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諮商與治療好書介紹:心理治療與靈性的整合】

超個人心理治療

所有從事或有志於諮商與治療的人們都不能再迴避靈性議題了。超個人心理學是從心理治療開始的,不管你喜不喜歡,都不能無視快速增加的靈性需求及產業。靈性議題的討論對實務工作者來說已不僅是一種生活的調味料,更因為這個議題已大量衝擊了這門專業的界線及前提,讓心理治療必須正面迎受這個來自底層民眾對物質社會及唯物主義的反動。

你一定發現了,各式各樣強調靈性的工作坊、課程訊息充斥在我們周遭。有天使、有光、有脈輪、有精微體、有人類圖、有禪修靜坐、有香油花精、有占星塔羅等。啟蒙運動誓言為人類掃除迷信,科學的無上成功更是推翻了宗教的教條主義,全世界的宗教在破敗,控制力衰頹後的靈性空白由誰彌補,如何彌補?許多哲學家都已提出這樣的問題。原本該當仁不讓的心理學在這個議題上猶豫不前,但治療師面對群眾的靈性需求首當其衝,我們不得不回頭重新檢視理論的缺失以及我們的工作:人,存在的基礎是什麼?

從心理治療的發展史來說,超個人心理學的崛起可以說是演化下的自然結果。心理學的發韌自19世紀末始,強調科學的典範,漸以可見的、可測量的行為作為研究對象,於是我們開始有了心理治療第一勢力的行為主義學派,由它衍伸了行為治療與認知治療;同時,以古典精神分析為首的精神分析學派也逐漸壯大,稱為心理治療第二勢力,著重人的潛意識動機與自我的結構;到了20世紀50年代後,Rogers與Maslow促使人本心理學興起,後者創造了人類成長的第一張地圖,是為第三勢力,包含完形治療與存在治療都屬同個範疇。

心理學的前三勢力都屬自我的領域,即使在人類潛能運動最興盛的時候,已有不少人發現在全人的觀點下,這些理論仍有許多不足。最著名的當屬Maslow,他已提到需要「就超人類(transhuman)進行思索,這是一種超越人類本身的心理學和哲學。它尚未出現,但即將出現。」接著更在《存在心理學探索》裡說「我認為第三勢力的人本主義是一個過渡,是對更高級的第四心理學的準備,及超越個人的、超越人類的、以宇宙為中心而不是以人類為中心的、超越人性、同一性、自我實現等的心理學。」

60年代大量向東方宗教傳統取經的新時代運動已經揭露了心理治療無法迴避的新方向,超個人心理學的興起可以說已水到渠成。回顧心理治療的發展,超個人心理學是演化的必然路徑,它強調將人類放到更大的宇宙中,不僅僅是內在、人際、或家庭的場域。這個工作最偉大之處在於它不避諱於向世界各地千年以上的靈性與宗教傳統學習,而且相信人類的成長有不同的可能性,因此拒絕教條式的理論,所以取材非常寬廣。他們認為人類的真正身分是靈性的,不同於表面的認同,所有不承認這一點的心理學都必然是破碎而不完整的心理學。

在這麼多的取向裡,作者用一個統一的架構來說明世界宗教及各種超個人心理治療理論的不同取向,即Aldous Huxley的永恆哲學所區分的四重架構(若你對神祕學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一定會發現四重架構正巧對應了四元素及卡巴拉的四重世界),包括:身、心、魂(soul)、靈(spirit),與人間層、中介層、屬天層、及永恆層。以宗教為例,在一神教傳統中,重點放在與神建立關係,靈魂與神的疏離是造成墮落或空虛感的主因,目標放在與神有更深的聯結,屬於屬天層。但在東方的宗教傳統中,強調的則是自我虛幻的本質,即空,靈性的實像是本來無一物,超越一切分別,屬於永恆層。永恆哲學的優點即在於它的完整性能使每種靈性經驗被放進這個架構。

在超個人心理治療發展的過程中曾經有過許多偏見,如今隨著實務工作的進展已經慢慢得到澄清。首先,是過去曾經認為靈性的彰顯必須是在擁有良好、穩定的自我結構為前提才可能。但現在越來越發現,靈性的實現並沒有固定的次序和範疇,「發展階段」的概念是屬於自我的,而非靈性的。靈性不需要任何發展,也不會得到任何東西。只要當下覺醒,就可以取用整個靈性。在印度教的經典中亦曾記載過直接涅槃的例子,而後才開啟了不同層面的覺知。靈性覺醒可以發生在任何瞬間,因此心理治療不必然要在靈性覺醒之先。

