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開始我就提到中元節那晚做的夢。

『我夢到一個老太太在賣地瓜葉,地瓜葉好大一片,一片一片地立在架上,等待人來購買。然後我就問價格,老太太好像說是一斤一百多元。雖然很貴,雖然葉面有些枯黃的部位,不是多麼漂亮,但是自己種的一定比較好吃。所以我就全買了。老太太說了一口很流利的客家話,我覺得好親切啊。(因為我是客家人)

我好像是去到一家幼稚園之類的。我和大家說我買了一堆很棒的地瓜葉。我感覺那邊的人,和同事感情都很好。彼此之間有著很好的互動。

大概夢就是這樣。夢境裡很OK。但是醒來我就哭了很久。因為我知道那老太太就是我的媽媽。她說了一口流利的客家話,而且還賣我從小就最愛吃的地瓜葉。........』我一開始講這夢時,我就一直忍著眼淚,最後崩潰大哭。因為我一想到青春期時候的種種委屈與難過,我感到非常傷心與傷痛。

『我永遠都不明白。正值青春期的我,媽媽一夕之間就冷漠轉身,不再理會我。即使是一餐飯,或者是一聲問候,我都等不到。

我怎樣也無法理解,為何只是一餐飯,只是一個關心,她為何都不給我?!!

我眼淚流乾了,最後只好自己去工作。不管是撿雞蛋,還是當家教,我常常很晚回家。其實我很希望媽媽會關心我吃飯了沒?去哪裡了啊?!但是我始終沒有等到。她都在睡覺。我看著空蕩蕩的房子,與空無一物的餐桌,我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我高中時,白天讀書,晚上就去電子工廠工作。我應該有和媽媽提到,但是她沒有任何反應。我就簡單行李收一收,最後住到電子工廠去。這樣也換不回媽媽的一聲關心與好奇。

我實在不明白,為何媽媽可以這麼一夕之間說變就變?!原來我是集三千寵愛于一身,後來我落得空無一物,宛如置身在地獄之中。他感情說收回就收回,毫無戀棧與困難。而我卻天崩地裂痛不欲生。而且還無人理會。當時覺得全世界都遺棄了我。我就這樣被丟棄了。

上週我談到二十到三十歲時的感情。我不明白為何自己年輕就是不長眼,總是愛上漂泊的無心者。我終於明白,因為我的自我概念是如何低落,因為當時的自我價值早已經粉碎光光。

我每天煮飯如此努力與用力,好像是一種儀式,一種超度自己失落哀傷的方式。我拼命做飯,變化萬千,唯恐不夠認真就不是一個好媽媽或好孩子。或許我更傷心的是,我當時其實只是要一碗飯而已,可是我竟然得不到,也無法理解到底怎麼一回事。我寧願我沒有過被愛的感覺,也不願意珍愛過卻赫然又被當作蔽屣的滋味。那種痛是痛不欲生。

我可以理解那是媽媽的問題,不盡然是自己的錯。可是我還是無法理解到底怎麼一回事。因為我作為一個媽媽,如果小孩一天晚回家,我就會嚇得魂飛魄散,趕緊去找人。但是我不知道媽媽有去找過我嗎?!至少我不曾看過她去找我。記憶中她不曾去找過我。即使我刻意工作到很晚。當時我才是一個小孩啊。(應該是青少年)........』

我真的哭得很傷心。非常傷心。因為我真的很難過。我無法置信媽媽為何如此對待我。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好希望要有一個答案啊!!

連心理師一時大概也傻住,不知道要如何說。我看到他為之沈默許久。沈默到我自己都覺得哭得很慘,也沈默的很尷尬XD

『......那地瓜葉是怎樣樣的嗎?!你夢到幼稚園是嗎?!.........』

『我個人很愛吃地瓜葉。那也是我小時候最常吃的食物。我喜歡一切如地瓜葉的「心型」,不管是地瓜葉,還是仙人掌,還是任何心型的東西。我是愛心控吧。那就是我媽媽和食物的象徵。

夢到幼稚園感覺是好的。整個夢感覺都是好的,是開心的。但是我就是很傷心。因為我過去得不到那個地瓜葉。不管我現在有多少地瓜葉或愛,都無法比擬或補償我失去那個地瓜葉的痛。........ 』我說。

『......你後來和媽媽怎麼相處的.........』心理師好像有問我這話?

