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仍然在面試有關服務式心靈的問題。
今天一開始就鎖定在討論自己會採取的安全策略是什麼,服務式心靈的說詞是什麼。
一般而言,我自己的發現就是:
在感情裡,為了怕被對方拋棄,所以先拋棄對方。透過逃離來避免親密與失敗。
在和母親的關係裡,我常有的說詞就是,他都不懂啦,他只會擔心,所以不必和他說什麼。
『你希望自己是怎樣的母親?』
『能夠瞭解小孩、聆聽小孩的母親,不止是會提供食衣住行的媽媽而以』
『那你期待自己的媽媽是怎樣的媽媽』
『我也會期待他瞭解我,但是我知道他已經盡其所能給我了,所以我其實對她無所要求』
和父親的關係,就是覺得他很恐怖,很疏離,所以不必溝通就好。
和老公的關係,就是覺得他有些控制狂、很固執、很愛說別人、、、
其實這些問題我都有啦。我就是透過找碴來逃避自己的問題與過失。
還有如果對方要做一切的決定(例如他要買椅子,就是要買,不管我怎樣反對。如果我要買,他就會要求我自己出錢,不然就是不要有意見,所以我就擺爛或接受),我就索性擺爛,因為怎麼作他都有意見,或者都是由他作決定,其實最終的問題是自己要負責面對與處理、溝通,而不是擺爛或爭辯對錯。
所以一般而言,我就是會透過找對方的問題來逃避、規避自己的責任或行動。這就是一種過說別人是錯的,來證明自己是對的一種機制。所以我認為抱怨是一種很明顯的服務式心理機制。
在孩子的關係上,我會有:
『你怎麼講都不聽!!』
『你只會說別人!!』
『你很愛哭、、』
『你很固執、、、』
『你都只會、、、』
這些其實都是因為自己無能溝通、面對與處理,最後轉而攻擊孩子的無能、、、。對於無能的地方,不是攻擊、就是逃避、逃離,再不然就是轉移到其他地方,例如逛街、購物、聊天、抱怨、看書、修行、或者拼命上課學東西等等、、、。所以我最常採取的方式是攻擊、逃避和轉移。這些都是服務式心靈作用下會採取的方式。不想面對,只想自言自語或假裝不存在、、、。
而在第三動力上,就是會透過找別人的缺失來逃避自己的無能與無助。
一般而言,我一旦被指責的時候,就是會自動找對方的錯誤、語病、缺點來反擊,我會認為你自己也沒有多好,憑什麼來說教我?!!這幾乎是一種自動裝置,很本能的自我保護,很自動自發的防衛措施。就是找對方的錯誤(證明對方是錯的),來證明自己一點也不糟糕!!
到底我內心深處還有什麼樣的自動化策略或說詞來服務自己的錯誤或無能呢,我得再多想想!!
- Dec 09 Sun 2012 00:05
12月7號四級聽析6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