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人一半才有伴
文/王偉忠
陶子重義氣,她要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她要我談一談婚姻感情,就談吧!反正我也到了開口說話會帶點道理,但年輕人聽不進去的年齡。
我跟太太戀愛八年結婚,婚後十七年,總共認識了二十五年。這麼長的時間日夜相伴,身旁偶爾沒有她,感覺很爽,倘若此後一輩子沒有她,萬萬不可。
像前一陣子看到一則意見調查,問年輕女孩,家人、父母、孩子、老公與事業,如果硬要抉擇,會先放棄哪個?
女孩選了選,先放棄了事業,然後家人、父母,剩下老公與孩子難以抉擇,最後選擇放棄孩子、留下老公,理由是家人、父母、孩子最終都會離開身邊,但老公會是終身伴侶。很殘酷、但也很真實。
中國字的寓意深遠,「伴」,就是一人一半,湊在一起才完整。
現今許多人適婚卻不婚,老人家看了奇怪,過去從沒發生過類似狀況。這現象代表五、六十年來沒有戰亂、年輕人長大過程中享有家庭溫暖與親情支援,因此認為單身也能過得很好,不論敗犬或是單身貴族,不覺得非要個伴,是歷史上首度可以一個人過日子的平安歲月。衰老未至,沒有歲月的壓力,等年齡到了,開始覺得孤獨、害怕孤獨,想找個人分享,還是需要個伴。
若要進入婚姻,套一句不負責任的老生常談,要靠緣份,除了緣份以及感性的感覺,還要理性的選擇。婚姻確實需要理性,如果女兒論及婚嫁,我一定要求要看看對方家庭,什麼樣的家庭會養出什麼樣的孩子,當然,也有破碎家庭的孩子更努力維繫自己的幸福家庭,但一定要仔細觀察。
而另一個老生常談就是婚姻需要兩個人有相同的價值觀,但這不是說「我喜歡的你一定要喜歡」,而是「我不討厭你喜歡的」,就可以了,兩人可妥協,可退讓,願意試著接觸自己本來討厭的,看看是否真那麼不能接受,有這樣願意妥協的心情,比較容易維繫感情。
而婚姻與愛情最大的不同,在於願不願意改變。願意為了對方改變自己,是真愛,從頭到尾都不想改變自己,這段感情充其量只是對方愛你。
戀愛是短暫的交會後很想在一起而開始,很想閃的結束。開始時乾柴烈火,講究原汁原味,眼前的他什麼都好,是全天下最酷的、最美的,不需要改,但等到愛情疲了,才發現這人酷到不近人情、美得過於臭美、連刺青的位置不對,趕緊推給個性不合閃人。因此戀愛講究的是如何好聚好散
進入婚姻,當然還是會有許多衝突,學習重點是「相處的藝術」。男生該學的第一課就是上廁所必須掀馬桶蓋,一開始改變很不習慣,後來融入身體,像吃飯喝水一樣自然。
但最近老婆說不只要掀蓋子,尿完還希望我拿衛生紙擦擦馬桶周圍留下來的「遺跡」,按照過去的脾氣,一定就「老子愛….」,但現在的我會聽太太的意見,因為「愛」字裡有個心,不是光用腦想著該送什麼禮物給她,要用心。
太太也改變不少,她不喜歡戶外活動,婚前知道我愛潛水、跟著背起十幾公斤重的空氣瓶跳進海底求生,這麼愛美的她怕晒黑、塗防晒油塗滿臉,一回頭、嚇一跳,怎麼來了個歌仔戲花旦跟我一起玩。
婚後我又想潛水,她就說「不必了」,理由是家裡有孩子,不宜從事太危險的活動。
以前一個人在台北發展,要自己照顧自己,還要爭名奪利,不自私很難在短時間之內成就自己。結婚之後學著喊太太的媽媽「媽!」,有食物,不能先放進自己嘴巴,要顧著妻小先吃。我開始懂得心疼與珍惜,因為太太很好,捨不得讓她不舒服、捨不得讓她傷心,這些捨不得讓我自然學會了讓、學會了愛,也自然的改變自己,從自私變成大方。
婚姻的路是每天類似的風景,同樣的過程、淡淡的,要相處得好,真得靠慧根,所以找對象不能光想找個腿長奶大的辣妹,或是像金城武的帥哥,要找個讓自己想起他來心裡甜甜的,回頭一看,那人就在燈火闌珊處,這就是最好的對象。
