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開始我說到研究所選課與實習的事情。我覺得自己似乎容易焦慮,所以也很急於提早做準備,才能選擇自己的選擇,不至於淪落被選擇的狀態。但實在太容易讓我感到焦慮啦......

『......你是說你容易緊張,為了控制焦慮,所以有時讓它放在潛意識,習慣忽略,容易忘記,好來降低焦慮是嗎?!.......』心理師詮釋。

我覺得好像是的。我很容易焦慮,所以有時候也顯得容易忘事或忽略,好來降低焦慮感。我確實有這種傾向。

『...實習單位要和學術單位保持交流,也要有能力與規範,提供符合條件的資源,而且評鑑結果會有利於提升自我形象。但是國中小是國民教育,所以不會成立實習單位,因為沒有必要。只有高中大學俱有單獨功能與評鑑資格者才會由學輔中心來辦理實習。

而且目前實習生多過於實際需要量。..........』心理師又說。

哎~就是這樣才讓我更焦慮啊。我得趕快就準備,因為我原先服務的小學勢必不可能辦理實習,所以我得「自力救濟」了。但是現在整個市場是「僧多粥少」,為了提高自己命中目標的機率,所以我得提早做準備。

但是我對於同儕關係也會感到焦慮。

例如我遇到同時考上研究所的A同學,其實很大一部份是我對A同學的鼓勵與建議,所以他最後變成我的同學。可是我感覺他活躍于選擇其他同學作為同行者,讓我覺得被落單與忽略。其實心裡也是會有些難過。

『.....你是說感到被丟下,而且同學彼此也有競爭,你感到競爭與孤單。同學知道訊息及早準備,但是不一定會和你分享訊息。可是他人眼中的你,不論是身份地位和發展歷程其實都不一樣啊,你也不需要工作,生命階段確實很不同啊!

你的高中大學階段是靠某些人的幫助才跌跌撞撞地走過。似乎這些勾起你大學時期被同儕拋下的過往。你好像說過你大學因為不同,和同儕相處感受到很大的壓力,這是你發展的狀態。這好像是你後青春期的事情了。........』心理師詮釋。

這一段詮釋讓我感到如釋重負。我想我這一陣子的焦慮緊張和這似乎有關。不只是對於未來的焦慮感而已。

『你說的確實一語中的。我最近的夢全都是20-30歲的夢。包括我夢到我去追喜愛的初戀情人,我追啊追的,這夢到最後我突然發現,咦我不是結婚了嗎?!我不是已經找到愛人了嗎?!我怎麼還在追初戀情人?!我其實最愛的是我的先生,我根本就不會懷念那些初戀的對象。可是我竟然做這夢。真的讓我感到詫異。

昨晚我又夢到我曾經喜歡的一個男生。他是我在二十歲出頭很喜歡的一個男生。不過他就是紈袴子弟,一個只愛漂泊遊戲人間的男人。我當初去問易經老師說這對象如何,老師只說,如果是對方來問我,我會叫他好好把握,因為是你來問我,所以我希望你不要選擇他。我聽完之後,當下就放下他。不再繼續這段戀情。

我後來想想,我一生中最好的男人就是我的先生。沒有人比他更有擔當力與魄力,我嫁給他算是賺到了。這段情緣來得奇特。如果不是當初一個通靈的老師告訴我說,我的先生就是我認識的人,我不會拿出朋友名單,一一去問那位通靈老師。最後通靈老師卻指定我老公的名字說是最適合我的。但是當時我先生根本就不認識我,而我也只是以前暗戀過他罷了。可是就這樣,一段緣分就無形中牽了起來。如果不是當時通靈老師的建議,(其實那個老師也頗有問題,這又是另一回事了)我大概不會結婚,也很難結婚。就是個性與機緣的問題。

你曾經問過我,我年輕是否有正常一點的男性追求?!坦白說,當時也有台大政治系男生的追求,但是我就是不喜歡。我總是會喜歡年長的男人。但是那些又都不適合,而且都還已婚的。我始終不理解我為何會如此?!