其次,是誤將靈性當為防衛的藉口。許多人在學習靈性議題時,會使用各種詞彙來否認自己的創傷跟情緒,作者稱為靈性逃避。現實生活中我們常會聽見某些修道者嘴巴談論著慈悲、放下、與能捨,但其行為表現卻是貪婪而好鬥,這便是靈性逃避的展現。而一個帶著僵化態度學習靈性議題的人,也往往偏向嚴苛與教條,禁止自己與他人以較不壓抑的方式走向靈性道路。這樣的人如果同時接受心理治療來處理內在議題,反而能有更大收穫。

第三,佛洛伊德及精神分析的理論家常將合一體驗貶抑為神秘的、退化的共生體驗,認為那是精神分裂者的表現形式。事實上,這跟許多靈修者與神祕主義者的表述並不相同。用個知名的譬喻來說,精神分裂者的意識是在靈性的大海裡溺水,修行者的意識卻是在當中自在地游泳。後者在共生、界線消弭的意識裡仍能保有自我,並自由地取用他所需要的。但精神分裂者感受到的卻是一種淹沒與失控。這兩種狀態是不同的。Ken Wilber即將此歸類為前/超謬誤(pre/trans fallacy),他假定人的精神有三個發展層次:前個人、個人,與超個人。精神分析及客體、自體心理學研究最深的是前個人狀態,那時還沒有自我意識;超個人狀態則經過自我意識的發展後加以超越,仍保有自省的能力卻不受自我的限制。他首度指出了過往心理學家的誤解。

其實心理治療與靈性其實是相輔相成的。以靈修為例,作者收集了一些證據後發現,靈修帶來的效果多數都很短暫,回到現實世界後,挫折很容易又引起原先的防衛。因為發展的失敗帶來自我的缺陷,需要處理早期的創傷並加以修復後,人才可能用更成熟的方式回應世界。靈修結束或超常意識出現後,超個人心理治療師必須要帶領個案重溫經歷,將體驗帶回日常生活中引發新的統整。因此我認為一個好的超個人心理治療師其實不需要由額外的專業來訓練,而應是在原本的心理治療專業中加以強化。重點是將整個治療理論與人的概念放到超個人心理治療更廣闊的脈絡中來學習心理治療。所謂的超個人治療師也不表示已經開悟或成為聖人,或者已完全得到療癒,而是積極投入自身的療癒,並在投入內在、深度的工作之外,主動探尋個人意識發展的靈性道路。

如果你想成為一個能處理靈性議題的超個人心理治療師,需要額外注意一些特別的倫理議題。例如,你要揭露自己的靈性價值觀到什麼程度?當事人的宗教信仰及其體系的靈性發展路線你熟悉或能接受嗎?你是他的諮商師或靈性導師?治療者很容易受到誘惑成為當事人的靈性導師,進而將自己擺在權威者的位置。你給的家庭作業是否該包含靈修?這是處方之一,還是額外的輔助方式?如果這是處方之一 ,是否又會使你陷入諮商師與靈性導師的雙重關係?你介入的層次應該到哪裡?驅魔?靈氣淨化?開啟脈輪?通靈?回溯前世今生?打坐禪修?許多治療師在這裡陷入了兩難。

我願再強調一次,靈性議題對心理工作者來說已不可迴避。特別是所有諮商與治療的從業人員,我們或者袖手旁觀,或者嗤之以鼻,這都不是對個案最負責任的方式。我們應當思考:我們的時代發生了什麼,讓那麼多民眾自主地去尋求靈性的支持與協助?這個問題如果不是心理學的責任,那麼又是誰的?如果市場上的靈性工作者可以解決這類問題,何以我們不能?靈性產業化的結果又是誰受害?這種包裝過的、商品化的、快餐式的、實用的靈性,讓消費者誤解靈性是存在於我之外的物品,而非我本自有,此難道不也是分裂的一種形式?但願每位諮商治療界的同行都能深思這些問題,為你我靈性的存有同盡一份心力。

愛智者

(圖片取自:心靈工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fen0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