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開始我是說到大寶令人困擾的行事風格。

例如他現在大致可以以良好態度應對,但是做事很草率。例如洗衣服,永遠是亂洗一通,而且忘記拿去烘乾。最後衣服就味道很糟糕。

又或者你叫他倒廚餘,他就可能連殘渣伴隨容器又一起附送回來。

又或者你叫他洗水池,他洗好了。可是最後水池的水也流乾了。因為疏忽而造成水流光魚死掉。

甚至我懷疑他廁所總是把衛生紙亂丟,馬桶很髒,就人去樓空.....。

他可以很慢或很快把事情做好,但除非你可以從頭監督到尾,不然他總是把事情亂做一通。「結果」有時慘不認睹。

這實在造成我很大的挫折與困擾。因為除非我可以徹底執行監督到底,不然事情總是超出我的預料之外。令人頭痛。

『你說的是他思考流程很快,可是行動未能配合。

他很難壓抑第一個錯誤行為!

你有如何處理後果?!

矯治與訓練要及時。

這有認知的想法與行為之間的關係。所以你有和他討論嗎?!!行為則是以增強與控制來處理。

他一向對於長句子的注意力很短。他注意力很容易不夠。

當你罵一串時,他完全沒在聽。你只要簡潔的說明即可。因為他很容易煩躁而隨便弄一下,他會逃避負向情緒......

他是屬於時間感很沒有結構的孩子。因此要事先提醒。事後檢查。即果要及時處理。讓他知道處理善後很麻煩,他才會去改變。.........』心理師說。

『你有想過他為何有這困難?!........』心理師又問。

『我有想過這問題。我有想到的就是他會藉此逃掉應做的事情。我昨天就告訴他說,我以後一定會監督他從頭到尾,不然他會以為只要亂做一通導致我情緒過激就可以過關........。』我說。這不是一個很好的結論。但是我就是忍不住這樣想。

『他會想要吸引注意力。他要人靠近,又要激怒對方,他要人關心,但是方式是負面循環..........

像你就做到要他能說出優點才能吃食物。因為他很討厭長句子,很容易有負向情緒,他很想取悅人,但是常常有反效果.......

他會踩你弱點?!你希望他自然就好.....

他給人有許多刻板印象。包括容易有負向情緒,而且總是因為小失誤造成結果不好。生活和空間時間結構結構能力不好,例如房間很亂,時間感不好.......你有和他說這一些嗎?!!』心理師說。

『我有時候一針見血和他說很有效。有時候又沒有效。同樣是面質,可是效果卻無法掌握。這是為什麼?!』

『一針見血的效果,就像我面質,要看什麼時機最好。........

你有ADD嗎?!......因為你時間結構也很不好。要你從頭盯到尾似乎很困難。你們都會投入自己的活動。因為討厭細碎的事物。不能撐很久.........』心理師說。

『我有ADD嗎?!!這是確定的嗎?!我的時間感確實不好。也討厭盯細碎的事情(問題是有誰喜歡?!)

可是我有想過我只是右腦比較發達,左腦比較發育不良,而且我的父母收納與結構相關能力也都不好,所以我無從矯正與學習。如果這樣就是ADD,那太多ADD者了吧?!!..........

另外像我先生的左腦發達,但是他也是以些類似........』我說。我其實不是不能結瘦我可能有ADD的事實,只是我覺得如果我是ADD,那比我脆弱許多的家長不是更ADHD或ADD了嗎?!!因為有太多家長是無法盯著孩子從頭到尾做一件事情。不管是收玩具或做家事。真的是太多。我還算是耐心與脾氣較好的那一個。如果我都是ADD了,那芸芸家長太多的機率也會是ADHD或ADD了。坦白說,我還真想去確診。因為這樣自己比較能確定自己究竟屬於怎樣的狀況。

『你先生的狀況很你有些也很像。他時間感很短。他總是忙於衝刺。他時間也很難撐得很久.....因為你剛剛一直描述自己的弱點。你說你懷疑自己逃避很久了。但是當你告訴我你的觀察時,觀察之下的東西卻不見了。你等著我來說明嗎?!

最近以來你總是要我看到你的優點或缺點,哪裡好或哪裡不好?!你為什麼不能自己看到下面的東西?!

你一直擔心你給別人的印象很美好,可是也很擔心內在很辛苦,孩子很不完美,就像你自己一樣,你一直會擔心這種反差.......

