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APA)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解釋,ADHD的主要病徵是:(1)注意力散渙(inattentive)或集中困難(Attention-deficit);(2)過動(hyperactive或hyperkinetic);(3)衝動(impulsive)。
只要下列症狀中,孩子出現至少六項,且持續六個月以上;同時發病年齡在七歲以前;廣泛發生於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場合(例如:在學校、或公共場合及家裡);明顯造成社會、學業、或職業功能受挫或障礙,就可能患有ADHD。
(一)注意力不足
1. 常忽略細節,在學校功課、或其他活動中粗心犯錯。
2. 做作業或遊戲時不能持久、專心。
3. 常常聽而不聞。
4. 常常不聽從指示,而無法完成學校功課、雜物或該做的事。
5. 對於完成需要按照順序或多步驟的工作或活動有困難。
6. 常常逃避或非常討厭需要持續專心的事物。(例如:學校作業、家事等)
7. 常弄丟東西。(例如:玩具、家庭聯絡簿、鉛筆、課本、用具等)
8. 容易分心。
9. 健忘。
(二)過動
1. 在座位上常手腳動來動去或身體扭動。
2. 坐不住。
3. 常常過度的跑來跑去或爬上爬下。
4. 很難好好的玩或上課安靜聽講。
5. 沒有辦法持續做一件事而換來換去。
6. 多話。
(三)衝動
1. 常常在問題尚未講完時就搶著說答案。
2. 在需輪流的團體活動或遊戲中不能等待。
3. 常常干擾或侵犯別人。
4. 常常無法控制情緒。
根據調查ADHD占人口比例約5~8%。一個班級約有2~3人可能就是ADHD。根據我在國小從事輔導的經驗上來看,ADHD的學童最容易因為攻擊性(包括言語或肢體)與人際問題送到輔導處。而且班級老師普遍對於ADHD還缺乏相關正確概念,常常會認為這些孩子是故意搗蛋或刻意製造「對立違抗」事件,對於這類孩子也普遍因為不了解,透過不斷制止與處分,使得雙方的衝突戰線常有不斷白熱與升高的趨勢。
如果這類孩子合併有學習障礙,則完成學業與作業率會有更多障礙。學習成就低落,更容易引發一連串負面循環。甚至引發焦慮或憂慮症。
如果是高智商的ADHD學童,又會因為反應快腦筋聰明功課佳,而讓人更容易因為口頭或行動攻擊而令人費解,更容易歸類為「故意」逞口舌之快,與視為「行為偏差」與乖張的學童。
這類的孩子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呢?!
以下是我們從送來藝術治療的ADHD個案的繪畫語言,可以看得出來該生內心,對於生理造成的衝動控制的困難,形成非常龐大與負面的焦慮與自我概念十分低落。與外在充滿攻擊與好強的特性其實大不相同。
藝術治療許老師分享到一年級ADHD個案的繪畫。
一:該生在外動不動踢飛周遭物品,其實是為了滿足被注意的需求。因為一般標準正向方式不能讓他有所注意到。所以他改用負向方式吸引注意力。
二:由於內在匱乏使然,該生後來都找安靜同學下手。經常製造問題與混亂。
三:該生被送來,合併藥物治療,遊戲治療與心理治療。同時也需要獲得家長的允諾,進行心理衛生教育。
四:ADHD有衝動控制困難的孩童,雖然生理因素無法控制行為,容易在理智出現前就先出手,但不是故意的,而是無法控制。在該生剪貼畫中很容易出現框線,表示想規範內在。所以會有很多焦慮。包括「重複性」的車子,機械(和動力有關)和星星出現。這些框線的出現和重複性的產生,乃是想和內在的衝動奮戰。
五:第二次作品是動態性海報。由於該生有衝動控制困難,所以老師會在一旁看著他使用剪刀。該生先剪下一長條的紙條,然後在脖子打結,並對老師說,希望你拉著我的脖子......表示該生想當一隻狗?!所以脖子綁一個鏈子,而要老師拉著他脖子的紙練子,內心知道他很需要被控制...... 。後來該生還一直玩這長條紙,最後把它變成領帶綁在脖子。這些都是表示該生內心想要被約束與控制的欲望,可是又會因為經常衝動與打架,所以內心也很焦灼苦惱。