而所謂另一半,也不是一開始就契合,是在修正中不斷的磨合,你多一點我少一點,像拼圖一樣拼在一起,才能一起過一輩子。
當然,歲月無情,人生最終還是分離。像我媽媽十六歲嫁給爸爸,相守相愛了一輩子,爸爸十多年前過世之後,媽媽真像少了一半,常凝望遠方,像爸爸就在天的那一邊,令人感傷。但人生如果少了婚姻、少了隨之而來的酸甜苦辣生老病死,少了孩子延續家的價值與感情,真會少掉很多滋味。
我看完這篇文章,心有戚戚焉。我自己當初對於婚姻和事業面臨抉擇時,其實我知道選擇事業比較有保障。因為事業只要努力多半就會有所收穫,但是婚姻不是靠努力就可以的!往往做得越多,失去越多、、、。就像大多數傳統中的婦女所扮演的角色。
但是我更清楚,如果我當下放棄婚姻,全力衝刺事業,我一定可以有一番作為,只是到頭來我心深處還是會渴望有穩定而親密的兩性關係。與其年紀大了再來煩惱,不如先把握眼前務實、理性而坦率的男朋友(就是後來的老公啦),並且決定把婚姻當作事業來經營。
我很感謝婚姻一路走來,我學習與成長了很多。尤其受到很多書籍的啟蒙,讓我得以在婚姻路上受到很多啟發,我個人就很大力推薦約翰、葛瑞所著作的一系列有關兩性婚姻的書籍。我從書中得以知道原來『男女大不同』(作者的書名之一),要用正確的方式去理解另一半,同時用正確的方式溝通,則可以大大增益彼此的關係。我都把他的著作視為經營婚姻的聖經之一。
一般而言,女性很願意付出,也很能忍耐,往往一直付出與忍耐到最後,則會流於抓狂與嘮叨,要不然就陷入冷漠與無助的狀態,這樣對於兩性的關係很容易埋下許多不愉快的衝突與狀態、、、。最後動輒得咎,很容易因為孩子教養、婆媳相處或經濟觀念的差異等等的問題,就陷入激戰或冷戰,婚姻就這樣走向無解與無力的膠著狀態、、、。
婚姻走到這裡,我非常感謝我的老公。如同王偉中先生說的,『身旁偶爾沒有他(老公),感覺很爽,倘若此後一輩子沒有他,萬萬不可。、、、』我也因為他,開啟了完全不同的視野和生命領域。有時後只要想到萬一哪天他就先走,我以後的生活該何等乏味與如何了斷啊?!因為我和他是無話不說的親密伙伴呢!
因為這樣,有時候我就很會裝『俗子』,當老公在碎碎唸時,我就一副很認真受教地模樣,(其實內心再暗算等下要去幹嘛幹嘛啦、、、、),主要就是不希望讓他失望或生氣,況且視實務為俊傑麻。如果是過去的個性,可能就是老娘才不甩你ㄋㄟ、、、!
有時候對於觀念的差異感到很生氣到無力時,大女人主義的我,也會當下『忍氣吞聲』下來,再找其他適當的機會溝通,仍然無法奏效時,則會以『萬言家書』來溝通,(寫信可避免出言不遜,或因為情緒作祟而失焦,或因為思慮不週而詞不達意),長期下來也往往會奏效。
如果有些就是無法達到共識也很好,因為差異本來就是正常的,尊重他和自己不一樣,大家都有犯錯或探索的空間與自由,這樣彼此的關係反而會因為不同而互相尊重,為彼此的關係帶來更多的信任與活力。這是我以前從來不曾擁有的關係與安全感。這讓我覺得從婚姻中受益良多。
最重要的是,在婚姻中,永遠有學不完的功課,永遠有許多問題有待去解決與面對,尤其是關於如何面對自己的內心深處與長遠的過去(包括童年與累生累世的習氣與慣性。),因為這些才是影響婚姻最根本的『起因』與『源頭』。認識自己與瞭解別人是建立美好婚姻很重要的基石,尤其前者是一切一切關係的基石。因為這樣,我對於婚姻永遠抱持不斷學習與的心態。
最後也祝福更多的人勇於走入婚姻,並且在婚姻中勇於活出自己,也要學習如何尊重、瞭解另一半,最後找到彼此都能自在與親密的關係。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