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的謊言

今天去看二哥。由於時間還足夠,所以刻意多聊了一些。
後來我發現他有選擇性失憶,他將不快樂的事情都遺落了。只記得家人的存在和自己小時候的一些往事。
記得的都是一些他在意的一些前塵往事。
這樣也好。

或許是因為這樣,他反而像小孩一樣,顯得更開放與隨性一些。
他住的護理之家,也頗有人情味(我之前有刻意和他們說明二哥的心理狀態,希望他們能經常給予打氣鼓勵,讓他能正面發展)。常常會給他鼓勵打氣,並且和他互動。或許是因為有一些正向的互動,讓他對於人多了許多親切感與減少疏離狀態。

不過我倒是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一個外籍看護小姐,就當著我的面前,和我說:
『我問他(二哥)喜歡我嗎?!他說喜歡。我就和他說,那你趕快好,我就嫁給你做老婆噢!!....他有時候就會叫我老婆 ......』
『那你喜歡他,你會嫁給他嗎?!.....』我問對方。

對方不說話。我就知道這是因為要鼓勵二哥趕快好的一個小伎倆。讓二哥產生依賴與希望,加速他痊癒的意圖和動機。

事後我和她說謝謝她對二哥的鼓勵和關懷,其實她可以不用給予這麼多的言語與承諾,只是因為同情二哥還很年輕,而且又未婚,所以借此來激勵他。(當時我沒有聽清楚她略帶外籍腔調的話語與真正意圖,所以沒有更多回應。其實這些話,若是可以當著彼此說清楚,反而會更好)

可是我告訴她,因為二哥要依賴她的盥洗與扶持,某些時刻會像孩子一般無助與依賴對方,所以當對方給予這樣的『曖昧』與『暗示』時,二哥可能會基於依賴或回報,而無法拒絕她的一番好意,可能進一步造成誤會或錯覺。也可能會把依賴誤以為是愛情......。最後可能把人情世故,親情或愛情給搞混了。

尤其二哥本身是個很難依賴別人的人,他會覺得這是一種無能,負擔與不好意思的心情。所以他在這次意外當中,心智有些退化成孩童狀態,好讓自己的難受與痛苦降到意識可接受的範圍。所以他心智是幾乎呈現接近兒童狀態(所以這種曖昧事情他會困惑或當真),但是身體又是成人的身體。

而且他們醫院為了鼓勵二哥趕快康復,所以他們不只一人玩這樣的『愛的競爭遊戲』,目的是逗他開懷。可是我就和他們說謝謝,並且當面溝通我的想法:
『你(們)可以和他說,我(們)照顧你是應該的,這是我(們)的工作,你不必不好意思啦。我(們)都很希望你趕快好,因為你還很年輕!!還有我有老公(男朋友)喔,等你好了,你可以去找你喜歡的對象.....』

他們就理解我的意思。並且說很願意做這樣的改變,以免讓二哥造成誤會,或錯誤期待,或憑添心理負擔,因為一個要依賴別人的人,某種程度是真的很脆弱,也比較難以拒絕別人的好意,建議或暗示,有時候也會犧牲自己的想法與需要來配合或討好。何況二哥也是個正常的男人啊。所以有些開玩笑還是得適可而止。

下一周有家屬會議。我想我還是會當面和他們多溝通聊聊,除了致謝外,也要更多了解他們的動機與意圖,同時也要表達清楚我對二哥的觀察與建議(最重要的是要聆聽與表達二哥的想法與感受)。我想有更多的溝通,可以促進更多正面的交流與達成想要的結果。

我想到今天在老師督導團體治療的過程中提到一個狀況,就是有一個六人小組的團體治療。其中有三人在活動時,竟然是公然地肢體糾纏在一起。感情看起來很好,但其中兩人其實也有競爭狀態.....。其實這三位男生都將進入青春期,一般而言,青春期的男生不會有這種親密的肢體動作。除非可能是挑釁,例如男生常玩的阿魯巴。向這三個大男生交纏在一起,除了他們身上存在有『親密關係』的課題與議題外,其實也是一種另類的挑釁。因為他們透過彼此親密結盟,作為一種宣誓,公然孤立與排擠另外的人。.....

所以當老師或輔導者要很小心處理這問題。不是視而不見,因為這某種程度是一種『性騷擾』。因為在課程當中或公共環境,這並不是一個得體的行為。而且他們內在確實有其意圖與目的。最好的方式,反而是讓其他人說說看這種行為給人的感覺是什麼,還有老師也必須適時地點破內在動機,甚至直指其心(如果一味忽略或指責,反而都會強化他們夠過該行為來達到吸引別人注意的目的)。對方會因為被照見內心意圖而不再繼續如此做下去.....。否則這也是一種透過過度依賴與親密,來尋求支持與認同,甚至是打擊或抗議別人的另類攻擊方式。

對於這種孩子,作為老師或長輩反而不要刻意透過肢體接近去滿足他的動機。而是讓大家講出真實的感受。這並不是剝奪他的欲望與意圖,因為欲望並沒有問題,問題出在他在什麼管道呈現欲望。如果他仍然想要透過這種親密的肢體交纏來獲得支持與滿足,他在青春期必然會遇到很多歧視,排斥與挫折(因為青春期男孩絕對不來這一套)。最後反而會加速這種孩子為了贏得一時的好感或支持,很早就會有性行為,把親情友情與愛情全都混在一起,同時未來會有很多因為親密與依賴成性,無法獨立自主與忍受挫折,造成許多人生的困難與挫敗。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的議題與課題也都不一樣。適用在此人身上,未必適用在其他人身上。最重要的是要適當與適宜,因材施教。還有各自保有適當的界限,知所進退,這是一種保護自己,也是保護別人的方式!!但是在達成這個目標之前,我們要保持超然與觀察(雖然這很難),而且要培養洞察的眼力與善用大家的眼睛。最終讓習於依賴別人的人學習獨立,讓只知獨立而無法與人親密的人,學會依賴與撒嬌的課題!!

還有善意的謊言不是不好!但是誠實常常才是上上策或長久之道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fen0329 的頭像
    chifen0329

    我的媽媽咪呀~婚姻與親子急救站

    chifen0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