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近期最喜歡的電影之一。另外一部激賞的電影就是電影「驚爆焦點」。這兩部讓我有很多的感觸。而且他們都是真人真事所改拍的電影。不僅很有真實性,而且相當「震撼人心」又發人省思。至少我在看了這兩部電影之後,我內在突然有了一番領悟。發現人不能一味相信表象,而是要有探究真相的能力與勇氣。因為看似好的東西內在可能包含很多的腐朽與謊言,看似壞的東西可能蘊含更大的生機與轉換!

「謊言迷宮」除了劇本很棒外,我個人很喜歡男主角。他號稱是德國的勞伯瑞福,但那老皮哪能和這小鮮肉比啊!!我覺得他比勞伯瑞福更迷人許多。好吧,我承認他就是我的天菜啦XD所以這帥氣男主角讓我更喜歡這電影。但這真的真的不算是重點。因為重點是電影真的太好看了。(怎麼一直沒講到重點啦XD)

電影的背景是1958年,二戰戰敗十三年後的德國,又逐漸恢復了酒酣耳熱,衣裙飛揚,搖滾繚繞的氛圍,雖然當時的女性仍然必須獲得男性的同意才可以工作,但能夠在一片狼狽頹敗中迅速恢復的大概也只有德國做的到吧。男主角是個在法蘭克福擔任公任檢察官,是個急公好義,剛正不阿的約翰萊德曼。他面對風情萬種的甜姐兒儘管看得目不轉睛,但是仍然堅持其交通罰款不可隨便打折扣。「當場」讓法官覺得掃興,更讓這甜姐兒憤而離去。從電影一開頭就很明顯交代了那個時代「希望」正如搖滾樂振奮人心的氣氛,還有男主角鮮明的個性。

而記者聶卡先生對於曾經成為納粹親衛隊的舒茲,竟然在1947年擔任起教育工作(戰敗後二年),到法庭去到處控訴舒茲根本就是謀殺者,為何還能擔任教育工作?!可惜換來法庭人士的一片冷眼旁觀與無動於衷。

『你有聽過Auschwitz(奧斯威辛)?!連檢察官都沒聽過,根本就是恥辱!』聶卡說。

這就好比對台灣人說:

『你沒聽過二二八事件?!那你根本就愧為台灣人!』是一樣的道理。

而奧斯威辛地處於波蘭,他不是個湖畔夏令營或旅遊勝地,它是二戰時最大的猶太人集中營所在地。也是由8000個螺絲釘代所組成的殺人工廠所在地。而舒茲即使這8000個螺絲釘其中一個很具代表性或關鍵性的人物。戰後他依然從事公職。這令聶卡寢食難安。

以下有雷,慎入。

對於萊德曼而言,他是出生「清白」的「新生代」,他哪裡知道奧斯威辛這段見不得人的「歷史蒼疤」。可是對於中生代的聶卡而言,他很清楚的是希特勒雖然死了,但是納粹精神並未就此結束.........而且德國從大尾到小咖,納粹仍無所不在。只不過是改頭換面隱沒於尋常人家,假裝沒事地繼續過日子。

更可怕的是號稱「死亡天使」的約瑟夫.門格勒當時利用機會進行很殘忍的「人體實驗」。把各種病毒與細菌注射到人體,直接進行各種不人道的實驗。甚至把雙胞胎縫合在一起,或進行器官摘除......只為了一逞他個人的求知慾與成就感。他在戰後仍然受高層保護于逍遙法外,依舊公然回國探親,因為他知道「毫無風險」可言。因為有高層庇護,可說無後顧之憂。

沒錯,舒茲和門格勒這等人物不僅戰後沒有受到任何處置,而且依然故我地生活在各個角落。萊德曼知道這段歷史後,可說激起了他強烈的正義感,試圖還原「歷史真相」。問題是菜鳥的他哪裡知道這是個層層的迷宮,一不小心就會迷失在其中。而只有檢察總長鮑爾這老鳥才會知道追求真相,就好像將自己行走在「敵人地盤」的險境之中。而單純與正義感凜然的萊德曼可說是他唯一信得過的人。

另外更麻煩的是任何審判都要有具體的證據。包括要蒐集受害者和證人確切的證詞。這對於已經事隔十幾年後,加上受害者和證人早已不知去向的狀態,要從何查起與搜集證據更是個相當頭痛的事情。

尤其同事的冷言冷語,似乎恨不得把這「正義狂人」化身的萊德曼送去毒氣室似的,萊德曼在同事眼裡顯得很礙眼或惹人嫌,更覺得這個年輕人根本就毫無「忠誠度」可言,因為背棄了父執與先輩的「理想」。便宜行事的大夥就是看好戲或者很不以為然,這讓萊德曼更行痛苦。

可是隨著蒐證的過程,逐漸還原真相的記錄,這讓萊德曼更加確認這是個殘酷卻真實的歷史真相,他必須要還原真相,才對得起這段在歷史中的受害者。連記錄者聽完故事都不忍卒讀,掩面而泣。這段歷史讓人真的很難想像自己的父執輩或祖先竟然犯下如此瘋狂的謀殺行為!!