『我後來和媽媽感情還不錯。但是同時我也失去了所有憤怒與生氣的能力。我二三十歲最大的困擾是無法生氣。我當時很樂觀,很正面,很積極。我就像是一個很正面努力往前進的傻妹。它造成我最大的困擾是,我在職場上總是會遇到那些不懷好意的大叔。不管是去哪個單位都是一樣。我因為無法拒絕別人,以至於我有很多相處上的困擾。我很認真努力與可愛,他們就很喜歡我。但是他們就會想要進一步交往,那讓我十分困擾.........因為我一點都不想要和他們交往,那只是我當時的生存方式。那是我整個二三十歲最大的困境。.......』

『你和媽媽怎麼好的呢?!........』

『就是我回去了,也有賺錢回家了。我家第一檯電話也是我買的。我房間的傢俱也是我買的。然後我每天陪媽媽去晨跑,他都會煮東西給我吃。我感到很平靜與幸福。但是婚後我總是覺得有一種莫名的隔閡,我不太願意回家,回娘家也是急急要離開。即使我很愛媽媽。但是我就是如此。........』

『......大概是因為你是大人了。你叛逆的階段都在流浪。當你回來時,地位不一樣了。也變成大人了。她處於和一個不知道如何互動的小孩,也難以消化和自己很像的小孩不一樣了,以及後來和一個已經有能力的大人,他比較能和已經變成大人的你相處。

你二三十歲時不會保護自己,別人會想要佔便宜,因為你不會憤怒,而他們也不清楚你的意思代表什麼。

當你再回去時,你砍掉憤怒,你也無法理解,.....你其實無法諒解媽媽,因為回家總是等不到媽媽的一碗飯。

她其實無法帶一個小孩長大。對她而言,這好像是壞掉,她無法去教一個最像他的小孩,因為她對自己的感覺是負向的,所以她無法把你擺在一個傷害她的地方。即使你用盡各種方式,包括哭,試探,不安,最後只好更獨立,也許她以為關係很近是一種毒害,距離遠一點才是安全的!他發現不理你才能讓你變得更好。這樣就不用消化各種挫折的情緒。她也不會引導,帶回家,媽媽其實也需要一個大人!

她不像媽媽,無法做媽媽。

你可以和她有好的關係,是因為你變成大人了。因為他無法消化一個很依賴的小孩。........』

『但是我依賴她十幾年了啊!』

『那是因為你很聽話,是他理想中的小孩。但他還是無法消化很像她的小孩。

而你的不了解,其實是了解的(潛意識),因為你是很不諒解媽媽的。

你依賴不了.........』

『我只是想要依賴啊!...........』說完我也沈默了。我也不知道自己當時要什麼。只是連一點依賴都不給,讓我整個心都碎得稀巴爛。

『.....你說過媽媽會希望我怎樣?!我其實也不知道她希望我怎樣。理性上知道她要我快樂幸福。但實際上我是真的不知道她要我如何。.........有人說愛的相反不是恨,而是漠不關心。我真的覺得漠不關心比什麼都要令人痛心。我婆婆以前只給我先生食物吃,不給我吃。我其實也很難過,這又勾起我被拋棄與忽略的痛苦與記憶。但是我知道因為她最愛我先生,所以我可以理解。她和我競爭同一個男人,我只是無力反擊。所以我就隔離。現在我可以接受婆婆的食物了。因為她想愛屋及烏,我可以理解,也可以接受。但是我就無法了解自己的媽媽..........』我還是難過。因為我無法了解媽媽很多。

心理師強調她對我媽媽的詮釋未必準確,也不意圖要讓我感覺好過。我想我只是想要好好宣泄那種被最愛的人拋棄與忽略的難過與痛苦。

那些被先生遺棄的太太的痛苦,我想我好像比較能了解了。真的是很痛。因為愛過卻又被拋棄,真的很不堪,很不堪!

