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CC:
今天上課,一開始還真是頗有挑戰的。你問我說有關楷恩偷錢的事情,我是否有想到什麼越軌行為、、、。
其實當下還真是有些亂緊張,好像作錯什麼事情,必須學著去招供,可是自己又偏偏想不起來自己的過失在那裡?!可是我知道你一定知道,只有我自己還是一場迷糊。真是有些愧疚有些不好意思啊、、、。
我想我是早就該交他一點什麼的,我也確實在他1歲時讓他自己吃飯,二歲時讓他自己會尿尿,會收拾玩具(只是沒有每次都堅持,但是幾乎會這麼做)、會自己洗澡、、、,中間有請Willli老師教他樂高,可是他似乎還不容易進入情況,除非經常性陪他去嘗試,我也有拜託老公教他玩樂高,老公說好,可是也沒有如此作。
在上次和你討論之後,有去信誼買雜誌和益智玩具,打算讓他培養閱讀和玩益智玩具的習慣。當然也有刻意讓他作家事。只是目前他可作的家事確實不多,但是我會堅持下去。
所以我現在要做的事陪他讀書和作家事吧。陪他收拾玩具和房間之類的。不然他確實很難打發,盡是會玩些躲貓貓或搞破壞的遊戲、、、。
說到越軌,我想到的另一件事情就是,我和老公花不少時間去創造物質,花很少時間陪孩子聊天、發明、作家事什麼的吧。以前我就是愛買衣服,現在買很少了,雖然我還是愛漂亮。而我老公花很多的時間工作,花很少的時間陪我和孩子說話、作家事或創造什麼的,這也是不可否認的事情。雖然他已經盡其所能陪一家人到處遊山玩水或吃喝玩樂的。嚴格說來,他很照顧家庭,但是陪伴時間仍少,溝通和陪伴作事情更少。我自己會盡量作到這些,可是也是有些作不好的地方。例如我自己作家事,就作得不是很俐落或有條理,也很少堅持要孩子一起作,就算要孩子作,也會很嚴格地在一邊要求,很少說一起作。現在有比較好了,我會盡量一起作,尤其面對開柏更是只能如此。我現在會朝著如何讓孩子對家事有更多的開心的參與而努力。
其實我以前在帶孩子方面,有很多很棒的想法。包括不壓抑、多溝通、多創造(所以我不讓孩子買玩具,都是要他門自己創造)、多運動、、、等等,可是對於作家是真的沒有落實,也沒有落實陪伴的精神,常常是心不在焉,更熱中作自己的事情,因為面對孩子,我也會有焦慮、無助與無能的地方。所以我寧可去買美麗的衣服讓自己轉移一下焦慮、、、。我有想過,如果早一點遇到你們,我的孩子可能會更不同。但是我也不後悔,因為我可能因此學到更多也說不定。畢竟我就越來越清楚,做為家庭主婦難或焦慮受的地方在那裡。
我想到的越軌大概就這兩點比較大的。就是該教的沒教,不該教的卻無形中影響(對於物質的創造與累積顯得更多)。
在這一次的談話中,讓我最感傷或收穫最大的部分,是我和父親的關係這一塊。我其實也早就對他釋懷了,四個子女中,應該算我對父親最好吧,我小弟雖然和媽媽感情最好,但是他和爸爸勢同水火,因為他對父親有很多不諒解。可是長大的我對爸爸多是尊重和關懷。只是有時候面對他很希望多聊聊的熱切,有時會讓我不知所措,或感到有些無形的排斥吧,我想我並不習慣和他過於親近,因為我們關係一直很疏離,即使我很尊重與愛他,但是無形中還是會害怕和他親近。現在我媽媽常常會打電話抱怨我都沒空,我的心情也是類似這種很複雜的感覺,我愛我娘,可是我很害怕她這種一頭熱與全然要我關心她的狀態(有時候會覺得是一種感情勒索,或者是不習慣吧),其實我很少打電話給她,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問題1
還有我從小因為和錢的關係真的很緊張,青春騎一時蒙發了對物質與美麗的渴求,所以我背叛了媽媽對我的信任,我默默偷領了她的辛苦錢,應該有數個月之久,我想沒有超過一年吧,因為我花錢很高調,我會去買一些平常根本不可能擁有的文具和衣服,所以聰明的媽媽應該很快就識破了吧?!你說如果當時我對媽媽說:
『媽媽,我知道你可能是有預算的壓力,或者剛好心情不好,或者擔心前會不夠存用,所以給我錢會有些不開心。但是我希望是否可以一起想辦法看怎樣可以有足夠的錢去買我所需要的東西、、、』
如果時間倒轉,我很希望這麼說這麼做,可是我想就算時間倒轉,我還是說不出來。因為我媽媽和爸爸很少和我們說話或溝通,真的很少很少,我應該都一直活在自己想像與『自以為是』的世界裡吧。我從來不知道家人可以這樣說話或溝通的,如果不是我長大去閱讀很多心理的書籍,以及受到你們的啟發,我真的很多話都不會說。不是我不願意說,而是我真的不會說,也不知道該怎麼說。現在的我要說這些話,或許已經沒有太大的問題,可是當時的我,真的是說不出來。因為冷漠保守的家庭,早已經失去溝通的能力與狀態很久了、、、。這聽起來很像是藉口或辯解,我知道,但是我當時真的不知道我是誰,除了每天上學放學外,我的世界一直是空白的。
即使你現在問我很多童年的事情,我根本就沒有印象,我只知道我很乖,很聽話,很努力作個好小孩,希望能討爸媽開心,所以我小時候很努力洗衣服、作手工,稍長之後,很努力讀書,想考北一女和台大,一度我也讀得很不錯!!我的人生就只有這些想法,沒有別的了。
之後因為錢的問題,讓我的世界終於天翻地覆,萬劫不復。我很不快樂,最後麻木到只想工作賺錢,不再想別的。這是我國二之後慢慢蒙發的觀念。我只想獨立、只想賺錢,只想離開那個冷漠到讓我直哆嗦、挫敗與流淚的家庭。
這些可以避免的,如果我早一些遇到你們或者懂得我的人,如果有人教我怎麼溝通與面對,我覺得我可以作得很好。但是這一切都在我長大成人,經歷過很多風風雨雨後,才回歸了追求性靈的道理。現在一切或許不算遲,但是我當時面對父母真的無法動彈,無法言語,無法面對,因為我深感愧疚、失落與痛苦、、、。
為什麼我會失去言語與溝通的能力,其實我並不是很確知。可是我的媽媽很強勢、很不快樂,也很不會溝通。這是一個事實,我如此愛她與依賴她,最後某種程度,或許我默許自己喪失自我聲音去配合她,而不是爭取她的認同與交流,因為她只是要一個很乖的孩子罷了。所以我最早有自我意識的時候,已經是六歲的時候,當時我就和媽媽感情如膠似漆,我很依賴與愛她,我很乖,終日不說一個字,因為沒有人和我說話。後來我也很努力作家事好讓媽媽減輕負擔,我很喜歡作事情,我也很孤單,一直都很孤單!!
我努力作手工的時候,我常常會在心理告訴自己,我是個很重要的人,我有很重要任務來地球,我一定要完成之後回去、、、。這就是我很小的時候就一直會有的想法。直到現在,我知道每個人都是有任務來此一遊,可是我自己記得很清楚,至於是什麼目的,當時我根本就不知道,但是我就是很確知。我現在已經知道我的任務與使命了,那就是我要知道回家的路,我也要讓其他人知道回家的路。這就是我人生的目標與任務。
我現在從你那裡知道,我的爸爸其實真的很愛孩子,只是完全不會溝通,默默放在心裡。我心理好過很多,至少知道他是愛我們的,不是愛錢超過一切,這樣會讓我如釋重負。他和我的老公其實很像,就是很認真、很努力、很品格、很有責任感的人。只是他們都不擅言詞,不善表達自己的感受與心情。那種封閉的感受常常會讓我感到不被關心或重視,如又因為錢的問題搬上台面上互槓時,我會氣得想離婚或離開他們。就像我青春期時候的作法。
我知道我以後要多多和老公溝通這方面,我要對他說,你是在乎我的,你是愛我的,你要說出來、、、。
- May 27 Sun 2012 21:02
5月27日上課心得~失落的父愛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