六:自己眼裡的自己(自畫像)
該生畫的是一隻四腳怪獸,身體上有狀似刀劍的裝備。頭部有鋸齒狀的線條。
1:自畫像是非人類,表示自我概念低落。
2: 該生口述這頭怪獸會咬人,所以很多人要射他。而圖畫紙後面,有他被困在平交道旁,有紅綠燈裝置,該生希望能把這困獸圈住,不要讓它跑出來,免得傷人......可見這是個很辛苦的小孩。自我形象低落,唯恐傷人,但又無法控制衝動。可見內在非常焦慮,因此交叉與重複性的線條頗多。
七:該生畫過一副家庭畫。上面有爸爸媽媽和兩兄弟共四人。
1:從他一年級生的繪畫品質來看,因為有描繪很多細節,包括人像的眼睫毛,眼瞳孔,鼻孔,和耳廓等,可以看得出來超出發展年齡許多,表示他是高智商。所以不可能畫不出人像來。因此對比他的自畫像(非人類),可以看得出來他自我概念很不好。
2:當他畫到自己和弟弟的時候。他畫弟弟的時候是隨便畫一畫,撇幾筆就完成,手腳明顯簡化。還露出一尾狐狸尾巴。從畫弟弟和其他家人明顯不同,表示潛意識覺得弟弟和我們不一樣,對弟弟情緒不滿。
該生母親表示兄弟倆人每天都在搶遙控器,其實不外是為了爭主權。而媽媽最喜歡說一句『哥哥要讓弟弟!』這會使得該生難免心生不滿:
『為什麼每次都要我讓?!只因為我是哥哥........』萬一又因為弟弟一哭就打哥哥的話,內心更容易有很多憤怒與委屈?!關係議題浮上畫面。
八:別人眼中的自己畫像
1:畫的是孔武有力的巨人像。色彩方面已經俱有「固有色」概念。
2:該生表示每次都是我打贏。有人常被我打哭&打爆。甚至手裡還提著水桶隨時要潑別人水。可見經常扮演攻擊的角色。
3:把自己的臉塗黑。甚至塗得很用力,很髒,很不堪,顯示自我形象不好。
4:他臉上呲牙裂嘴,也是顯示攻擊性。
5:評價時要多一些對他內心的理解。例如說
『你知道自己是不對的,但又不知道如何控制?!.......』
雖然他外表太不受控,是個小霸王,愛揍人......但是我們要注意到這些「非語言訊息」。
這是一個ADHD個案的內心分析。可以看得出來ADHD孩子或許外表喜歡逞口舌或體能之快,但是內心常常因為高度焦慮而形成明顯防衛特質,讓人很容易誤以為他們好的時候尚且可愛,但常常就像綠巨人浩克,說翻臉就翻臉,儼然是脾氣暴躁,破壞力十足的怪獸。
猶記得我第一次輔導的個案,其實就有ADHD的明顯傾向。他告訴我他最愛的就是日本暢銷漫畫巨人。其中就有很多自己情緒的投射。常常會認為周圍(尤其是大人)都是很可怕的巨人,而他要為自己的生存不斷奮戰,否則便會被吞沒與壓垮。所以顯得很有防衛性與反權威傾向,造成師生與人際關係經常緊繃與困難。有趣的是,他父母就是很明顯對於導師有很多不滿的「主觀」情緒,甚至動輒去學務處檢舉,形成和老師明顯對立的狀況,和孩子如出一撤。究竟是父母影響孩子(甚至是遺傳),還是孩子讓父母陷入自己是受害者的戲碼裡,還是父母難以面對自己孩子不完美於是轉移攻擊老師發洩挫折,就不得而知。但是這些動作,反而衍生該學童適應人際互動與學習的更多困難。
如果要我定義與觀察,我會說這類孩子與大人形同「城市獵人」。他們常常有很好的視動能(所以很愛電動與聲光的刺激),很有「玩命關頭」的魄力與動力。他們常常也是解決問題高手,因為他們經常就是活在意外的狀況當中,不是忘東忘西,就是輕諾寡信,常常遇到債主上門討債(包括約定的時間)還腦羞成怒(借東西總是忘記還),因為他老早就忘得一乾二淨,而且絕非故意。但也因此成為「即刻救援」高手。他們在過去或許可以成為很好的獵人,但是在現代社會而言,他們只能將很多的動力與衝勁所帶來的挫折發洩在猶如鬼打牆的迴路上,就是只能徒嘆無奈。
然而除了專業鑑定與按時服藥外,是否還有更有效的方式來因應這一些充滿潛力動力的點子王或創意高手,而不至變成受人孤立排擠,但內心其實很柔軟的綠巨人浩客?!! 這就是我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與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