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家庭雕塑(Family Sculpture)技術介紹 張麗鳳(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系博士班研究生)

載於諮商與輔導月刊,2005 11 月。239 期。15-21 頁。

一、定義 家庭雕塑意指在空間中擺置家庭成員的肢體,由其中一位家庭成員扮演導演,來決定

每個人的位置,所形成的生動場面代表這個人對家庭關係的象徵觀點(翁澍澍、王大維, 民 88)。也就是由個別的團體成員將家庭成員(或以團體中其他成員、物體來代表家庭成 員)放到某一位置中呈現肢體(physical)與距離的型態(spatial configurations)來反映雕 塑者眼中家人的關係,或在某一特定時刻他們與其他每一家庭成員的關係,這個結果以生 動戲劇化的方式顯明家庭影像結合非口語的距離、姿勢與表情,這種距離的隱喻(spatial metaphor)象徵家庭親近、疏離、包含與排斥(inclusion and exclusion)、倚賴與獨立、易 接近(accessibility)與不易接近(inaccessibility)等主題,幫助個人檢核對家庭關係已存 的觀點,以擴展對自我與家庭動力的覺察,及對經驗的再詮釋。這種對家庭關係具體的描 繪,比口語的描述或未詳細說明的想像較容易使個人儲存(store)、補救、產生關連與行 動,並經由現在的行動強調改變新的可能性(Constantine,1978;Lawson,1988; Luann,1991)。

二、發展背景 家庭雕塑是一種表達性的技術由經驗取向的家庭諮商中浮現出來,而經驗取向的家庭

諮商是起源於存在、人本與現象的心理學,由 David Kantor Bunny Duhl , Fred Duhl 及他 們在 Boston State HospitalBoston Family Institute 的同事,早期是運用物體來替代人,經 由Virginia Satir的催化而發展,她示範運用人來隱喻性地代表特定家庭輪廓的抽象型態, 基本上家庭雕塑是參照KantorDuhl Duhl的工作,而由VirginiaSatirPappSilverstein 將其普及化。Satir 1960 年代發展此一家庭重塑中的一種技術,由家庭成員重新扮演他 們多世代的重要關係場景因此可以改變固守的知覺、情感與信念(Luann,1991)。

三、家庭雕塑與心理劇的不同
很多人難以區分家庭雕塑與心理劇的不同,而 Constantine(1978)認為家庭雕塑與心

理劇不同之處在於家庭雕塑是在空間中擺出家庭成員類似的距離(spatial analogies)與肢 體型態來描繪象徵性的過程與事件,讓個案與情緒經驗維持一段距離,經由這種脫離使個 案對過去與現在情境中的複雜情緒決定因素有新的覺察,遠離中心點(decentrate)使個 案對自己參與在進行中的人際模式增加客觀性與覺察;而在心理劇中會嚴謹地重演出事件, 將主角放到經驗的中心點去,以促進主角回憶在過去的經驗中表達與未表達的情緒,在心

理劇中強烈的情緒再經驗與宣洩是主要的目標,經由從被阻塞的情緒中得到自由,個人就 能做出新的行為的選擇(Constantine,1978)。王行(民 85)認為雕塑的結構性高;而心理 劇屬即興演出結構性低,雕塑的主角可以事先安排;而心理劇的主角則是在現場產生,雕 塑所探討之有關時間以回溯過去為主;而心理劇則兼具過去、目前與未來的場景。

四、理念假設 家庭雕塑的理念假設為:人們對複雜人際系統會以壓縮的、距離的(spatial)隱喻形

式銘記在心,對此系統的了解會分類、繪製成圖像(map)儲存,而這些構成了個人心中 對世界了解的圖像。Kantor 研究了家庭每天的事務後提出以下見解:家人間距離的規則 (distance regulation)是了解家人如何運作(operate)的核心機轉,距離的規則指物理的 空間與隱喻性的運作(如描述情緒的距離:我希望可以彌合你我之間的缺口) (Constantine,1978)。

