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朋友和我吐完苦水後,我也建議她如何溝通與面對後,『結果』果然很不一樣!!

『我的弟弟和妹妹們經過我的電話溝通與聯絡後,個個都立即踴躍參加照顧媽媽的行列,同時關於費用問題,大家都欣然同意平均分攤、、、』他隔了兩天就很雀躍地和我分享他豐盛的成果,這些原本被她說是自私自利的弟妹,其實都很樂於參與照顧媽媽與分攤費用的責任,只是因為他以前一直不開口,導致一個人承擔所有的結果,因為才會忿忿不平,以致於誤會了弟弟妹妹、、、如今都得到很好的回應,她真是感到意外又開心!!

當然事情不會這樣就一帆風順到底,朋友他今天又有新的憤怒與生氣,向我傾倒而來(只要我有時間,我都很樂意傾聽啦)

『我這兩天最氣我媽嗎,我真的不知道她都在想什麼,我真的很受不了她、、、一天我們兄弟姊妹大家在醫院一起協議共同分擔多少醫藥費,連最小最吝嗇的妹妹都願意一起分擔了,結果我媽媽本來在睡覺當中,一聽到錢立刻醒來,還大聲嚷嚷說,你大弟最近沒錢,不要他出啦!!、、、

我當下真的是快昏倒了,咱們大夥錢都要拿出來了,結果媽媽一說,大弟的表情好似如釋重負,事情就這樣耽擱下來了、、、我真的很氣,媽媽一天到晚說沒錢或哭窮,可是這回大弟又沒說自己缺錢,反而媽媽就當大家的面這樣說,那這樣大家是要怎樣啊?!、、、我當下氣得很想和媽媽說,家產我們都不會和弟弟們分任何一毛錢,可是為什麼醫藥錢反而都要我們女兒自己出!!!!』

『其實你是願意付出與孝順媽媽的,只是你也很在意公平與肯定!!所以你可以和媽媽說,我孝順你是應該的,我儘管省吃儉用但是也很樂意給你生活費(朋友點頭,表示認同),但是媽媽是大家的,所以當你生病,大家一起分擔照顧與醫藥費是應該的,如果大弟有困難,可以和我們大家一起商量,看是能付出多少,或者分期付款也無妨啊,我希望大家都能一起負起照顧媽媽的責任!!

你不要一時氣憤說出這些情緒性的字眼,比如說我們女兒又不會分家產,可是為什麼大弟就可以分家產,但又不必負擔媽媽的醫藥費、、、、、,因為你這麼一說,形同對媽媽評估、貶低、攻擊、否認、、、只會讓媽媽更難受,證明她自己不值得擁有你們的關懷與付出,接著媽媽還會極力還你這些東西(就評估、貶低、攻擊、否定、辯解等這些內容)、、、這樣事情就會沒完沒了,永不得寧日。其實你是很在意媽媽的公平、關懷與肯定,可惜一直沒有得到,所以格外生氣與難受。你可以和媽媽說,我很願意孝順你,也是出自內心想孝順你,可是我也很希望得到你的公平看待、肯定或關懷。』我這樣建議朋友。

人如果想要到正面回應, 一定要正面說出自己的需要(例如說出自己是想得到關懷,還是肯定、公平、、、等等),而不是不溝通直到忍耐到最後,就發出惡毒的抱怨與假設,因為這麼一說,最後也會得到這樣的結果,這最後一定會產生挫折、抱怨重重的不良溝通!!

『還有我媽媽真的很奇怪!!!!我小弟都請假來照顧她了,結果媽媽竟然就對他說,不用啦,你趕快回去啦,你才剛剛結婚沒有多久,晚上一定要回去啦!!、、、結果就對我兒子說(也就是外孫),啊你之前都是阿媽在照顧你,你現在照顧我也是應該的啦!!、、、我兒子就很委屈地告訴我說,他因為要照顧阿媽,結果籃球比賽或一堆課程都不能參加,整天都要照顧阿媽,難得舅舅都請假來看阿媽,結果阿媽還趕他回去,害得兒子只能一直照顧阿媽,都無法抽身離開、、、我真的不知道我媽在想什麼!!!!!』

『這點你要和兒子或媽媽溝通,說明自己很樂意照顧媽媽(或阿媽),但是如果只有一個人照顧,真的會太累,如果大家一起分擔,就會比較勝任愉快!!在這之前,最好的方式,不是一直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媽媽的行為,而是要試著去問或想像媽媽為什麼要這麼說,真正的愛與溝通是要去聆聽對方的聲音,進而再說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一直以自己角度看待此事、、、。例如我覺得你媽可能是因為生病,雖然很渴望大家的關心,可是也很不好意思要麻煩別人,對於要麻煩別人,或讓子女看到自己生病狼狽或不佳的模樣,她會很敏感與介意,所以也會很怕麻煩到兒子,甚至更不願意影響兒子的新婚生活、、、不管她怎麼想,你應該去關心地詢問一下。、、、、、、』

