,歷練,嘗試與練習,這從來不是一蹴可成的!!才能把內化模式鬆動。現實不斷失落挫折之後,最後會接受一個事實,自己才是陪伴自己最重要的人,能引領支持自己到底的也只有自己,過去外求是小孩的需求,因為金錢,行動與資源都要靠大人,但當你歷練不同,與世界有所互動,可以爭取資源,維護保護自己,我年齡增加,內在智慧也會成長,讓渴求別人的人,也能成就自己,不再只是等待,而是讓自己成為有力量的人。
完整自我不容易,有很多挫折阻礙,要不斷奮鬥,要承受別人不看好,我仍能看好自己。大多數人不一定有此勇氣,很多人會放棄,因為這是要歷經千辛萬苦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