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聽析是針對對婆婆、開柏等人的告解聽析。

其實這個聽析讓我比較震撼的是,澄清了關於越軌的定義。越軌就是OVER,就是作了一件事情,當這件事情讓別人也作用在你身上時,你便會不同意的事。我剛開始還是會感到混淆,因為例如我和先生說明婆婆的真實狀況,我就不明白有何不妥。總是不能繼續包庇她吧?!!可是我後來發現如果是婆婆對我作相同的事情(如他告訴別人關於我的事情,而不是和我說明),我也會很不認同。所以這就很明顯就是自己的『越軌』。

那以上的事情要如何是好呢?!!當然就是要和當事者說明,或者在先生和當事者都在的情況說明,而不是在背後說項。

有趣的事當天晚上就發生一模一樣的事情。
晚餐時間我帶孩子去吃99燉品鍋。結果二寶和我聊天,他說道:
『哥哥有時拿錢去買遊戲王卡,他還用遊戲王卡和別人換到一隻一萬多元的槍、、、』
於是我轉而問大寶,大寶剛開始是避重就輕,說他只是拿早餐剩餘的錢去買自動鉛筆、遊戲王卡,而不是偷拿爸爸的錢、、、可是我就和他說:
『我不是要罵你,只是要知道如何幫助你更好。罵也沒有用,所以我不會罵你。但是你要誠實面對,這樣對你比較好。、、、』
最後他承認有擅自拿錢去買一些東西。
後來大寶就兩眼很紅、感覺很壓抑難受的感覺、、、
『你怎麼了嗎?!為什麼哭了、、、』我問。
『楷軒很雞婆、他幹嘛和你說這些事情。、、、他幹嘛告狀、、、』大寶為了二寶告訴我這些事情顯得很激動與不滿,但是又不好發作、、、。
『你是說你很氣楷軒告訴我這些事情,可是他是當著你我的面前說的,而不是在背後說的喔。、、、你不希望他說,而是希望是自己說的嗎?!!可是如果是你自己,你會說嗎?!!、、、』
『他幹嘛要這樣雞婆、、、我要自己說,不要別人說、、、』
『好,我知道你不喜歡別人揭穿關於你的事情。你寧可自己說。那楷軒有當面和你說不可以拿錢這事情嗎?!、、、』
『沒有啊!!』
於是我轉而對楷軒說,
『楷軒~你有當面和哥哥說這行為是不對的嗎?!!、、、』
『沒有!!』
『所以你應該和哥哥先說,你不可以拿錢去買這些東西,除非你有經過爸媽的同意,如果你不改,我才要和爸媽說。但是第一時間你應該要和當事人說。還有哥哥不喜歡你揭穿他不好的行為,他覺得這是告狀,他希望你讓他自己來面對、、、』我和楷軒說。

後來開柏心情就比較平靜。或許他對於被告狀這事情,感到很生氣,內心有很多負荷存在。這事情在最近接二連三地發生,我發現他對楷軒的告狀非常、非常地敏感。甚至會反應過度。

記得就在這事情不久的一個晚上,我們去吃蕃茄牛肉麵,也是發生類似的狀況。楷軒突然驚叫與哭泣。說腳被踢到、、、對面作的正是開柏。
『開柏~發生什麼事情?!!、、、』我認定又是開柏惹的事情。
『又不是我弄他,是他自己弄得啦。他自己在玩,然後、、、』開柏很急於解釋,根本無視於正在痛哭的楷軒。
當下我覺得這是開柏在戮力辯解。表示他一定有越軌行為在先。可是我也耐住性子,冷靜地說:
『如果你沒錯,你也可以好好安慰楷軒,如果你有錯也沒關係,就和他說道歉就好,我又不會罵你啊。你其實都可以有所行動、、、』我故作淡定地說了。
『我不要和他坐在一起,我要和你坐啦!!』
『你和他坐在一起很不自在是嗎?!!、、、你覺得是他害你變成指責的焦點是嗎?!、、、』
『對啦,他這麼愛哭,我不要和他坐在一起!!我要過去你那坐、、、』
當下我突然警覺到,由於過去長期以來,開柏因為對於楷軒的動輒哭泣或告狀,導致的責罵與壓力很大,所以他現在很容易『反應過度』。而這部份我也要負相當的責任。
最後發現果然是楷軒自己撞倒自己的腳而痛哭,和開柏無關。可是開柏卻會在此時選擇冷漠或生氣以對,只因為他不想又被冤枉或成為責怪對象。
我也和開柏道歉,表示自己對他的冤枉。
『不過你也是可以好好安慰楷軒啊,這是做大哥的風度ㄇㄟ、、、』我對開柏說。(CC老師說,不要開柏去安慰弟弟,而是要楷軒自己做援助法。因為去安慰他、同情他不是一件好事情)
但是至少我已經警覺到自己確實給了開柏很多不良的互動、壓力與負荷。這是我很大的收穫。

或許這也是透過聽析帶給生活上的覺察與改變。我感覺很開心,也很值得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fen0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