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共犯  

電影『共犯』~談深層的寂寞與渴愛的青春變奏曲

這電影一開始就以很驚悚的高中少女墜樓事件開始。

男主角之一的黃立淮就是個陰鬱寂寞有類似強迫症的高中男孩。他目睹墜樓少女吐出最後一口氣的模樣。這讓他顯得更陰沉憂鬱與焦慮了。
同時看到墜樓少女的還有功課很好的好學生林永群。
以及即使勇於報案,仍被學校主任嫌棄就是總是壞事上身的問題學生葉一凱。

這故事就從墜樓少女和三個男生去追查線索開始。

這故事頗具懸疑性與豐富層次性。導演的畫面與色彩處理也充滿詩意(濕意)與美感。最後結局也可說相當令人意外,有很深的社會與心理探討。雖然讓人看了真的會感到很沈痛。

這故事闡述的是有關於青春寂寞的成長故事。

成長有令人期待或好奇的一面。只是對某些青少年似乎更多了很沈重的壓力。因為在此同時有發展自我與建立同儕關係的重要任務。在這故事中的孩子們,他們卻無法感受到自我的存在價值與被愛的感受,導致成長的變調與走味。不管是寂寞的富家女,還是憂鬱少年,或者是所謂的好學生與問題孩子。他們其實都是一群很寂寞而需要友誼(愛)的小孩。

有人因為很深的寂寞,選擇自我了結。
有人因為寂寞,所以選擇一個秘密的復仇記,使得自己不再是一個人。因為計劃就像發了芽的植物,不再只是一片葉子......。
也有人因為寂寞,選擇忠於不實的秘密,只為成全義氣。
更有人因為寂寞,選擇欺負人這種再平凡不過的人都可以做得出來的事情。

當然這裡頭也談到受害者往往就是加害者。只因為他內心相信自己就是受害者,於是把所有的情緒都發揮在報復的情節當中,不管這是出於事實還是想像。就像黃立淮因為被霸凌,始終都是一個人,所以他透過扭曲的報復方式去完成自己的人際遺憾,卻讓自己掉入更大的陷阱與失落。

另外的兩位朋友也因為好奇義氣與友誼使然,變成了不加思索的共犯。即使這種友誼最後發現不過是一場騙局,但是他們內心深處還是寧可與這種友誼共存在。

這電影也可說是一個極端的個案。畢竟會選擇這端手法的孩子仍屬於少數。只是不可否認,仍然有不少孩子深受寂寞與孤單之苦,不知道如何去建立渴望的連結與友誼。畢竟與人連結與歸屬感也是人的內在渴望。

如電影中墜樓的富家女,因為覺得「家」始終是個很安靜在等媽媽回來的存在,所以她也選擇什麼都不說,完全不和外在溝通。即使她並不喜歡如此孤單寂寞。最後因為長期的孤單絕望,而讓自己結束生命。這已經是典型的憂鬱症特質。

因為她選擇封閉與內觀,對外在世界不再有任何期望與參與,使得她顯得外在很跩,很冷漠,疏離與孤傲,也導致外在人際的荒涼與貧脊,如此她就更堅信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人,或者更加相信~
『自己不需要任何人,自己都是一個人,反正自己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這種更加封閉與困住的思考模式。

這就會形成一種自我封閉與離世的思考模式。輕則選擇遺世獨立與自閉特質。重則長期以往就會導致自殘或憂鬱自殺。其實有很多作家與藝術家就屬於這一種特質者。因為他們思考模式異於一般人,常常與世界就會有保持距離與刻意疏離的問題。他們頗多不信任(成長就會背負很多異樣的眼光,如果家庭功能不慎完善,更會加重對這世界的強烈不安全感與不信任),或不屑于這個世界的傾向,只喜歡投入于想像與創造的秘密世界當中。如果幸運的可以成為很有創造力想像力的作家與藝術家(作家藝術家有很高比例是屬於有人際困難的自得其樂者)。但是仍然有人際疏離與困擾的問題。劇中的女主角就很愛看卡繆的異鄉人和獨特的音樂,而且也很樂衷於塗鴉與創作。但是就是不喜歡與人溝通與互動。喜歡活在無聲的秘密世界裡面。

秘密的創作對他們而言很吸引人。他們沒有想要被人看懂。雖然他們比誰都渴望被了解。因為他們也很害怕被看穿,害怕自己不夠特別。如果被漠視與忽略(其實他們也一直和世界保持秘密的距離感),他們又會更加確信這世界是不好與不值得信任。他們很容易活在這種無限的迴路當中,飽嚐寂寞的滋味......。可是這個人際結果的起因完全是因為自己的思路使然。