在這過程中,朋友仍然不免一直抱怨媽媽,可是我可以感受到她其實很在意、很在意媽媽,尤其在意媽媽的公平看待。因為長期以來,她是長女,她付出很多,可是都被視為理所當然,而弟弟享受很多,可是媽媽卻一直捧在心上,處處替兒子著想,要弟弟不要出醫藥錢、要弟弟趕快回家去,不要待在醫院裡照顧自己、、、所以朋友非常委屈與難受,所以才會一直在內心忿忿地想著,家產都是弟弟在分,我們做女兒的又不會分到任何一毛,可是媽媽卻一直袒護與幫助弟弟,卻要做女兒的這邊一直付出卻又視為理所當然、、、、、、越想心理越是難過與生氣。

她越是這樣想,她的情緒越是處在非常濃密與低落的狀態,因為來自於身為長女的她長期付出卻被忽略,她沒有得到應該的肯定、示意與公平,這讓她非常難受與憤怒,乃至於一邊付出,一邊感到心力交瘁,一邊在心中做種種假設(又因為這種假設讓自己更難受)、、、。

最好的方式,是她要告訴媽媽,她對於媽媽的愛與在意,同時也要說出自己想要或渴望媽媽的肯定、關心與公平地『一視同仁』!!這需要去溝通與釐清。如果可以,其實是要去正視與檢視長期以來自己內在的失落與傷痛,勇敢去面對,並且學習說出來、勇於溝通,在聆聽自己的心聲之餘,也要試著去聆聽別人的聲音。這樣她才能漸漸地活在真正的自信、平靜與喜悅之中,而不是永遠被各種情緒與主觀牽著走,但是又難以面對與溝通,而情緒總是高低起伏不定、、、。

而她的母親因為個性很獨立,加上很愛漂亮與注重形象(他媽媽常常要我這位朋友穿得漂亮體面,但是朋友寧可省吃儉用、也不重穿著,但也常常被媽媽責備),所以當生病時,會格外在意自己的外貌不佳與顯得脆弱的一面,所以她可以為了要穿漂亮一點的衣服,寧可再冒著摔傷摔死的危險,急著要去化妝或換洗衣物、、、可是卻造成照顧她的醫師或家人都屢屢被她嚇得半死,也造成她傷口一再地潰爛與開刀,所以朋友也十分憤怒與難以理解母親的種種『怪異的行為』。

『你要去試著理解你媽媽在想什麼,要努力聆聽她的想法與心聲,而不是一直以自己的角度看待她。真正的愛來自於聆聽與包容,而非單純只是金錢的提供、、、我覺得你媽媽很渴望能被關愛與喜歡,所以她格外在意外貌美好與否,所以她才會經常非常冒失與衝動地採取行動,無非都是為了掩飾自己的不夠美好的那一面、、、(朋友表示理解,因為媽媽真的是如此)還有比如說,他因為生病,非常脆弱與敏感,他其實很需要幫助,可是她又很擔心被看到狼狽、不美與脆弱的一面,所以會拒絕孩子的好意。另外,他很需要錢帶給她的安全感,可是她又會擔心依賴別人造成麻煩,她既想要關懷與金錢,但是又會擔心自己會造成別人麻煩與負擔、、、。所以才會有種種矛盾與反覆無常的行為產生、、、』

『媽媽真的是如此!!既想要錢,但是又不好意思開口,加上她一直很獨立,也很愛漂亮、注重形象、、、她連來醫院,都要化妝,還要全身都穿金帶銀、、、』朋友逐漸理解媽媽種種無哩頭的行為,背後可能的心態。

長子或長女常常是背負家中最重的擔子,任重道遠。可是內心對於被愛與肯定往往也很需要。但是有趣的是,父母一旦視為理所當然,甚至忽略了他們付出背後所需要的愛與肯定,有時後他們就會埋首努力付出更多,好期待被看到與意識到。可是這其實需要打開心斐去溝通,而不是更埋頭於付出。

我這位朋友的教育方式,也是繼承她媽媽與自己雙重的特質。例如她婚姻中就是一直擔任付出的角色,甚至到無微不至的地步。但是對於孩子又會嚴厲要求種種規矩,例如一定要聽話、要乖乖的,小的一定要聽大的、、、。因為他們不習慣溝通(應該也從不溝通),就只是遵守她的種種堅持的信念去做事或教育孩子。這當然有好也有壞,不過這樣家中氣氛始終不好與十分壓抑,所以孩子、夫妻、工作、、、也有很多教她煩惱不斷的地方啊。

她現在因為比較常去溝通之後,發現老公一反過去將近20年孤僻與自私(她自己是這樣形容老公)的特質,變得比較體貼入微、、、。後來也發現自己眼中不爭氣與自私的弟妹其實很樂於付出,只要自己打個電話去商量即可!!她因為溝通,打開了新的視野與家庭氣氛,我祝福她可以越來越幸福美滿,只要多多正向的溝通與創造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fen0329 的頭像
    chifen0329

    我的媽媽咪呀~婚姻與親子急救站

    chifen0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