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柯羅耶夫人的情人』~

這部電影講的是丹麥印象派知名畫家~索倫科羅耶及其妻子的愛情故事。不過與其說是愛情故事,我寧願把它看成是一部顯示女性自覺的電影。

這故事一開始是說一個才懷洋溢到似乎遭到上帝詛咒的畫家,他娶了一個全歐洲最美的女人為妻,而且這女人常常成為他畫布最重要的靈感來源與麻豆。而這女人也因為青睞長他十六歲丈夫的藝術才華,最後結為連理,成為丹麥畫壇令人豔羨的佳偶。

可是婚後柯羅耶夫人因為飽受丈夫的精神分裂症所苦(有被迫害妄想症),不僅老公有時會衝動得想要殺了她,加上女兒還曾經被丈夫當眾要求要咬著鳥屍體爬行而屢次崩潰.......但是又礙於丈夫崇高的身份地位而不得不壓抑自己的恐懼與無助,最後卻因緣際會愛上另一個又是才華洋溢的瑞典音樂家雨果。

有趣的是,這位全歐洲最美的柯羅耶夫人,她顯然在這段愛情與婚姻中,逐漸看到自己愛的或許不是對方的人,而是想要滿足自己希望很有才華的心理投射(她也是個畫家)。可是才高八斗的丈夫卻也常常會很冷酷地指出她根本就缺乏天賦的說法.......

這個丹麥畫家的作品在國際間也俱有頗高的評價(圖左即是他的名畫之一)。而他的精神分裂其實是一種卡在過去的痛苦圖片使然,卻被世人誤以為是精神妄想或惡魔寄生(其實每個人內在都有很多人格的分裂與扮演,不是嗎?!)。而當時一般精神醫院的做法,除了隔離與給藥外,似乎也無技可施。而身為他的家人,確實也會因為無法理解與處理而飽受痛苦。當事人沒有病發的時候,其實也是個很可愛易於親近的丈夫與父親。但畢竟這是個『不定時炸彈』,不知道何時會引爆,因此也格外讓親近之人更是始終忐忑不安。

我覺得電影中很令人佩服的是,柯羅耶夫人敢愛敢恨,而且很能坦誠做自己。當她愛上雨果時,她就坦誠向老公告白。這點我覺得很值得佩服,尤其當時丹麥女人的地位,並不如現今女權頗高的狀態......只是深愛著妻子的索倫為了仍能保有變心的妻子,毅然同意『三人行』~白天讓妻子和情人在一起,晚上則回來當『賢妻良母』。

但是愛情不僅需要坦誠面對,更要自律。何為自律呢?!!就是如果別人對自己做相同的事情,自己是否能接受?!!如果連自己都不能接受,就表示這不是個良好的互動與對待之道。顯然當時索羅和他的妻子都高估了自己的包容力,最後讓這段三人行進入了恐怖的精神虐待......

(以下內容多少會透漏劇情,如果想要去看電影者,建議可以跳過喔~)

還好勇於尋找自己的科羅耶夫人還是選擇毅然地離開索羅,要求離婚,甚至追隨新歡雨果而去。

不過這一段愛情顯然也可以看到科羅耶夫人的敢愛敢恨與果敢的一面。因為當她發現這個新歡竟然早已有了訂婚的對象,而且深怕失去自由而不願進一步承諾時,她又毅然地離開這軟弱多情的情人。.......

後來他充滿繪畫天賦的前夫還是不久就『蒙主寵恩』了。不過因為長期下來她在婚姻中並不是個快樂的女人,而且缺乏和女兒之間實質的陪伴與相處。所以電影的最後,擁有女兒監護權的律師毅然要她孩子在經常不在身邊的親身媽媽,和長期照顧的保姆之間做一個選擇時,沒想到儘管掙扎不已的孩子還是選擇了後者。

我覺得電影的最後,凸顯了柯羅耶夫人最深的沈痛與無上的睿智。因為她最後向女兒告白,讓我非常非常感動.....。她承認自己長期的疏失造成女兒的無法理解,而且也承認自己不是個快樂的人,所以自然也無法給別人(就是女兒)快樂!!但是她相信自己的女兒,儘管有個不甚快樂的童年,但人最可貴在於可以自主(自決),讓自己依然可以選擇快樂!!...... 她充分理解與尊重女兒的選擇,並且雙手也永遠為女兒敞開,只要女兒隨時需要的話!!

最後當她搭上離別的火車時,她的女兒和保姆終於現身向她揮別.......這是一種寬容帶來的和解。我覺得這種告別雖然不無淒涼,但還真的很美!!

我覺得柯羅耶夫人在尋找自我的過程中,很能坦誠面對自己的愛恨與感受。同時她也能接受世間最殘酷的選擇與分離,就是女兒選擇棄她而去。她努力做自己,也讓深愛的孩子能做她自己,儘管她心如刀割。這種勇氣與寬容很不簡單!!我想這或許也是讓導演很動容的地方,所以選擇這個真人真事的題材來拍攝。

而且我必須說,北歐的風情與人情,很簡約自然卻也很內斂含蓄。他們雖不灑狗血,卻足以讓人動容!!而且演員的演技真的入木三分(尤其是女主角),連眉毛嘴唇都充滿『戲胞』,把『無言的吶喊』都表現得淋漓盡致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fen0329 的頭像
    chifen0329

    我的媽媽咪呀~婚姻與親子急救站

    chifen0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