所以這少女墜樓可以說是寂寞或渴愛殺死。也可以說是自己內縮與獨特個性與思考模式有關。我覺得如果都譴責父母或社會,其實未必公允。因為我們很難確定她是因為家庭因素自殺,還是個性問題結束生命。因為比這個更慘的家庭大有人在,但不是每個人都做這樣的選擇。同一個家庭,也不是每個孩子都會因為愛的匱乏而選擇如此激進的方式。每個孩子都有因應「匱乏」的生存環境所發展出來的一套生存模式。所以我不贊成一味地譴責家庭或社會責任。這種才是道德殺人的共犯模式。當然我也不是都覺得都是這種孩子的責任。只是我想他在面對人際上面,確實有比較多的困難,需要更多得協助與關心。只要我們願意多花些心思去了解這種內斂,封閉與獨特的孩子身上,就可以降低他對人際的恐懼隔離,最後也可以減少這種精神閉鎖或棄世的遺憾。

這種孩子也需要一邊高度同理,與之同在,一邊要帶領他看到外在真實世界與人際的存在,打破他對於人際的不信任與恐懼感。有些人先天就特別敏感,這種不安與憂鬱特質也會特別明顯。坦白說,我最怕的就是都不說話的內向或憂鬱小孩,或表面陽光但實則憂鬱的小孩。因為他們很容易被忽略,但是其實又非常寂寞。人一旦習於活在想像世界裡,恐怖的程度會遠遠超過現實狀態許多。所以這些人要不就是寫幻想小說高手,要不很容易溺斃在自己想像的世界裡面。

想像對創作是很棒的。然而對於落實人際與歸屬卻是要處理這種過度想像所帶來的距離與恐懼。

這是我對於電影中自殺女主角與黃立淮的看法。我知道很多人可能不以為然。因為一般人會覺得這就是家庭或校園殺人。但我覺得這才是聳動的共犯結構。我們不能因為個案使然,就冒然指責這是誰的責任,甚至無限上鋼到無辜第三者身上。雖然我們確實可以做得更好。

至於好學生林永群和問題學生葉一凱,由於他們有內在各自的恐懼與人生議題,所以交織成一頁因誤會而結合的三人幫。而且差點因為錯誤的對號入座而演出荒腔走板的人生。這種人性帶來的盲目與投射處處都存在。

每個人都有自己內在獨特的腳本與獨白,造成有不同的人生議題。佛家就說人生是一場幻象,並非真實的。因為每個人確實都有自己的恐懼所產生的信念,其形成的偏執與不斷循環(執著)。 一旦又回在秘密與想像的自我世界當中,只或更加形成自己的偏執成為事實。就如劇中悲劇人物黃立懷所說:

『只要大家相信,那就是真的了。』
事實是什麼不重要。而且往往也沒人在乎。

所以人會盲目的相信自己所見所聞,而且加油添醋,形成網路或媒體(集體共犯)殺人這種憾事。乃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內在的信念與執著,很容易就投射在外在事件上面。

當然要破除這種盲目地追隨,最好的方式要去搜集資訊與加以確定。就像另一個女主角朱靜怡,她就質疑為何少年為何不經思考就相信一些隻字片語。這才讓葉一凱感覺似有不對勁之處,才去深入了解。因而才發現原來自以為是拯救者或英雄,其實根本就是加害者與受害者。

很多拯救者的存在,就是為了拯救自己內在強烈的潰乏感,所以會投射到外在世界裡。就像悲劇人物黃立淮因為沒有朋友,最後就對墜樓少女投射其情感。他相信對方就和自己一樣,是個不被人了解的人。所以他就透過拯救者的姿態,意圖要去找殺人線索。其實他真正要救贖的是自己強烈的寂寞與被遺棄感,「只為了不再是一個人」,卻演變成另一種加害者與受害者。

這個故事真的是很寫實地傳達出人性上的許多殘酷真相。真正的拯救者很可能是加害者而不自知,真正的受害者的答案就在自己身上,卻試圖要去『改變或逃離』外在世界,造成更多的謬誤與悲劇!!

當然青春歲月究竟是美好還是邁向性格缺憾的悲劇,真的有賴於大家對人的更多聆聽同理與發揮高度理性的特質。永遠不要驟下結論,更不要因為一味同情而掩蓋真正問題,甚至成為「共犯」而不自知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fen0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