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年真的是很不平靜的一年,同時,我想在接下來的歲月裡,

台灣社會的不平靜,正逐漸加速擴大中,

「我原本所熟悉的社會怎麼了?」似乎開始成為眾人的疑問,

當鄭捷事件正逐漸平息,卻始料未及的牽動更多漣漪,

一波波的,擾動著原本就焦慮不安的人心,

看著各種不同背景的作者進行的網路文章,以及同儕有感而發的論述,

再想到最近與一些同行對於「社會責任」與「能動性」的交流,

在此,對於近日的感受,透過文字,進行暫時性的整理。

 

 

過往心理師的訓練,強調在個人心理狀態的改變,

在後現代思維逐漸對各知識領域產生影響後,在部分諮商取向裡,

開始可以看到心理師們對於社會文化中,個人狀態是如何與環境相互建構的思考角度,

隨著社會上重大事件陸續發生,也有越來越多心理師開始關注這些社會現象,

進而試圖以自身專業來理解、詮釋,進而提出可能的解決策略。

打從去年318學運起,開始可以感受到,

「走出諮商室」開始成為台灣心理師思考的一個方向,

也成為部分心理師對自身專業發展的期許,

同時也有越來越多心理師,開始針對自己於社會上扮演的角色有了更多省思,

我自己透過參與部分事件的過程,以及與同儕、前輩們持續交流,將自身省思歸納為下列幾點:

6d67e737a00eb115d60de09c2c9c6de0  

一、心理健康不再是「專家」的責任,需要仰賴全體民眾的重視,

如何使更多人體認到這點,是心理師可思考的方向:

從社區諮商或系統工作的角度來思考,心理師本身負有宣導與倡議的角色,

隨著民眾對於心理需求的重視,如何使用深入淺出的方式,

並提供一些可自行操作的簡單技巧,作為民眾自我照顧之用,

會是心理師與社會接軌時很值得投入的方向。

此外,有越來越多心理師會撰寫簡單的陪伴與支持技巧,

甚至是具有潛在風險的族群的辨識特徵,

讓民眾在危機事件發生時,有可依循的原則,

也有助於提升整個社會系統在心理層面上的互助支持程度。

 

 

二、辨識與思考現代社會民眾的心理需求,是心理師值得具備的能力:

社會變遷越來越快速,許多新興議題並非過往心理學理論教材中所會提及的,

過往時空背景所發展出來的各種理論,也有可能無法完全解釋當今的社會現象,

心理學理論對於人的行為與症狀,所能提供的是原則式的抽象概念,

當這些概念進入了鮮活多變的社會現場時,將可能長出遠超過我們想像的樣貌。

套用敘事治療中「互為主體」的概念,心理師與當事人雖具有專業上的權力結構,

回歸到「人」的角度來思索,同時也具有平行的互動關係,

當我們站在專業立場看待民眾與社會的需求時,有時可能也需要反過來從當事人的角度思考,

如此一來,才有機會縮短我們與社會之間的距離,讓心理專業知識能產出更實質的服務。

 

 

三、意識到自己是心理專業與社會之間的中介者:

這個想法比較像是我對自身專業倫理或職場道德的省思,

亦即我與每個當事人的互動,事實上都不僅僅關乎於個人層次的互動,

從系統的角度來看,這些互動都涉及心理專業與社會之間的雙向交流,

當我以心理師的身份與當事人接觸時,多少會影響到這些人對心理專業的態度,

當我儘可能地與當事人建立了良好的互動,無形中也提升了他對心理專業的接受度,

更可能影響到他身邊的人們,也讓心理師們更能發揮對社會的正向影響力。

 

 

四、每個人在自己的位置上,都有可以努力的任務:

心理師除了透過傳統的個別或團體諮商,來提供心理衛生服務,

或許還有更多能與社會接軌的創意方式,

據我所知,不少已經具有較高社會位置的前輩們,

開始透過高單價的心理服務,作為提供社會中弱勢族群平價或免費服務的基礎,

也有越來越多新一代的心理師,願意投身社會公益的議題。

隨著越來越廣泛地接觸到不同類型的心理/心靈工作者,

我逐漸明白一件很重要的事:讓社會上不同階層的人都有享有心理專業服務,

有賴於更多處在不同階段的心理/心靈工作者的願意投入,

資深的工作者有其足夠的經濟基礎,或是進入政府系統的條件作為後盾,

新進的工作者則帶著對新興社會議題的敏感度,以及較高的能動性優勢,

每個人只要願意,都有自己可以投入與參與的位置。

9.560  

隨著社會結構不斷的翻新與改變,

降低犯罪率、建構重大天災的防護系統、民眾心理健康的提升......

都不再只是政府或少數專業的事情,

甚至也不會只是心理師單方面所能(或必要)承擔的責任,

然而這個社會的確需要有意願及有能力的人投入改變的行動裡,

面對多元變化的現代社會議題,新一代的心理師可能真的很難只是關在房間裡,

而需要發展出更有彈性,卻又能維持自身專業倫理及信念的工作模式了呢!

 

 

幽樹小檔案:

幽樹(Sho Ra)是我的靈性名字,本名張義平,

現為諮商心理師與身心靈工作者。

精熟於敘事與人際歷程的諮商取向,

身心靈療癒途徑,則以潛意識溝通、阿卡莎花精、愛療法、靈氣療癒與家族排列為主,

關係療癒、情感與性別、生涯發展與生命任務、創傷與死亡,

則是我長久凝視與碰觸的擅長議題。

 

 

 

對於自身生命中的黑暗,與他人生命中的苦痛,

帶有堅定的意願,願能以慈悲凝視,用愛承接,

我自認只是一名心靈的行者,如實見證每個人的生命本質,

透過這份見證的力量,支持著每個伙伴走上自己的道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fen0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