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晤談準備:探索期輔導技巧,個案概念化,協助思考的表格

一:專注與傾聽

a專注與傾聽:要接招,讓他出來,不是可以幫助的階段。

b重述:回聲。摘要,他想告訴你的訊息。(後期才用整合與有面質)

c情感反映:

d開放式問句:問情緒讓你做什麼行為,包括往前和往後問。「哪裡過分?!」「他用筆丟我!他不回應我」「他不回應你,所以很過分」「他一定是不想理我」對情境的解釋,一般可以用時間軸進入。

 a專注與傾聽

1眼神接觸

2微笑

3距離接近:也要注意對方的安全距離,不同特質能忍受的安全距離不同。

4副語言(用什麼方式描述事情)

5舉止神態(身體動作的溝通):例如從很遠抱枕頭,前傾,所有技巧需要被動,不能介入,否則孩子受限于引導。

b重述

1摘要:做連結,確認,挑重點。

2協助說更多,深入探索而非覺察:不必把想說的都告訴對方,否則關係變成師生關係,記載記錄上,也要看脈絡。

3回聲版:「從別人聽到的角度來說問提是什麼」:挑重點,不要像鸚鵡。自己講的和別人聽到感受很不一樣。例如創傷的孩子需要支持的部分就很高,因為聽不進去別人的想法。只能讓人幫忙整理。如「聽起來你對這事情......」助其消化。比較需要支持,因吸收不了新東西。

4焦點繼續放在個案。

C 情感反應(強調重述的是感覺,不能挖更深的情緒)

1重述感覺協助經驗並接納感情

2不強加自己的情緒,不拿走情緒:不要急著安撫。激動情緒出來,助其宣泄與不擋,觀察其目的的後果,其背後會有連鎖反應。情緒如何表達,如何哭泣,生氣如何表現,因為情緒產生行為,行為產生後果(ABC)對憤怒的表達,預期會有什麼感覺?!有人越哭越大聲來避免(或為了激發別人的某些感覺)問不出行為背後的想法。

3協助為情緒命名(篩選凸顯的感覺)人知道自己為何如此較舒服。如我如此不舒服是因為生氣會被剝奪感。如果不了解情緒.........

4探索矛盾,複雜情緒,強調接納:幫助探索,沒有要他覺察更多。

5注意揭露程度與當事人容忍的範圍

6聚焦在當下感覺而非過去感覺:

二:個案概念化

認知學習理論(SORC模式)

S=刺激或資訊,情境

O=個案/有機體( organosm)如何處理訊息,包括過程中的認知和情緒。

R=反應(response)個案最後作出的反應。

C=結果(consequence)獲得外在回饋的結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fen0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