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上六年級的輔導課,左思右想後,經過和一個資深輔導老師討論後,決定以這本書為內容,透過各種實際案例,包括書中案例,社會事件和學校事件,來說明說話的界線、身體的界線、公私的界線,以及年齡、場合界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拿捏,一句話說得好就變成娛樂、調味料來源,說不好就變成法院上挨告的苦主。
「老師謝謝你上這個課,我覺得你講得很好,很多同學會亂說話等等,甚至不加以控制而公然侵犯他人......」我上完後導師對我說。其實我覺得孩子有界線上控制的困難,表示需要幫助,但這不表示就可以任意而為,必須要結合家長、導師與輔導處來共同協助。
有的同學就是會(選擇性或非自控)失控時怎麼辦?!「只能一直忍耐嗎??」同學問。「這真的要看事情。......」我就會問同學可以如何處理,有的就說勇敢說出自己的感覺,或者忍耐、保持距離或告訴老師。如果無法及時有效處理,至少同學要能控制自己,保持適當距離,不要口出惡言相向,甚至動手動腳,這自然於法、於理都是站不住腳的。
開玩笑的前提最重要是是否具有控制與選擇的能力,如果只是不加思索為說而說,很可能變成傷害別人的來源,最後自已也要付出代價。對於無法控制的人,我們要選擇控制自己,還是控制他人呢?!!這就有賴於智慧的應對了。但這一課就是讓大家知道法的存在顯示有一個底線存在,那就是不管你如何開玩笑或感到生氣,但不能觸犯傷害他人的底線。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