五、功能 家庭雕塑的功能很多,以下綜合各家的看法列舉如下:

(一)最 明 顯 的 功 能 是 作 為 探 索 或 顯 示 ( revelatory ) 隱 藏 的 或 不 清 晰 的 動 力 (Constantine,1978),可增加對自我與家庭動力的覺察(Lawson,1988)。

(二)可強化非口語經驗,減少理智化(Lawson,1988)。 (三)在持續的治療過程中用來進行臨床診斷與介入策略的評估(Luann,1991;

Constantine,1978)。 (四)行為的呈現比口語的描述更能精確反映家庭的溝通,且過去的經驗可活躍於現在。

(Satir & Baldwin 1983) (五)在訓練課程中用來增進個人的成長與發展(Luann,1991)。 (六)為受訓者示範表達性、經驗性方法的訓練技術(Luann,1991)。 (七)在家庭重塑的過程中,會運用許多肢體雕塑的方法來傳遞各種不同的內心狀態或人

際互動模式,這是一種非常具有威力性的技巧,它能夠刺激雕塑者的知覺系統, 並且直接由身體引發內在的深層感受,同時還可以幫助其他成員很快的了解及同 理雕塑者的心境(王行,民 85)。

(八)雕塑最大的優點是透過肢體行為的示範能將家庭溝通精確顯現出來,比諸語言描述 更入木三分,另一個優點是可以將過去的家庭經驗於此時此刻重現。(Satir & Baldwin,1983)

六、使用時機 家庭雕塑是一強而有力的介入技術,在適當時機使用可增進治療的有效性,以下是

家庭雕塑介入時機的舉例:
(一)
Satir 經常會使用雕塑,藉著創造誇大的溝通姿態(討好、指責、超理智、打岔)

來分享她對溝通姿態的覺察,在將成員擺出溝通姿態後詢問其身處此位置的感受, 接著會邀請他們重新以放鬆的方式來擺出自己的溝通姿態,之後再教導他們更一 致的溝通方式(Loeschen,1998)。

(二)有力的矯正治療中的滯礙與拖拖拉拉(Constantine,1978)。 (三)當學生檢核其原生家庭時可用來切斷過度的口語化、理智化、防衛及投射性的指責

(Luann,1991)。 (四)在家庭與婚姻諮商的臨床實務中可有效的改善受訓者情感反轉移問題

(Luann,1991)。

七、使用對象 家庭雕塑可實施於家庭諮商中的個人、夫婦、兩個協同治療師或工作團隊、父母與小

孩的次系統、兄弟姊妹的次系統、整個家庭、與家庭有親戚關係的網絡;或運用於公司的

訓練與組織發展中,而其階段與形式會因對象而有不同。 八、家庭雕塑的四種角色

一般而言家庭雕塑中常出現的角色為:雕塑者(或個案)、催化者(或治療師)、角色 扮演者(被雕塑者選出來扮演原生家庭成員者)、觀眾(觀察並給回饋),若團體成員很少 而需扮演的角色很多,則可以椅子、枕頭或填充動物來充當角色。(Luann,1991)

九、雕塑的可能焦點 進行雕塑時要將雕塑扣住在某個特定的時間點,如(一)特定的問題或難事(二)危

機時期或事件(三)家庭關係中的某一向度如:權力。 十、雕塑的例子

Wegscheider ,Higby , Klontz, Rainey(1994)指出下列家庭雕塑的幾種類型: (一)原生家庭的雕塑:指父、母與自己的三角關係,或加入其他兄弟姊妹。 (二)工作伙伴(work family)的雕塑:如同儕、協同工作者、受僱者、雇主、督導及

其他支援工作情境的人。
(三)支持團體(
support groups)的雕塑:指能給個案(Star)愛與支持的人,如朋友、

贊助者、知己或治療師。
(四)延伸家庭(
extended family)的雕塑:指大家庭或祖孫三代的家人。 (五)自我面貌(parts of self)的雕塑(parts party):指協助個案認清整合自我多個部