我想我唯一最大的收獲就是我可以理解這種痛。這種被拋棄或忽略的痛苦。而不是我了不了解媽媽的想法。說真的,我大概永遠也無法了解她怎麼想的。

後來我就聊到這週和二寶的關係。這種轉折和潛意識有關嗎?!

我主要是因為這週帶二寶去看電影。中間發發生一些事情。我想問怎麼看待。

『......我帶他去看電影。然後我們先去吃路邊攤。他就說這路邊攤很髒如何又如何。我說哪裡髒呢?!他就指出哪裡很髒。他說得很大聲,也很理所當然。我就告訴他說,你這樣說(這麼大聲),會害我被打啦,以後我都要穿鋼盔與戰甲才能和你出門了。他就說這樣好啊。(真的小屁孩!!)他就是這樣的小孩。

然後我流汗,我就叫他幫我拿衛生紙,他就隨便拿一張給我。我就說你要拿兩張,而且折疊在一起+雙手拿給我!!他才慢慢這麼做。但是我覺得這就是一種教育吧。總是要慢慢來。

現在我也會叫小孩必須等我吃完飯,才可以離席。不然就必須坐在一起吃聊天。因為我先生就是會先離席的人。因為他受不了等待。

我現在就是會要求他們幫忙與合作。這大概就是自我長大了。我很敢要求,也不怕要求。

後來我刻意選三部電影讓二寶挑選。因為我知道他口味很固定。為了擴大他的視野,我就限縮三部電影。結果他偏偏挑一部我最不愛的~正宗哥吉拉。當然我還是帶他去看。

後來問他喜歡嗎?!他說不喜歡。我想也是。因為這電影若從打怪角度來看,真的蠻爆笑的。(以下劇情全省略跳過)

但是我有問他為何喜歡美國酷斯拉。他有說那電影是談親情與母愛?!而且是說酷斯拉完全沒有要害人的意思,那只是他生活的方式。還有人類自己的想法而攻擊酷斯拉。

我就問他電影的最後通常很關鍵。那你記得那句對白嗎?!

他說:你要為自己的責任負責。

我覺得他很厲害。記得對白,了解重點。

但是我說還有一句對白很重要:

『人要和哥吉拉共存。』象徵人要和恐懼共存。這才是解決之道。

結果二寶就說他頭很痛.........因為太複雜了。

我就帶他去租他喜歡的書,或者看牙齒之類的(因為他說牙痛)

我想要問的是,是因為他處於具體運思期,所以無法理解這些象徵的東西嗎?!..........』我問心理師。最後一句才是關鍵XD前面都是為了鋪成這一個「問題」出場。

『他說頭痛,就是代表他不要與自己恐懼相處(我真的沒有想到!!)....孩子吸收到什麼不是大人所能想像的。但是他會記得你給他的愛。他只會吸收他可以吸收的,直到他可以理解為止。

二寶會堅持自己的選擇,他不會想要他不想要的。他只會接受相近的事物,他常常以此和大人有所戰爭。因為他要抓著和自我最有關係的東西。但是這就是兩人在上下樓梯,你說要看這三部電影,他就選其中一部,不再堅持原先的堅持。形同他下來一層樓梯,但是他為了要證明自己,他又要上一個階梯,所以他堅稱電影不好看。所以他很需要溝通,讓他可以離開他自己。也找到安全感。他總是用困難的方式,迷宮的方式來與人相處。

他選擇秦俑,是因為家裡有票。因為他喜歡省錢。他們兄弟的金錢關完全不同。

金錢=食物=愛,他應用愛的方式很特別。

人錢花在哪裡,就代表他要什麼,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大寶就是要什麼就要買什麼。

二寶則是把錢存起來,他傾向去個人化,用哥哥用過的東西,不在乎哪裡壞掉。例如他的羽絨外套,他不管冷熱,有錢花與否,舒不舒服,他都會放起來。他會珍惜他擁有的東西。但也因此無法發揮那些東西的功能。因為太珍惜了。即使你陪伴他,但就是不容易愛到他。因為他不表達自己的需要,以至於別人也不知道他的需要。但他又會過度珍惜運用愛的方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fen0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