現在想想我年輕的歲月,關於感情是交一份白卷。因為我太愛卜神問卦了。我總是因為害怕而不敢投入戀愛,這也是我現在的遺憾。要不是自己年輕沒有真正談戀愛,現在也不會和先生相處就這麼幾招可用XDD........』我突然說起最近的夢,和對年輕歲月的感嘆。

『.....你在說這個的時候很緊張?!』心理師說。

『對椰!是緊張。我想你一定會想我怎麼又說一堆怪力亂神啊XDD........』我嚇一跳,但也誠實地說。

『......你說到初戀,當時很多都是和神秘經驗有關。你似乎在和我說,你現在最愛的是精神分析,怎麼可能又會在意那些神秘經驗是嗎?!..........』

坦白說,我當下真的是嚇到了。因為心理師真的「抓到」我的「潛意識」了。真的很厲害。我最近的焦慮,包括我的夢,似乎都顯示我的過去現在未來「同時具存」的掙扎與不安。

『20-30歲,你關於婚姻的適配性做了聰明的選擇,於是可以選擇承諾與投入。

神秘經驗是你當時最能引導你,幫助你的一個選擇,好讓你可以到一個階段。當時你很辛苦,父母沒有給你基模,只能靠靈學修行與滋養,那些老師就像是你的父母可以幫助你斬斷不好的緣分,等於你被父母保護+被阻止,一如你在尋找你的父母給答案。當時能遵循賀爾蒙,或相信那些老師。

你過往對於男女吸引力,展現魅力,感到很多迷惘。你對於是否要回到神秘世界,還有自我女性的魅力感到很焦慮。雖然過去是對象不值得。

就像你現在上課,你也會擔心。關於魅力,實力,是否會產生不恰當的事情,還有同儕的霸凌等問題。..........』心理師詮釋。

我覺得說得很好。我確實有很多焦慮。

後來我就轉而說到二寶的事情。我邀請二寶看電影,結果他拒絕我。我與二寶的許多對話也告訴心理師。

『......最後二寶說,我找他看電影或陪伴,是否意味是要他來找心理師?!我就對二寶說,你眼中的心理師,和心理師眼中的你,以及我眼中的你,你眼中的我,都不一樣啊。你為何會這樣想?!......』我說。

『......你給他自由,他會覺得有目的。其實是你要幫助他度過一些狀況。

你告訴他被拒絕的感覺,這樣很好,他有機會感覺別人的感覺。

他說你是否寂寞才找他,其是他自己感到空虛寂寞。

他是個需要時間緩衝準備的孩子。但他慢慢會對於拒絕別人有感覺了。

...........』心理師又詮釋。我也覺得這段詮釋很好。二寶個會寂寞空虛的孩子,但是他卻不願意去感覺,而以為我找他是為了要消除自我寂寞。其實當然不是。我是為了陪伴而陪伴。那是有目的的。

這目的來自一個我的一個夢。

我就是夢到我追求初戀者不成的一種失落感很強。後來醒來我想到這初戀者應該是指我的媽媽。他給我的傷痛其實很大。以至於讓我無法投入與孩子的親密關係。

『.....你給我的愛,和媽媽給我的傷痛,是不一樣的。而且無法互相抵消的。媽媽給我的痛很痛。讓我總是一個人做飯,或做很多事情,就是無法給孩子很多親密的對話交流與合作。因為我內在有很深的被遺棄的痛苦。那讓我很難投入感情的經營。可是我覺得小孩和爸爸綁在一起,彼此壓力都很大,而且也不太好。所以我試圖給他們「個別的陪伴」,好降低孩子獨立的困境與難題,或增加自主的機率與思考。........ 』我說。

『......你對夢的詮釋很好,而且行動良好。其實和小孩的關係很像談戀愛,你會挫折,掛心,投入,在乎,這將像是親密關係,母嬰關係,你不喜歡把自己投入被傷害,這會有風險。

而你有不同情人,不同風格,會有各種失落痛苦,你20-30禁不起挫折,只看有無結果。害怕徒勞無功。你會想要不要結婚?會不會受傷?........ 

但是你現在和小孩也是一種戀愛。

你進入研究所,正是20-30歲。青春後期。你擔心女性魅力,被女性排擠?喜歡?以及各種危險。.........』心理師最後說了。

我想之後很需要討論這部分。因為這確實是我很大焦慮來源。關於魅力,誘惑,被誘惑,喜歡,被討厭等等的議題。真的是人生大哉問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fen0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