分(面貌)的雕塑。
(六)現在的家庭(
current family)雕塑:指在目前生活中與個案有親近接觸的人,如

原生家庭、其他親戚、室友或個案自己的家(伴侶、小孩)、或過世伴侶、前任 伴侶。可反應個案目前的生活架構、情緒狀態。

我們可從 Lawson(1988)所舉的實例窺知一二: 「一個學生描述她扮演介於父母中間緩衝者角色的家庭型態,因此維持了父母婚姻的穩 定,而她的哥哥和妹妹則很少做使家人得以聚在一起的介入,她想除去自己所扮演的角 色,但對問題的特性與如何選擇更有效的解決方法不清楚,在她的家庭雕塑中,她將哥 哥妹妹放在接近門的牆角且面向牆壁,她將自己放在房間的中心面對哥哥和妹妹的後背, 而她的父母各站在她的兩邊且用手抓住她的手臂,再加上舞蹈的要素當她向父母或哥哥 妹妹移動時讓父母輕拉她的手臂,而哥哥妹妹被指示互相說話、忽視個案與父母的困境。 當這學生經歷這個經驗確實覺察她對父母的婚姻有多負責,而若她改變緩衝的角色即將 面臨父母離婚的可怕,當討論過各種她可能選擇的行為後,展開新的雕塑---她與哥哥妹 妹結盟、父母與三個孩子有清楚的區分、兩個世代間有自由的交流互動。過程的討論包 括:從父母中分化出來的責任,父母對配偶的責任,對整個家庭的忠誠與負責有更真實 而彈性的期待,經由雕塑到家庭舞蹈的經驗,她獲得了自信與覺察去討論她扮演父母間 緩衝的角色,並漸能以一種舒服的步伐開始從這角色中走出來。」從以上的例子中,經 由製造與真實家庭關係類似的經驗,促使個案經由身體的體驗引發內在的深層感受而對 其內心狀態或人際互動模式有覺察並能能刺激雕塑者的知覺系統而擴展其認知,使個案 能嘗試各種新的選擇,如此看來家庭雕塑具備了比口語描述更能精確反映家庭溝通型態 的優點,且因著透過身體體驗同時運用了聽覺、視覺與觸覺所以是甚具威力性的技巧。

十一、雕塑的不同類別
Wegscheider, Higby , Klontz Rainey,(1994)認為家庭雕塑有三種,由靜態到動態

分別為:
(一)拍照(
take a photograph):個案以特定的形容詞來描述角色、人格、行為、外表(如

打岔、討好、指責、超理智、一致型等溝通姿態),確定角色的姿態與距離是對 的,在雕塑中可使用內在小孩使個案可後退來觀察,使個案開始浮現一張照片、 圖畫,可從中學習許多東西。

(二)作一個活的雕塑(doing a living sculpture):在雕塑中加入話語,讓個案對被雕塑者 說話,對每個人表達情感,被雕塑者也可回應、對話,從所扮演角色的觀點來分 享感受,導引者也可請未扮演角色的觀眾給回饋,來增加個案的知覺、領悟。

(三)進入心理劇(entering a psychodrama):先設景,接著所有角色扮演者開始互動, 有時只是讓個案看、觀察、感覺,有時適合讓個案進入演出的中心點,讓他投入 成為雕塑中的一員,若個案能確認、表達感受則不需用內在小孩,但若要讓個案 以新的方式來了解情境,則可用內在小孩來呈現,使個案能看到一個新的圖像。

十二、進行雕塑的三個階段 Constantine(1978)指出家庭雕塑的進行通常會含括以下三個階段:

(一)建立物理的距離與隱喻的距離之間的圖像:從外在真實的距離到內在隱喻的距離之 間建立一個橋樑,使個案能將內在的真實投射於外在的真實,如邀請參與者探索 真實的物理距離再邀請其接觸彼此的感覺,然後當他們彼此移動得更接近或更遠 時開始去覺知其舒服與不舒服的微妙感覺。

