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陪伴
今天去輔導組開會。
結果有特務告訴我說,
我上學期的咨商個案對我很稱讚,
一直很希望能再次當個問題學生好回鍋......
我聽了真是喜憂參半啦.....。
其實問題孩子要的只是關心與被看見,
他們本身就具有解決問題的潛能與能力。
當然這很需要大人的「不只是」陪伴。
昨天參加的課程老師便提到這個概念。
孩子需要的是父母認真的陪伴與聆聽,
而不是只是認真地賺錢買玩具而已。
認真的陪玩包括有~
看得懂孩子玩遊戲時所呈現的狀態,情緒與特質,
還有要試著不著痕跡提供策略與方法讓孩子去領悟與實踐。
老師就舉個例子說明。
例如你和孩子一起玩球。
第一球你進籃。孩子沒有進籃。
第二球你又進籃,孩子又沒進籃。
第三球你還是進籃,孩子還是一樣失手。
如果此時你說,
『你怎麼這麼笨啊,怎麼連三球都沒進......』(批評與指責)
『你應該要這樣投啊........你要用力一些啊!!.......』(說教與指導)
『沒關係啦,你還小啦......你只是運氣不好啦!!.......(同情與安慰)
此時孩子除了臉很臭外,你還會期待能看到什麼表情呢?!!
此時最好的方式,是當孩子投第一球的時候,
『你知道怎麼把球投到你要去的地方椰!!......』
當他投第二球的時候,
『你比剛剛更靠近籃筐了,來,再試一次!......』
到第三球的時候,
『你又更靠近了,你知道要怎麼修正力氣小些了......』
你想哪一種陪伴方式更能讓孩子體會自己被看見與受到鼓勵呢?!!
我們要認真地看著孩子投入活動與敘述出來。
同時也要循序漸進與引導的方式,讓孩子看到方向與目標。
這是一種互動式的語言。
是一種有意識地使用語言與聆聽的技巧。
而不是給予負面的聲音,或者給了玩具就放任不管。
孩子需要被看見與適當的策略引導。
尤其是有情緒與人際困擾的小孩更是需要如此。
他們往往最痛恨別人告訴他們怎麼做。
要不然就是完全放棄自己的想法,
只要依賴大人給現成的答案。
但是這都會進一步造成孩子更多的情緒與人際困難。
今天一個很熱心與智慧的長輩就和我討論一個孩子的狀態。
那位孩子其實有一些學習與溝通的困難,
每當孩子遇到問題都是哭著打電話和媽媽討救兵,
這位媽媽一方面很心疼孩子,一方面也被孩子搞得很焦慮,
結果最後變得和班導針鋒相對,越演越烈。
因為媽媽無法接受導師一直針對他孩子的情況。
這位長輩是見多識廣的人,
他會去收集資訊與情報,
而不會採取一面倒的態勢。
因為他也很清楚,
導師固然可能也有個人好惡與情緒問題,
但是絕對不會無緣無故去找某個孩子的麻煩,
除非這個孩子造成了別人頗大的困擾,
讓老師無法擺脫或擺平這個困擾。
可是家長會因為心疼孩子而有先入為主的想法,
於是難以客觀地去和老師溝通與合作,
反而變成兩股勢力的較勁與對立,
最後結果當然很容易變成三敗具傷。
因為孩子如果不信任老師,他就會無法學習。
而父母又沒有收集與聆聽訊息的能力,
就會讓父母因為焦慮而緊繃,
顯得更加固著與僵化,
認為自己和孩子是環境與學習的受害者。
最後就真的變成受害者,而且沒有贏家可言。
父母認為老師缺乏包容與教育孩子的心胸與雅量,
但是父母也完全無法站在老師或客觀立場去看事情。
因為他已經相信自己孩子是受害者(老師是加害者)
而非是有能力與外在互動與改變的人。
『結果』就朝著他的起心動念發展出來。
我上學期的個案也幾乎是如出一撤。
開始是孩子的學習與人際障礙,
到最後演變成親師之間強烈的緊繃與對立,
最後是孩子在校過得很痛苦,
而家長自我的心結也越來越深,
完全失去了和導師合作與溝通的意願。
一講到導師就是咬牙切齒或痛哭流涕.....
還好該生的導師頗有輔導概念,
而且真的是一心為了孩子好,
所以才轉介到輔導處去。
而該生其實相當聰明有想法,
只是他確實有注意力缺乏與人際困擾等問題,
但是只要親師可以一起合作,
對於孩子的協助與成長便會大有幫助。
要不然就要等孩子自己慢慢的調整與領悟。
因為孩子也是要為自己的行為與想法負責啊。
我很感動的是那個孩子有一個很智慧的長輩從旁協助他很多。
而且這社會上確實也有很多人努力默默耕耘這這塊土地的人與事。
雖然這世界一直很紛紛擾擾不斷,
但是努力付出的人也不在少數。
還有幫助別人其實就是在幫助自己,
因為每一次的接觸都是更了解與提升自己的無上緣分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