你要處理小孩,得先處理自己內在的小孩。你得先接納自己。可是你總是逃掉...........』心理師說。

其實說到這裡我大概又似懂非懂。心理師好像是說,我逃避面對孩子的問題或弱點,其實就是逃避自己的問題或弱點。因為我總是很害怕面對自己脆弱與無助。其實我確實多少還是會很在意別人的眼光與評價,尤其是孩子這一部分。這也是事實。尤其最近仍然有恐懼與忐忑于別人眼光的問題。雖然比過去好太多了。但心理師說的也是事實。

當然日前更複雜的是,心理師這種說法會讓近來想要全力準備考試的我又感到不安。因為這似乎暗喻我在逃避自己和孩子的問題,而逃到學習與考試上面。這會加劇我對於考試的壓力。因為有時候我覺得心理師有如此的暗示。還是我個人的錯覺呢?!!或許心理師沒有覺得(或覺得)這兩者有相關。而我內心難免會有如此自動的聯結。

『不過我是覺得我比過去看到很多。包括過去我沒想過我是逃避,我覺得自己已經盡力了。但是最近突然有覺得我好像刻意在逃避面對小孩的問題。因為我覺得面對老公都還比較好。但是面對小孩真的又更困難。真的是很奇怪。

我可能愛小孩超過老公。很願意為孩子付出更多。可是不包括要真實地面對他們。我甚至覺得面對老公要容易一些。

我最近有在想這就究竟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我這麼難以面對小孩?!!

這就是我最近的想法。

我並沒有對於是否是ADD會感倒很丟臉或羞恥,只是會想這些問題(如果是ADD也就認了吧。其實也沒有什麼關係是吧)........』我說。

『你自我覺察是有變好。但是你逃避弱點,要留東西給別人。

例如你增加今天這個時段?!

你是想以此來留住我嗎?!!(指留住心理師)

你很擔心大人不見,所以要留位子。

你有所掙扎,

是內心掙扎?

有差異吸收消化?

我小孩不好,也是反映我不好?!

你會產生自責。..........』

不過期間心理師說到他很後悔說我是ADD一事。似乎讓我警覺性提高於在想這件事情,而不是對焦於內在真正的問題。她感到很懊惱。我很難得看到她對自己的「脫口而出」有所懊惱。我會生氣嗎?!!我當下沒有太多負面情緒。就是覺得我覺得自己哪裡有問題,但是又說不上來。但是如果說我是ADD,或者因為自己的弱點而逃避面對小孩,又確實又有些難以下嚥的感覺。但似乎也是這種可能性最大才是。

『我只是覺得逃避或許是一個過程。例如面對老公,我其實不覺得我在逃避自己的弱點。只是到後來一度懷疑我為何如此無知?!我就開始懷疑是自己的個性問題成為雙方問題的一部份。因為我逃避自己的弱點,所以我就會把先生理想化,或者把自己無知化。但這也是一個慢慢覺察的過程。我不會在一開始就知道我自己有問題,而是會覺得先生很棒(或很差),但是也很努力去經營雙方面的溝通與生活,只是咨詢到了最後才有所覺察。........而最近我又開始懷疑自己是刻意逃避小孩問題,但就只能知道如此罷了.........』我說。

『你先失過去是你很重要的支持者。所以你把他理想化。(心理師又回到同理角色了。大概她知道我已經開始困惑而且面質時間未到吧?!)

大寶進入國中,關於抑制力,控制力,自由時間,功課難度,都會是更大的挑戰。

到時候他的暴躁與憤怒會與日俱增。因為這和進入青春期要產生自我概念,對父母管教會更加的敏感與排除,因為他對權威很辛苦。你要同理他的辛苦。因為到時自我認同與概念會變得活躍。.......』心理師說。

後來我提到有關ADHD鑑定與不用藥的想法。

『你可以相信這些。只是代價很大。你可以有任何選擇,不管吃藥或不吃藥。只是要知道代價是什麼...........』心理師說。

說到這就讓我進入兩難評估了。因為除非我只要應付他這一個小孩。但是顯然我還要應付四個小孩。(包括老公這個大小孩)這個代價確實要評估。不然就會很難熬了。而且我現在只想要好好準備考試.......

『他自我描述很差.......因為注意力強弱項使得幸福感有所不同..... 』心理師最後說了。

最後一句話我沒有把握寫的正確與否。或許是說到這種注意力的缺失,其實讓他的幸福感並不強。反而是自我概念很脆弱與不足的。

我想ADHD的孩子的自我概念,確實都不是很好。這會影響他內在的幸福感吧。不管他外在有多麼的自信與豪氣。這都是一種煙幕與障眼法。或許我應該更正視這種內心狀況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fen0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