(二)建構此雕塑:個案運用他自己的身體來建構此雕塑,雕塑的過程會催化進入非口語 的右腦半球體,輕扣儲存於當中的動作與肌肉的記憶。

(三)探索此雕塑的過程(processing the sculpture):藉著回到真實的此時此刻的空間結 束雕塑的過程,雕塑的過程經由如對個案提出詢問與從多重觀點討論其意義、影 響、暗示(implication),每一參與者有不同的情緒、認知經驗,可提供獨特的觀 點與覺察。

十三、完整的家庭雕塑應含括的步驟 Luann(1991)認為完整的家庭雕塑應含括的步驟如下:

(一)設景:要求雕塑者選擇引發強烈情緒的特定事件或時間點,催化者可以詢問:房間 或房子的大小形狀或事物的背景、顏色、光線明暗、氣氛、溫度、地板與牆壁的 質地、房間中任何重要的物體等問題,一方面可讓個案暖身;另一方面也可讓個 案回到事件當時的情境。

(二)選擇角色扮演者:由雕塑者在團體中選擇個人或身體特質類似其原生家庭成員的人, 如父母、兄弟姊妹與自我等,由這些人擔任角色扮演者。

(三)創造雕塑:

  1. (1)  催化者指導雕塑者告訴每一位角色扮演者在扮演特定的人物時須知道的事,

    如人物的特質、身體姿勢、臉部表情、重要的非口語動作等,藉以灌輸角色 扮演者對真實家庭氣氛的知覺,並增進雕塑者對家庭成員的同理及了解 (Lawson,1988)。

  2. (2)  雕塑者把角色扮演者擺出特定的空間、隱喻的位置(spatial metaphorical position)、手勢(表情)、與自我或其他家庭成員有關的動作的模式,距離、 親近、碰觸、臉部表情、手臂與腳的位置是雕塑者對家庭知覺的重要指標。

  3. (3)  雕塑者應有適當的引導與支持而其知覺應被給予完全的自由、尊重及認可; 時間點的掌握(timing)、建立融洽的關係(rapport)、尊重、雕塑者的經驗 應被認可這些是無可取代的。

  4. (4)  可能的催化問題如下:(這些問題可以問雕塑者與其他扮演重要家庭成員者) a. 你媽媽應站在哪裡?你爸爸呢?
    b. 你媽媽採取的姿勢是什麼?(坐、站、跪下、躺下、或其他)?你爸爸呢? c. 你媽媽臉部的表情是什麼?你爸爸呢?

d. 他們有多接近?他們會碰觸彼此嗎?如何碰觸?碰觸哪裡? e. 他們會對彼此說什麼?
f. 你雕塑的標題是什麼?
g. 這個雕塑持續這樣多久了?

h. 在這雕塑中將會發生什麼事?
i. 身處這家庭的這個位置感覺如何? j. 你同意這就是這家庭的功能嗎?

  1. (5)  催化者要誇大這家庭雕塑並使用重複性來強化增強情感的強度。

  2. (6)  以安慰的音調與適當的碰觸來支持雕塑者。

  3. (7)  保護雕塑者避免過度負荷,催化員對雕塑者必須有極高的尊重以阻擋其他人

          的分析或認知的打斷此經驗性的過程。
    
  4. (8)  當雕塑者以新的觀點去面對他的家人時,團體成員幫助雕塑者產生選擇

    (Lawson,1988)。

  5. (9)  若時間允許讓雕塑者創造一個新的雕塑描述更健康更有功能的安排,這樣做

    可強調增加選擇、希望、及強化(empowerment)雕塑者。

(四)探討雕塑的過程:

  1. (1)  雕塑者與其他參與者去角並接受詢問,以幫助他們回到此刻的現實。

  2. (2)  隨著雕塑的進展新的覺察會增加雕塑者對原生家庭已發生事件的知覺、解釋 與反應,家庭中關係的模式、界限、三角關係、同盟關係會清楚呈現出來。

  3. (3)  代理人(surrogates)、催化者、團體成員給雕塑者回饋,對雕塑者的經驗提

    供支持與肯定。

  4. (4)  催化者要避免做出解釋來重新框架雕塑者的事實,因為由雕塑者自己達到覺

          察會比由催化者由外在強加給他更強而有力。
    
  5. (5)  建議探索家庭雕塑的問題如下:

    a. 你想看到什麼改變?
    b. 為了讓自己舒服一點,什麼需要改變?
    c. 你想維持什麼模式?
    d. 你需要這個家發生什麼?
    e. 如果這些模式將改變誰會獲得或失去最多?
    f. 你如何雕塑他們來呈現你希望他們成為的樣子?

  6. (6)  每一角色扮演者說出在被指派的角色與位置中的感受,觀察者描述角色扮演 者與雕塑者口語、非口語的行為,並檢核由行動中顯露出來的內在經驗。

  7. (7)  讓觀察者分享過程中被引發的經驗或感受而不是評估雕塑者的經驗

十四、限制 家庭雕塑雖為一強而有力的介入方式,但使用時導引者應注意以下的限制:

一個治療師愈能整合自己的生命經驗,就愈能具有導引雕塑的創造力,治療師運 用自己的能力來自於其在原生家庭的成長經驗,當治療師能覺察自己卡住的部分時, 要在這些部分上做功課,其有效性與創造力才能提昇(林沈明瑩、陳登義、楊蓓, 民 87);另外想像力是新的變化與運用上的另一限制(Constantine,1978) ,除此之外,使用者要先對距離的語言(spatial language)(動作學(kinesics)與肢 體語言)感到自在與熟悉,而這需要練習使自己發展習慣的距離的技術與程序 (Constantine,1978)。

而其他的限制包括:耗時、要同時找許多人來參加可能有困難、有人會因感到 可笑或有威脅感而猶豫去做、小孩可能有困難去安置成人的家庭成員(可在絨布板 上以人形圖像來做)等。

參考文獻:

王行(民 85)。家族歷史與心理治療。台北:心理出版社。
林沈明瑩(譯)(民
86)。 薩提爾系統短期治療諮商訓練課程實務研習手冊。台北呂旭立紀念文教基金會。

(John Banmen,1997 著)。
林沈明瑩(譯)(民
87)。 薩提爾家庭重塑專業訓練課程導引者手冊。台北:呂旭立紀念文教基金會。(Maria

Gomori,1998 著)。
林沈明瑩、陳登義、楊蓓(譯)(民
87)。 薩提爾的家族治療模式。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翁澍澍、王大維(譯)(民 88)。家族治療理論與技術。台北:楊智。
Banmen,J(. 1986).Virginia Satir’s family therapy model. Individual Psychology:Journal of Adlerian Theory, Research

& Practice. Vol42(4),480-492.
Constantine, L. L. (1978). Family sculpture and relationship mapping techniqu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Counseling. April. P13~23.
Lawson, D. M. (1988). Using family sculpting and choreography in a student growth group.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Vol.66. P246~247.
Loeschen, S.
(1998).Systematic Training in the Skill of Virginia Satir. C.A.: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Luann, C.(1991).Family sculpting in the training of marriage and family counselors. Counselor Education &

Supervision, Vol.31 Issue2. p121.~132.
Satir, V.,& Baldwin, M. (1983).
Satir Step by Step:A guide to creating change in families. Palo Alto, California:

Science and Behavior.
Satir V.
Stachowiak J. & Taschman H. A.(1994).Helping Families To Change.N.J.:Jason Aronson. Wegscheider-Cruse,S.,Higby,K.,Klontz,T.& Rainey, A.(1994).Family Reconstruction-The Living Theater Model. Palo

Alto, California: Science & Behavior Books,Inc.

page7image12168 page7image12328 page7image12488 page7image12648 page7image12808 page7image12968 page7image1312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fen0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