我和萊德曼一樣最希望可以將門格勒「繩之以法」。可是有趣的是,當你抓住一頭鹿,另外一頭鹿就會驚覺而逃跑。所以你到底要抓哪一個「大頭」,有時很需要從大局或機運來判斷,無法就個人好惡來取捨。這段歷史是他們抓回從事「滅種計劃」的艾希曼回國審判,卻讓門格勒逃之夭夭。這是不得不然的選擇。因為要找到這些大頭,不是像郵購一樣,你下單就可以隨心所欲「快遞」回來!!人生總是有很多取捨。連政治或歷史也不例外。

所以在這段蒐證或獵捕的過程,可說險象環生。包括萊德曼自己也經歷很多心魔的考驗。不管是內憂外患都教他心力交瘁。所以一個英雄的形成常常是很寂寞與倍極心酸的。最苦得是,他發現愛人艾蓮的爸爸竟然是納粹的先鋒部隊,好友聶卡竟然是納粹的共犯之一,最令人痛苦的莫過於當他知道自己的生父竟然也可能是納粹黨員!

他突然覺得自己置身于一個犯罪國度,大家儼然就是偽善的騙子!!可是大家依然相安無事,同流合污得很愉快!而他又有何「清白」來還原真相,因為他的爸爸就是一個黨員啊!

我想這電影的高潮就在於總檢察長所說的:

『如果你在判斷誰有罪或無辜,那你就是沒有學到東西!』

因為還原真相的重點不在於「懲罰」,而在於讓受害者安息,同時做一個正確或更好的選擇。成為正或反的一端都不是最好的選擇。要做出正確的選擇或更好的選擇才是我們要從歷史中所要學習的精神!

所以最後他們到奧斯威辛去念希伯來的哀悼文。這是對亡魂的哀悼與懺悔。這種儀式確實有其必要。不管是對於後代或當事人,這種俱有撫平創傷的儀式,才是真正告別傷痛的開始,而不是掩埋其中假裝不存在!!這也是做正確事情的方式之一啊。

因為萊德曼的勇氣與正義,還有總檢察長鮑爾的睿智與遠見,終於成為了全球第一個審判本國戰犯的國家~即是有名的法蘭克福大審判。把所有的謊言與沈默做個真正的終結與處理。而且也正式立法如果以特別手法殺人是無追訴時效的!!我們看到德國如何把轉型正義做了很好的示範!

因為唯有正視錯誤,才能成為更好的人!!

這電影獲得今年度奧斯卡外語片九項大獎提名。確實很值得一看。我也大力推薦。不過這故事有經過改編,男主角即是虛擬出來的主角。但是總檢察長鮑爾確有其人,而且因為他的正義感與努力才有「法蘭克福大審判」的成立。可說是個令人敬佩的人物。

另外在片中對於這些集中營的「共犯結構」,認為他們也是謀殺者之一,應該要為此付出代價。不過在1963年心理學家Stanley Milgram上曾經做一個非常知名的實驗,實驗目的是想要了解二戰期間德國人屠殺猶太人,吉普賽人的作為是否有其他解釋,除了認為德國人是很邪惡瘋狂的「假設」之外。

實驗的安排,是找一群受試者來到耶魯大學心理系系館,然後讓受試者以為是要做一個記憶與處罰的實驗(一開始是隱瞞真正的實驗目的),而且讓受試者透過抽籤這個方式,實際上這籤裡全都是擔任「老師」的工作,而受試者的老師身份,是要處罰記憶作業錯誤的學生,只不過這些學生也全都是實驗者的同盟。

而這些學生只要答錯,就會要求受試者給予「電擊」以示處罰。而且這些電擊的伏特數是從15~450伏特,總共有三十個鈕。換句話說,這些假裝是學生者只要答錯記憶的題目,而且隨著答錯的數目越來越多,就會受到越來越強的電流處罰。只不過是這些按鈕的通電是假的,而學生假裝被電擊後的扭曲與哀嚎臉孔也是逼真演出!

大家不防想一下,一般家裡的電流是110伏特,你被電到的感覺是如何?!(我個人被電過一次從此就有心理陰影與創傷啦XD)何況是到450伏特。一般心理學家也會判定這些20~50歲且心智很正常的40個受試者,不可能就狠心一直按鈕下去作為處罰吧?!然而事實是這四十個受試者100%都按到了300伏特。而且將近65%的受試者按到最後一個鈕。(也就是450伏特)

由這個非常知名的實驗可以得知,德國人並非如大家所說的都是喪心病狂的瘋狂者。而是因為人都有服從上層的壓力,尤其這上層又是很有權威特質或極大權力的話,更是令人難以拒絕而寧可服從。後續也有將實驗搬到其他國家或其他情境,看是否會讓結果有所不同。結果大至會有些異同之處。

後來還有不同的實驗,包括實驗者故意打電話給醫院護士,假裝是某某醫師要值班護士改變給藥的藥劑,而很高比例的護士就真的「不疑有他」地去改變藥劑計量,即使這個藥劑量根本就不合理。可見這種服從在團體或體制裡是一個頗普遍存在的人性之一啊!

這當然不是說那些執行謀殺計劃的8000個德國人就是無辜的平凡人。我想如同電影裡所說的,懲罰並非重點,重點是我們要對這些受害者有所懺悔與哀悼,而不是努力掩埋這些記憶,假裝沒事繼續過日子下去,我想即使是這些曾經在集中營的共犯者,他們內心也壓抑許多很糾結的痛苦情緒,包括內疚不安與悔恨,或者根本不願去想這些令人不安的情緒,這其實也是一種內在壓抑的創傷記憶!包括聶卡就是其中之一者。他之所以會努力奔走法庭,無非就是希望替這些受害者伸冤,也為自己的過失「贖罪」!而我覺得這部電影很感人的地方,是萊德曼知道自己血液裡也有流著和父親相同的血液,即使父親是個希特勒的黨員。但是他仍然可以為這段歷史傷痕做出真正的哀悼懺悔,以及做出更好的決定與成為更好的人!

這電影我強烈推薦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fen0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